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过敏要调好脏腑

  大好春光,对过敏体质的人来说,却像场“灾难”,鼻炎、眼痒、打喷嚏、哮喘等,纷至沓来,不胜其扰。也许你已经看过不少西医,那今天就让我们听听中医大家的观点吧。在他们眼中,过敏与脏腑之间关系密切,病根也许就在它们身上。

  过敏体质,根在脾肾

  春季是过敏性疾病高发的季节,漫天飞舞的杨絮、看不见的花粉等,让很多人的鼻子、喉咙、肺部不舒服,出现喘憋、咳嗽等症状。国医大师、中日医院中医呼吸内科专业首席专家晁恩祥认为,春季主气为风,而“风为百病之长”,风邪既可单独作为致病因素,也常与别的邪气兼夹为病,伤人上部。风邪与湿邪、热邪等合而为患,就会导致湿疹、过敏性鼻炎等常见过敏性疾病。

  在中医理论中,过敏与人的体质也有很大关系。在人的九种体质中,有一种与过敏密切相关的体质——特禀体质。这类人群容易对药物、食物、气味、花粉、季节等过敏,表现为打喷嚏、咳嗽、荨麻疹等。过敏与脾、肾、肺、心、肝等多个脏腑的阴阳失衡有关,但关键根源在脾和肾。

  脾消化五谷杂粮,运化水谷之精华,进而产生卫气。卫气是中医四大“正气”之一,具有保护机体、防御和抵抗外界病邪的作用。此外还有宗气、营气和真气(又名“元气”),这些“气”是维持人体活动的原动力,四气不足则病邪易侵袭人体。过敏体质者的主要特征就是卫气不足。因此,中医调理过敏性疾病总的原则是:纠正体质偏颇、扶正祛邪、让阳气充足。

  春季防治过敏性疾病要抓住几个要点:首先,心态平和,心情恬淡;其次,春季养生重在“动”,老年人应该出门走走路、练练太极拳、八段锦,别总是闷在家里;再次,顺应四时冷暖,起居规律,晨起后有节奏地深呼吸,可以增强肺活量;最后是清淡饮食,少吃肥甘厚味,不要暴饮暴食。另外,菊花有疏风作用,乌梅抗过敏,生甘草利咽,将这三者用开水冲泡饮用,能有效预防风咳。春季出门可以戴上口罩,曾有过敏病史的人可以在春天到来之前提前吃点药预防,但要遵医嘱,别自己乱吃药。

  鼻炎治疗驱风为主

  晁恩祥认为,“风邪”是过敏性鼻炎的主要因素,风邪犯肺,肺气失宣,导致鼻窍不通。

  中医认为鼻炎多因脏腑功能失调,再加上外感风寒,邪气侵袭鼻窍而致。五脏六腑功能失调主要包括肺、脾、肾之虚损。脾属土,为肺之母,脾虚则肺之生源化绝而肺虚;肾属水,金水互生,且肺纳气归于肾,二者互相影响;肺“喜润恶燥,喜热恶寒”,“肺开窍于鼻”,鼻子对冷热交替过快的气候变化适应能力较差,在还没有适应冷空气的情况下,就容易诱发鼻炎。鼻子是呼吸系统的大门,鼻炎发作时,鼻子自身的排毒系统因为受到损害,不能正常自我排毒,会造成一些脏物质都堆积在鼻腔里,从而加重鼻炎症状。

  过敏性鼻炎以鼻塞、流涕、打喷嚏为主,兼有咽痒、痰多、胸闷、呼吸不畅、鼻痒、鼻干、畏寒怕冷、口干口苦等表现。治疗鼻炎先要治本,重点是温补肺气、健脾益气、温补肾阳。晁恩祥在治疗鼻炎时以疏风为主,以苍耳子散为主方。他建议鼻炎患者日常要注意养护肾气。首先应生活规律,保持内心安定,每天坚持运动;其次适当多吃山药、核桃、栗子、黑米等补肾食材;最后,可按揉关元、气海、涌泉、足三里等养护正气的穴位。平时常按揉鼻根:捏起鼻根处的皮肤,再轻轻放下,重复15~20次,以鼻根微红为度;再从鼻尖到鼻根推擦鼻梁20次,以鼻子微微发热为度。

