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江豚奔跑

  • 来源:支点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7-06-13 11:11

  企业家群体的力量很强大,他们能带动更多企业家和社会力量参与进来。

  “3000!”

  “10000!”

  “20000!”

  “30000!”

  “36000!”

  这是发生在一场特殊拍卖会上的一幕。

  前不久,在“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成立20周年公益晚会”上,众多企业家为争抢一件带有白鱀豚图案的瓷器,扯开嗓子喊着加价。最终,这件起价3000元的瓷器,以36000元的高价成交。

  当晚,一起拍卖的还有社会各界捐赠的油画、书法、摄影等7件作品,拍卖所得共17.5万元,款项将用于长江江豚的宣传、监测、迁地保护、人工饲养繁殖等工作。

  毫无疑问,企业家已成为保护长江江豚的一支重要力量。

  2007年,白鱀豚被宣布“功能性灭绝”。如今,它的近亲长江江豚面临着与白鱀豚相似的命运。2012年的调查显示,长江江豚数量仅剩1040头左右,且每年以13.7%的速度递减。

  就在今年1月7日-9日,又发现了5头长江江豚尸体。保护长江江豚,到了需要更多人参与进来、做更多更有意义的事的时刻。

  不愿白鱀豚悲剧重演

  2500万年以前,白鱀豚就生活在长江,是长江中下游特有的淡水鲸类哺乳动物,每胎产一仔。它身形优美、性情温顺,被誉为“长江女神”,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上世纪50年代,人们时不时地还能在长江看到白鱀豚成群结队出没。不过,此后白鱀豚的数量却急剧下降。上世纪80年代初时有400多头,1986年减至300多头,1990年仅有200多头,到2002年时已不足50头。

  2006年11月6日-12月13日,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瑞士、日本等7国的近40名科学家,对宜昌到上海长江中下游的干流1700千米江段进行地毯式搜索,却未发现一头白鱀豚。2007年,英国学术期刊《皇家协会生物学快报》据此发布报告,正式宣布白鱀豚“功能性灭绝”。

  “‘功能性灭绝’是指并不能排除一头白鱀豚都没有了,但由于数量过于稀少,已低于一种生物存在和繁衍的最低限度,走向灭绝是迟早的事。”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理事长王丁对《支点》记者说,“白鱀豚基本已经没有希望了!”

  更为严峻的形势是,白鱀豚的近亲--同样生活在长江干流及与其连通的洞庭湖和鄱阳湖的长江江豚,如今面临着相似的命运。

  调查数据显示,1991年长江江豚还有2700头,2006年就只有1800头,到2012年时仅为1040头左右,且每年还在减少。

  2016年12月18日,农业部正式发布的《长江江豚拯救行动计划》中,一个数字再次击中了众人的心:“如果不采取人为干预措施,预测在未来10余年内,长江江豚种群极可能下降到野外灭绝的临界数量。”

  “白鱀豚和长江江豚的困境,都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水环境污染、水工建设、过度渔业活动等,不仅侵占了它们的生存空间,还直接伤害它们致死。”王丁略显激动地说,“我们要吸取白鱀豚的教训,下大力气保护长江生态环境,避免长江江豚和更多生存在长江中的珍稀物种走向灭绝。”

  事实上,人们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保护工作一直在进行。

  早在1996年,由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和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发起的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以下简称“白鱀豚基金会”)就已成立。这是中国第一个以水生动物为保护对象的基金会,旨在动员社会力量,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为政府保护长江豚类建言献策。该基金会以多种形式从社会上募集资金,支持长江江豚类的研究和保护工作。

  政策保障方面,白鱀豚和长江江豚分别被列为国家一级和二级保护动物,生态优先被作为长江经济带开发的指导性意见。具体落实方面,已建成石首天鹅洲、洪湖新螺、安徽铜陵等8个长江豚类就地自然保护区,以及石首天鹅洲故道、监利何王庙(湖南集成垸)故道、安庆西江故道和铜陵淡水豚类养护场4个迁地保护区。

