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扬 真实的电影不张扬

  艺术片导演、上市公司艺术总监、大理某客栈老板,这三个头衔都指向一个人——中国第六代导演张扬。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冈仁波齐》的上映,观众也重新认识了张扬。处于城市旋涡中的张扬,时时还有要表现的冲动,他说其实自己一生中最热爱的还是电影,他一天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为它而奋斗,几乎没有停止的时候。

  浓厚的西藏情结

  身在第六代导演的阵营里,《冈仁波齐》的导演张扬已年近五十岁。1991年,他作为背包客,第一次去西藏,“见了那里便喜欢,喜欢那儿的风土文化,喜欢它的人和民俗,还想再来。”张扬说自己当时脑子一热,就想总有一天“会到西藏拍一部电影”。

  他很快有了机会,第二年,张扬毕业,当时有电视台找他拍纪录片,他可以选择任何地方作为拍摄对象,于是,西藏、云南和青海这几个地方张扬就拍了大半年的时间。

  关于大电影,没有机会就创造机会。1999年,张扬在《洗澡》中“硬是”放了一些西藏的元素。这部以北京澡堂子为主要背景的影片,穿插了几次藏民老人带着小孙女去圣湖洗澡的镜头,祖孙俩走了很多很多天,然后在最寒冷的冬日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而这短短的几个镜头,差点让导演张扬死在西藏,他拍摄时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几乎双目失明。

  后来,张扬短暂地进行了几次商业化电影的尝试后,又回归到了“西藏”。《冈仁波齐》和《皮绳上的魂》两部影片全程都在西藏取景,并且是穿插着拍摄,《冈仁波齐》拍朝圣,《皮绳上的魂》对准西藏城区之外的荒野,讲述复仇和信仰的故事,那是一种让人非常惊讶的生态。

  比起票房更忠于内心

  在第六代导演中,张扬素以成功的商业片著称,1997年便以《爱情麻辣烫》出道,赢得票房满堂彩。此后,《洗澡》《开往春天的地铁》《叶落归根》《无人驾驶》等电影关心时代变迁,父子关系,家庭和爱情,市场反应有的叫好,有的叫座,有的叫好又叫座,其中的大部分都很有商业价值。

  在蠢蠢欲动的热钱面前,好的投资、故事、演员加发行,就能孕育上亿的票房。看起来,这对颇有商业敏感的张扬来说似乎并不难。然而,在2010年的商业片《无人驾驶》票房不理想后,张扬却从此放下了对票房的执着,回归到了自我的兴趣所在。他将关注点转向了生死、信仰这些更加形而上的话题。2014年,他终于决心,放弃一部投资超过两亿的商业大片,筹拍描写藏族人磕长头朝圣、转山的小成本纪录电影——《冈仁波齐》,一部没有剧本、全部素人演员、“探讨真实与虚构之间的关系”的纪实电影。从2015年9月起,这部十分小众的电影一路转战加拿大多伦多电影节、韩国釜山电影节、荷兰鹿特丹电影节、中国香港电影节和中国北京电影节,不断赢得专业人士的喝彩。

  作为一部文艺片,在中国时下的电影市场,《冈仁波齐》对票房的预期并不会太高。前有《百鸟朝凤》叫好不叫座的票房惨败,后有暑期档《变形金刚5》等大片环伺四周。但《冈仁波齐》上映首日只有1.6%的排片量,却以21%的超高上座率高居榜首,上映第三日票房突破六百万,第七日突破两千万。到第九日更突破了3000万,成为近年来少有的叫好又叫座的黑马。

  对于此,张扬是这么说的:“面对票房,我们更忠于内心。”

  在大理建房子

  有人说,张扬是一个极有耐性的人,他拍的每一部电影,前期的许多时间是花在准备剧本上的,而且他也坚持自己写剧本。对待家的装修和布置,他也是这样的,主张耐心细致与不急不躁,就像他拍电影的态度一样。

  张扬一直有一个建房子的梦想,他在洱海边就有一个自己建的房子——“归墅”,室内设计是请北京一个设计公司做的,整体色彩从家具到窗帘一整套方案做出来。在黑白灰的调子中,除了砖雕间的一点橘色,卧室的红色美人榻格外醒目。美人榻是张扬选的,个别家具是他按自己喜好挑的,在卧室和书房做隔断的黑底金花的木质屏风,是在北京老家具大院淘的。张扬坚持对细节的把控,他淘来的一只黑底金花的花盆,在卧室一角呼应着屏风。“虽然还有很多细节需要完善,但都不着急,没事儿时就在淘宝上逛,挑选还缺少的东西。”

  走了那么多地方,大理的人文风景在张扬心目中是第一的,所以,他选择在这里建房子。“《洗澡》《向日葵》两个剧本都是在大理完成的,一帮文化圈的朋友也喜欢这里,人文氛围很重要。”张扬最新完成的微电影《生活在别处》,就拍摄了大理一群有意思的人。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