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路:郑州百年商业“孵化器”

  在郑州人的记忆中,这里曾是银钱业的半壁江山

  郑州的大同路长85米,宽16米,这条不足百米的老马路,孵化了百年郑州商业。

  在郑州人的记忆中,这里曾是银钱业的半壁江山。1948年10月22日郑州解放时,共有9家银行,大同路就占了5家。郑州的第一家银行联谊会,就设在大同路东头。

  这里也是“五交化”大本营,郑州人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交易”均发生于此,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地人会在这里的郑州最大的国营交电商店买“三转一响”,即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

  这条街百年间见证了郑州的发展轨迹,现在仍是繁华的商街。

  郑州现代史上第一条商街

  1896年,张之洞、盛宣怀经清政府批准修筑卢汉铁路,同时建郑州车站,架郑州黄河铁路大桥。修筑卢汉铁路的几年间,在老郑县吕祖庙内,设立了铁路管理机构,吕祖庙到火车站之间形成一平坦大道,人称马路大街。

  1904年,火车试运行,马路大街开始出现给旅客服务的旅馆。次年春,河南巡抚陈夔龙见马路大街商业繁华,但街窄,认为要想发展商业必须开埠商业区,于是上报清政府开郑州商埠五平方公里。1908年11月20日,清政府正式批准郑州开商埠。这也是郑州第一次经政府批准建商埠,马路大街促成了郑州商埠的建立,成为郑州现代史上第一条商街。

  1916年这里改称大通路,意即经商、通商、商业四通八达。1922年3月2日,国民政府再次开郑州商埠10平方公里,一、二、三马路,德化街,正兴街,老坟岗,福寿街,乔家门等商街都在商埠区内。

  1928年,冯玉祥第二次任河南省主席、总司令,主席府设在开封,司令部设在郑州1905年建成的华美医院。这一年,他干了两件大事:一、把郑县改为郑州市;二、拆下老城700万块砖铺装了大同路、德化街、正兴街等商街。

  郑州最早的现代化旅馆

  马路大街上大小旅馆六七家,它们是繁荣商业的一支劲旅。

  1904年建成的迎宾旅馆是郑州最早的现代化旅馆,1913年建成的大金台旅馆更豪华,且在开封、汉口、郑州有连锁店。

  迎宾旅馆小楼两层,客房24间,分设甲、乙、丙三级房间,甲级房间备有缎被、床帐。旅馆内有食堂供客人用餐,凡居迎宾旅馆的客人,店内有专职服务员上站迎客,送人上车,服务十分周到。

  迎宾旅馆在大同路上经营近40年,最终毁于日本飞机的轰炸。

  大金台旅馆有开封、汉口、郑州连锁店。为三进五院,分别为前院、中院、后楼院、偏北院和北楼院(又称“洋楼院”),院与院之间的通道也各具特色,有房间100多个,近200个床位,伙友店员60多人。院内花草锦簇,古朴典雅。客房分甲、乙、福、禄、寿、禧6个档次,附设旅客食堂。

  “大金台”名扬京汉、陇海铁路沿线,接待会议,名人慕名而来。1923年参加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的部分代表就住在这里的“洋楼院”,鲁迅先生分别在1924年7月8日、8月11日,应邀由北京经河南到西安讲学过郑州“均寓大金台旅馆”。1958年改为国营服务旅社。

  “国货”公司和“百货”公司

  在郑州,中国国货公司是第一家专营国货的企业。

  所谓国货,主要是针对“洋货”即当时的日货而言。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山海关失守,华北告急,关内商界掀起抵制日货运动;1932年之后,大同路、德化街的商家商会统一组织开展了拒进日货、焚烧日货的爱国运动。在这种情况下,商界巨子刘桂勋、谭九思创办了中国国货公司,1932年在大同路西段开业,它也是时货业中最大的一家。

  巨商办店,出手不凡,国货公司水泥门脸,门脸上装国货徽记,图案是红圆圈内白圆圈,蓝底上有中国地图,地图上书写“国货”金字,地图上四圆圈向外辐射光芒,很是壮观。

  十分讲究的二层楼有6间营业厅,其经营的国货包括布匹、鞋帽、绸缎、化妆品、衣服等,十分齐全,当时在郑州商业界影响非常大。

  国货公司系全国工商联企业,价格全国统一,只是加地区差价而已。曾在大同路、德化街经营国货的小店多以中国国货公司的牌价为价格尺度。

  开业后的五六年间,中国国货公司成了郑州商界经营国货的领军人物。但是一场日军轰炸,使刘桂勋、谭九思将“国货公司”迁址到四川重庆,公司仍叫“国货公司”,解放后改为重庆市百货公司。

  私人百货商南洋百货商店建于1934年,是郑州名副其实的第一家百货字号,位于大同路78号,赵荣伦任经理。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一度歇业,1946年复营业。