  相关监测数据显示,最初石首天鹅洲故道只有5头长江江豚,目前总数量已超过60头;2015年建成、共放养8头长江江豚的监利何王庙(湖南集成垸)故道,在2016年8月已出生1头长江江豚。

  不仅如此,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鱀豚馆内,多头人工饲养的长江江豚也在这里产仔;经过多年努力和探索,自2008年开始在石首天鹅洲故道尝试网箱饲养的长江江豚,也于2016年5月首次产下1头长江江豚……

  “如果没有这些保护工作,长江江豚面临的情况会更严峻,这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了长江江豚种群的衰退速度。”王丁说,“保护工作的背后,当然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其中,企业家也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个陌生电话的关怀

  王丁还记得,4年前他突然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对方称想与他见一面,并到白鱀豚馆看一看长江江豚,看自己能为长江江豚做些什么。

  此人便是黄石东贝集团机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贝集团”)董事长杨百昌。原来,2013年,他在中央电视台看到了王丁接受采访时谈及的白鱀豚和长江江豚生存现状,让他十分难受,下决心要为还有希望的长江江豚做点事。

  在与王丁深入交流后,杨百昌认为,保护长江江豚还得呼吁更多人了解它们的生存现状,从而能自觉或监督他人不再有伤害长江江豚的行为。比如,普通市民可尽量少用洗涤用品,减少生活污水的排放;江边居民不使用迷魂阵、电打鱼、拖网、滚钩等方法捕鱼,以免误伤长江江豚。

  为此,杨百昌特意让东贝集团捐赠105万元,并组织自己的员工共捐款20多万元给白鱀豚基金会,举办了“生命长江--为江豚来奔跑”的宣传活动。活动在湖北启动,长江江豚长跑队携带象征物自宜昌出发,历时一个多月沿江而下,分时段在长江沿线宜昌到上海之间的重要城市、长江江豚保护区开展了长跑接力活动。沿途还通过“讲江豚、写江豚、访江豚”等系列活动,动员全流域的人们投身保护长江、拯救江豚活动中来。

  这样的活动还有很多。2015年,东贝集团旗下子公司金贝乳业向白鱀豚基金会捐款10万元,开展了“为江豚奔跑--黄石市第二届慈湖户外运动节暨全国半程马拉松邀请赛”,动员大家积极保护长江江豚。

  杨百昌做的远不止这些。同样在2015年,东贝集团旗下另一家子公司东贝电器向白鱀豚基金会捐款20万元,为监利何王庙(湖南集成垸)故道的8头长江江豚建“新家”。当年3月,首批4头从鄱阳湖引入的长江江豚被安置在这里。同年12月,另4头长江江豚从石首天鹅洲故道来到这里。

  “自从接触之后,杨百昌先生一直都在支持白鱀豚基金会的工作。”王丁说,“就在白鱀豚基金会20周年公益晚会上,他又捐赠了20万元用于保护长江江豚工作。”

  杨百昌为保护长江江豚所做的事,只是企业家们积极参与其中的一个缩影。

  集聚企业家力量照亮公益

  “东湖生态瓶缸3个1000元!3个1000元!3个1000元!这么便宜,大家赶紧来买,错过了可就没有了!”

  如果没有见到本人,你或许不会相信这是武汉当代集团创始人艾路明在吆喝买卖!

