汤药里为什么要放姜

  我们平时吃的姜,时常用在中药里,医生开好中药,往往会多嘱咐一句:“回家切几片姜放进去。”因为姜是普通的调味品,很多人不重视,觉得可放可不放。事实上,姜在中医里是经常委以重任的,因为姜能健脾温胃祛湿,而且有护卫身体的意思。

  姜之所以叫姜,还因为它具备驻守边疆,保护疆域的意思,“姜”同“疆”,因为是温性的,能抵御寒邪,所以是人体的一道卫外防线,而这道防线,最容易被寒凉攻破。中医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上床萝卜下床姜”的说法,都是为了让姜去卫外。夏天热,人们会多吃凉的食物,长时间躲在空调房里,所以夏天的感冒受寒的人多,和过去保温措施差、没有空调的年代完全相反。因此夏天反倒要多吃姜。

  我们吃的任何食物,进入体内被消化之前,必须和体温等温,达到36℃,这个时候消化酶才能开始消化,否则它就不干活。有湿的人典型症状就是身体沉重、困、头脑不清楚,胃口不好,什么都不想吃,甚至还觉得恶心,而且舌苔很腻,这就需要用热性的药物和食物帮助驱散。姜是温性的,但又不像热性药物那么热,正好适合这种情况,既能温养脾胃,又能燥湿,应该是脾虚人每天餐桌上的必需品。

  ◎文/王晓易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