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荣誉市民”的影响力

  颁发给外籍人士中的非政府官员“荣誉市民”称号是一种公共外交行为,而颁发后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影响力,则是检验公共外交效果的重要标准

  “北京是我的家,北京是我的命运。”球星马布里通过个人新浪微博确认他将继续为北京城而战。2017年7月19日下午,他与北京北控男篮完成了为期一年的合同签约。

  加入北京男篮的6年里,来自美国的篮球运动员马布里收获了3座CBA冠军、2个MVP(最有价值球员)以及数以百万计的粉丝,在40岁时实现了职业生涯的“重生”。

  在众多荣誉头衔里,他最看重的是一个与北京有关的称号——“北京市荣誉市民”。“最让我自豪的是,我是中国首都北京的荣誉市民”,他在清华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说。

  过去35年里,北京市人民政府一共授予32位外籍人士、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北京市荣誉市民”称号。其中不仅有像马布里这样的体育明星,还包括国家元首和商界知名人士。

  “荣誉市民”,是北京市授予外籍人士、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的最高荣誉。

  “荣誉市民”中职务最高的是总统

  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赵会民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设立于1982年的“北京市荣誉市民”称号,旨在表彰为北京市对外交往、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外籍人士、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

  外籍人士、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具有下列两项条件之一者,即可申请这个称号:一是为推进其所在国家或地区与北京市友好关系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为推动其所在国家或地区与北京市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合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北京市荣誉市民”的评选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先由北京市各区和市政府委、办、局以及在京中央、国家机关外事管理部门提名推荐,经初审整理相关材料后,由荣誉市民评审工作委员会对上报材料进行讨论并评审,评审通过后,建议人选上报市政府审批。

  赵会民说,纵览32位当选的“北京市荣誉市民”,可以看出北京不同发展阶段的时代特点。

  比如,在香港回归祖国后,1999年北京市政府授予了8位香港同胞“北京市荣誉市民”称号,包括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霍英东、香港商界知名人士李嘉诚、李兆基和郑裕彤。

  2009年,也就是北京举办夏季奥运会后的第二年,北京市政府授予了4位体育界知名人士“北京市荣誉市民”称号,如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他长期关心和支持中国的体育事业,对中国1979年重返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以及北京市申办、举办2008年奥运会给予了坚定支持。

  被授予“北京市荣誉市民”的个人中,职务最高的是总统。2017年3月30日,在习主席的见证下,时任北京市市长蔡奇向时任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托米斯拉夫·尼科利奇颁发了象征“北京市荣誉市民”的金钥匙。

  马布里是很好的公共外交案例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外交研究院副院长雷蔚真告诉《瞭望东方周刊》,颁发给外籍人士中的非政府官员“荣誉市民”称号是一种公共外交行为,而颁发后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影响力,则是检验公共外交效果的重要标准。

  马布里是一位社交媒体达人——他在新浪微博拥有426万粉丝,共发布了超过1万条微博。

  2014年4月2日,在北京男篮第二次获得CBA联赛总冠军后,他被授予“北京市荣誉市民”称号。他在微博里写道:“感谢北京市政府授予我这座城市的钥匙,我发自内心地感激北京给予我的厚爱与尊重。我将一如既往地在球场上倾尽全力,北京永远是我的家。这一切简直太棒了!爱就是爱(Love is love)。”

  “Love is love”是马布里的口头禅,现在在微博上以此为话题标签的帖子阅读量已经超过5亿,且大多与马布里有关。他在北京奋斗的故事还被拍成了电影《我是马布里》,由他自己主演,登上了2017年的上海电影节。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许静告诉《瞭望东方周刊》,马布里被授予“北京市荣誉市民”称号是一个很好的公共外交案例。公共外交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要实现“双向交流”——面向的不仅是目标国的受众,还包括本国的受众,因为外交政策也是需要本国国民支持的。

  对于很多中国球迷来说,看到马布里作为美国人能把自己当成普通北京人一样奋斗,不但会增加对马布里的好感,还会增加对美国民众的好感,这就是公共外交的效果所在。

  赵会民则指出,公共外交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面向国际受众,切实改善国家形象,增强亲和力,提升美誉度。国家形象不是抽象的概念,也不能靠生硬的宣传,一个人在某个城市生活的切身体验,往往会成为打动人心的故事题材。

  海外媒体对马布里在北京生活的报道,也加深了美国人对于北京和中国的了解。

  美国《波士顿环球报》这样评论马布里:“在40岁的时候,他的眼睛里闪耀着自豪的光芒,他在改变中国篮球文化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报道还说,马布里获得的成功正使得中国成为不少其他前NBA球员的理想目的地。

  “城市外交”的社会效益

  雷蔚真说,除了传播效果之外,“荣誉市民”颁发后产生的社会效益和影响力还体现在,被授予“荣誉市民”称号的个人会投入更多的社会资源来持续促进民间友好。

  在这一点上,让赵会民印象最深刻的,是萨马兰奇主席和日本朋友冈田卓也。

  2009年被授予“北京市荣誉市民”称号后不久,萨马兰奇不幸逝世,但他的家族依然在为这段友谊而继续努力。2012年,由萨马兰奇家族发起的萨马兰奇体育发展基金会在北京成立。“基金会在传承萨马兰奇与中国的深厚友情、传播奥林匹克精神、促进和发展中西两国关系方面作出了贡献。”赵会民说。

  今年92岁的冈田卓也是日本永旺集团名誉会长,因为连续10年来北京种树,在2009年被授予“北京市荣誉市民”称号。

  1998年到2009年的十多年间,在冈田卓也的推动下,永旺集团环境财团与北京市合作,在延庆八达岭长城沿线先后举办了3期“中日万里长城植树”项目,累计获得捐资2000多万元人民币。他们还举办了7次中日两国志愿者共同参加的大型植树活动,参与的志愿者累计达到1.3万余人,共种植树木100万株。

  2009年5月,冈田卓也的儿子冈田克也在东京参加日本最大的在野党民主党党首竞选。即使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冈田卓也也没有放弃来北京种树——在为儿子助选和到北京种树之间,他选择了后者。

  在被授予“北京市荣誉市民”后,冈田卓也还与北京市政府联合发起了“中日小大使”交流活动,每年由日方全额出资安排中日高中生互访。自2009年举办起至今已连续开展9年,惠及1000多名中日高中生。

  雷蔚真认为,未来“荣誉市民”的评选可以更加倾向于冈田卓也这样的人士。

  外交学院副教授任远喆告诉本刊记者,“荣誉市民”机制也是一种“城市外交”。中国是“城市外交”的后来者,但随着中国外交手段的不断丰富、外交主体的迅速扩展,“城市外交”正在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赵会民表示,未来北京市将继续配合国家总体外交方略,大力开展首都特色公共外交,持续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性公共外交活动。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徐颖/北京报道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