  但这确确实实地发生了。

  2016年12月15日,在“2016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湖北、湖南项目中心年会”上,同时身为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第一副会长、湖北项目中心主席的艾路明,卖力地在向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企业家会员,以及来参加年会的嘉宾推销东湖生态瓶缸,卖出所得将用于保护长江江豚。

  类似的场景并不止这一次。只要出席重要公益活动场合,艾路明总会为义卖东湖生态瓶缸吆喝一下。在他的主导下,阿拉善SEE湖北项目中心与白鱀豚基金会等,联合推出了“义卖生态瓶缸,抢救长江江豚”活动。

  艾路明与王丁的结缘,源于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作为一家由企业家组成的环保组织,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时不时地会请王丁给协会的会员企业讲述白鱀豚和长江江豚的故事。彼时,艾路明正牵头成立阿拉善SEE湖北项目中心,便与王丁的走动多了起来,并决定与白鱀豚基金会合作,将保护长江江豚作为阿拉善SEE湖北项目中心的重点项目。

  2015年4月26日,阿拉善SEE湖北项目中心正式成立后,一系列活动开始展开。2016年3月22日,联合白鱀豚基金会等发起“守护长江中的美人鱼”公募筹资活动,所得资金用于种群监测、设立垃圾分类收集系统等,以使监利何王庙(湖南集成垸)故道的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同年9月的“99公益日”活动中,发起的“留住长江的微笑项目”,当代集团及旗下当代地产集团和当代明诚文化等企业带头捐款,共筹资271.86万元。

  前文提及的白鱀豚基金会20周年公益晚会,也是由阿拉善SEE湖北项目中心出资,联合白鱀豚基金会共同举办。除获得17.5万元的拍卖收益外,阿拉善SEE湖北项目中心还促进了白鱀豚基金会与北京巧女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巧女基金会”)等环保基金会达成了合作,共同发起“抢救长江江豚行动”。

  “参与抢救长江江豚,是因为和艾总等人是好朋友。”北京东方园林公司董事长、巧女基金会发起人何巧女说,“他们说要保护长江江豚,那大家就一起干。”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保护长江江豚的企业家队伍越来越壮大。

  “企业家群体的力量很强大,他们能够带动更多企业家和社会力量参与进来。”王丁说,“保护长江江豚需要的资金不是小数目,企业家参与进来我们募集的资金会更多,也能进一步开展相关工作。”

  王丁还透露,企业家除了帮助募集资金外,也能通过他们的力量解决一些社会问题。比如,建立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区时,周边的渔民和居民需要转移另谋生活。很多企业家就向他表示,未来在工厂招工时会优先考虑这些渔民和居民。

  这让王丁很是欣慰,也让他在保护长江江豚的路上充满了信心。

  路漫漫其修远兮

  不过,王丁心里还是有所担忧。

  尽管各界对长江江豚的保护做了很多工作,但和过于强大的人类活动相比,就显得有些“势单力薄”。在他看来,保护长江江豚还需要政府等各方面作出更多努力。

  这其实也是保护长江江豚的所有人共同的心声。

  杨百昌也认为,长江江豚的保护级别还有待提高,应从国家二级升级到国家一级,这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公众对长江江豚的保护意识。此外,他还建议政府应对长江全线实行10年禁渔期以修复生态。

  对此,有专家指出,尽管确实需要10年禁渔期,长江才能恢复生态,但这并不好操作。

  在王丁看来,目前实施的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人工繁殖三大措施,进一步得到加强更为现实。

  “从理论上说,划定自然保护区的效果最好。然而,实际上自然保护区的人类活动很难控制,所以作用就受到了限制。”王丁说,从实际效果来看,迁地保护区在一个固定的小范围内,人类活动更好管理,未来应考虑挑选一些合适区域,建立更多迁地保护区,并辅以人工繁殖工作作为配套措施。

  “建立迁地保护区,很多时候会涉及跨区域合作,这就需要政府协调给予支持。”王丁说,之前建成的监利何王庙(湖南集成垸)故道就是如此,建成后还从江西鄱阳湖筛选优质长江江豚投放在这里,这些都需要沟通协调。

  “此外,建立迁地保护区还涉及转移渔民和居民的问题。虽然已有企业答应解决问题,但也需要政府能有其他措施一起来解决。”王丁补充说,总之,前途漫漫,任重道远。(支点杂志2017年3月刊)

  《支点》记者 林楠 实习生 邱蕾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