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那个村庄是航海时代的世界中心。
1414年,长颈鹿这种神奇的动物第一次出现在大明王朝的皇宫,它的娇美让人们称奇不已,诗人为其献上诗作。这头长颈鹿是郑和带回来的。从1405年开始,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为沿途国家带去大量礼品,也带回来了很多贡品,长颈鹿就是其中之一。沿途的部落,被郑和舰队的规模惊呆了,船队背后的王朝,真是强大而仁慈,首领们纷纷表示愿意向明朝纳贡,大家做朋友,真好。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时候,有250艘船,运载了二万八千人。这是真正的舰队,中央的宝船长440英尺,有多层甲板和9根桅杆,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就像今天的航空母舰一样。船队除了水手外,还有各种服务人员、翻译,甚至史官--相当于现在的随船记者,他们要沿途记下中外友好交往的故事。
这种航行,很好地展示了大明王朝的软实力,但注定不能持久,因为每次航行,差不多要耗费整个朝廷年财政收入的一半。郑和死于第七次下西洋途中,从此之后,明朝就没再出现这样的航行了,甚至一度销毁航海记录,禁止民间造两根桅杆以上的船只。大明王朝的统治者对海洋和世界本身并没有兴趣,他们的航海其实是一种自恋的表达。
长颈鹿出现在中国的第二年,也就是1415年,葡萄牙人发动了对北非城市休达的战争,年轻的亨利王子指挥了战斗。在休达,葡萄牙人发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财富,其中有来自印度的香料。排行第三的亨利,对遥远的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建立航海学校,研究造船技术,改进来自于遥远中国的指南针,并且派出船队对远方进行探索。
他隐居在远离首都里斯本的海边一个村庄里,远离政治,也远离喧嚣,陪同他一起的有很多著名的制图师和工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里应该算是航海史中的世界中心。精确的地图、航海课程的传授、全新的造船技术,一个个令人振奋的发明从这里走向世界。他成为世界历史上最著名的“王子”之一,对王位没有任何兴趣,但是对人类历史的影响不可估量。
在中国历史上,我们很难找到这样一个既身在高位,又对抽象的学术感兴趣的人。通常情况下,皇帝的大儿子会被立为太子,皇帝的弟弟叫王爷--其实是相当敏感的身份,往往被皇帝哥哥提防。如果专注于钻研科学技术,不失为一种明哲保身之举,但是非常可惜,中国的王爷们在这方面乏善可陈。
这很有可能是一种文化上的缺失,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一直没有重视科技的传统。科举制度下,人们需要的只是解释人类世界的知识,用今天的话说,古代官员大多数都是文科生。因此,文化大国屡次错过科技突破的机会。科学与文艺的不同,在于它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积累。亨利王子一生都在推动航海,后来的航海家迪亚士,其祖父和父亲都曾跟随亨利王子。再后来的达·伽玛,也是葡萄牙皇室贵族,他在迪亚士发现好望角的基础上继续前进,最终到达印度。这种持续几百年“发现世界”的冲动,直接促成了一个全球性的市场,并进而成为工业革命的动力。
相比之下,中国古代的科技,则和朝代兴衰一样,一直是阶段性的。明朝就有了郑和下西洋的壮举,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所藏的《塞尔登中国地图》也表明,中国人在晚明就懂得中国并不是世界的中心,知道有浩瀚的大海和远方的世界,但是到了清代,统治阶层又以为中国是地球的中央。(支点杂志2017年3月刊)
张丰(专栏作家)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