  哮喘善变,调肺补肾

  过敏性哮喘属于中医的“哮病”范畴,与外感风寒等六淫邪气、脏腑功能失调、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等因素有关。在六淫之中,以风邪为先,因此哮喘在春季发病较多。哮喘发作前多有鼻痒、眼痒、喷嚏、流涕等先兆症状,这与风为阳邪、其性开泄的特点相符合;其次,风邪“善行而数变”,哮喘也因此表现为发病迅速、时发时止、反复发作、发作时痰鸣气喘等症状。

  中医一般将哮喘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急性发作期又分为寒哮(咳嗽气喘、喉间痰鸣、痰白清稀、恶寒无汗)、热哮(咳嗽喘息、喉间哮鸣、胸闷憋气、痰多而黄、鼻流黄涕)、外寒内热哮(咳嗽哮鸣、喘促气急、喉间痰鸣、痰黄黏稠、尿黄便干);慢性持续期分为风痰内蕴兼肺脾气虚和肾气亏虚两种;缓解期则有肺脾气虚、肺肾阳虚、肺肾阴虚等类型。

  晁恩祥创立了以辛平药为主的祛风解痉平喘汤,用于急性期的治疗;缓解期需调补肺肾,以抗风邪。风邪侵袭肺道,反复引发哮喘的关键是正气内虚、抗邪无力所致,因此建议哮喘患者平时常用双手拇指点按定喘穴。该穴位于颈后大椎穴(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左右旁开0.5寸处,以局部酸、麻、重、胀,喘息为度。也可以将干姜、半夏等止咳平喘的中药熬成糊,用纱布包裹,贴敷在该穴位处,也可起到平喘利肺的保健作用。

  风咳发作,睡前拍肺

  中医总体将咳嗽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其中,外感咳嗽包括寒咳、热咳、暑咳、燥咳、风咳等;内伤咳嗽主要由肺气虚、脾胃湿寒等脏腑功能失调所致。春季多以外感咳嗽为主。

  就表现来看,寒咳多见痰稀、咽痒、头痛、鼻塞、流清涕等风寒感冒症状;热咳多见痰稠、咽干痛、口渴、身热等风热感冒症状;肺燥咳嗽多为干咳,且痰少而黏、不易咯出,伴有咽痒、声嘶、舌干;风咳的特征是以“风证”为主,表现为少痰、突发剧烈干咳、难以控制,遇冷空气会加重,且容易反复发作,经久不愈。

  针对春季多发的外感咳嗽,可适当多吃梨、百合、银耳等润肺清肺的食物,饮用桑叶菊花茶。出现喉咙疼、口干、上火等热咳表现时,宜吃冰糖雪梨炖川贝、红萝卜马蹄汤;夜间咳嗽或为寒咳,宜用红糖姜水、胡椒炖猪肚、胡椒炒鸡蛋、生姜炒鸡蛋等;风咳者可以服用紫苏叶鸡蛋汤。风咳发作时不宜口含姜片,否则会增加咽部异物感,加重咳嗽;甜腻的食物不利于咽喉止痒,因此不宜喝冰糖炖雪梨。建议每晚睡前做做“拍肺法”,有助缓解症状。

  做法:坐在椅子上,双膝自然分开,双手放在大腿上,上身挺立,眼微闭,全身放松;吸气于胸中,同时抬手,用掌从胸部两侧由上至下轻拍,每次约做10分钟;最后用手背随呼吸轻叩背部肺俞穴(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两横指处)20下。

  ◎文/张杰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