  南洋百货商店经理赵荣伦是河北冀县人,他立足“百货”,广开进货渠道,“京货”、“广货”、本地产品、“洋货”来者不拒,布匹类、绸缎类、鞋帽类等一应俱全。

  另外,他又根据客户要求增添了文具、土产以及化妆品之类,这样一来,在大同路这条街上的百货“时货”店铺中,唯南洋百货商店商品最为齐全。

  1948年10月22日,郑州解放,25日市军管会通告全市商店一律开业,取消限价,自由交易。南洋百货重振精神。1950年7月,人民政府召开私营企业、公司、商店会议,支持恢复经济和生产,调整公私关系,稳定市场价格,国营百货公司委托南洋百货商店、华华工业社等7家商店经营代销业务。

  餐饮百态,各领风骚

  郑州专营豫菜首屈一指的“豫顺楼”位于大同路西头火车站旁,1920年开业,店掌柜是程如明。程老板1905年由开封来到郑州,先在火车站一带搭个席棚卖大碗面条,因经营有方而发迹,此后开了豫顺楼饭庄。该店为二层楼房,除大堂外,单间雅座有20多个,成为当时郑州最有名的大馆子。

  1938年,该店被日寇飞机炸毁。七八十年代,豫顺楼重起炉灶,开在人民路、玉凤路等地。

  1926年,满族镶黄旗人葛明惠创办的京都葛记焖饼馆,地址在郑州京汉车站东,1946年迁址大同路。葛明惠的儿子葛元祥接手经营后,在焖饼的基础上,利用烩、炒等技术,开发了炒饼、烩饼,与焖饼并称“葛记三饼”。

  郑州解放后,葛记焖饼扩大生意,先后在大同路西段、中原西路建分店多处,生意十分兴隆。2003年之后,葛记焖饼大本营坐落在黄河路,葛家三兄妹掌店,名声远扬。

  法国饭店1912年3月1日在大同路西头开业。饭店初创时搭的是席棚,仅有客房4间,老板是法国人,其妻系日本人,善做面食,所以兼营西餐和酒吧。

  这是郑州最早经营西餐的饭店,也是首家外国人开办的旅馆,其收费标准为管住一份饭5元,不住宿1.5元。饭店接待的客人以法国和英国人为主。饭店供应的菜式主要有咖喱鸡、煎牛排、鲍鱼、牛尾汤等。

  1933年,郑州毛庄人毛虞岑与古中峰以股份制形式在一马路北口也就是大同路西口创建了华阳春饭店。他说:外国人在这儿开饭店,我非压过他。

  华阳春饭店有四层楼房,是当时郑州最高的建筑。饭店装有电梯、锅炉、水塔。建有浴池、中西餐厅,客房是大型综合性酒店。店里除经营散餐外,还包办筵席。中餐部设在一楼,提供传统名菜。西餐部设在二楼,早餐有麦片粥、细米粥、火腿蛋、面包等。三楼是客房。四楼是洗浴。

  华阳春饭店体面排场,其主顾多系上流社会人士。至全面抗战爆发前,饭店经营情况一直良好。1938年2月14日,日机轰炸郑州,华阳春饭店系所炸毁的9个饭店之一,饭店整座楼被炸毁,大火整整烧了三天三夜。饭店就此关门。

  小有天饭庄,曾名“别有天”、“方记”饭庄。1912年创办,地址在大同路西段路北,掌柜为福建闽侯人方永辉。方系铁路职工,将饭庄定名“小有天饭庄”,蕴意是“饭馆虽小而福建菜肴别有天地”。因为当时郑州铁路员工福建人居多,饭店经营上以福建菜肴为主。

  1948年,郑州解放,小有天饭庄闽菜豫菜兼营,名厨高手云集,引来大批食客,在业界影响非常大。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小有天”改为实习饭店,专事培养厨师。

  刘登奎于1930年在大同路西头路南开了一家回族馆子“西义楼”,主要经营回族炒菜和各类面食。为了吸引顾客,凡到该店吃饭,一律奉送大碗清汤,外带胡椒、醋、辣椒等搭配,哪怕只是吃包子、油酥饼,也照送不误。

  香口饭店,地址在大同路西段路北。地下党员李克欧的公开身份是1945年8月开业的香口饭店经理。饭店前后共30多间房舍,前楼为三层建筑,后楼为二层,楼下餐厅、楼上是旅馆部。香口饭店平日以包办筵席为主,兼做散客生意。

  1948年,刘邓大军攻打郑州前夕,李克欧去了长沙,将饭店交给股东喻高等经营。1949年6月,李受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人方坤的派遣,前往湖南从事汩罗地区的策反工作。期间,李被国民党长沙警备司令部逮捕,1949年7月19日被枪杀。

  大牌书局办书店

  创办于1897年的商务印书馆看中了已成为铁路交通枢纽的郑州交通便利、商业繁荣,于1922年2月,在大同路东段路南与德化街交叉口处开办了商务印书馆郑州分馆。

  店铺为3间门面,购书者可直接在店内翻看图书。商务印书馆不仅开敞开售书风气之先,它的售书服务也是令人称道的。比如,送书到店铺,送书到校,甚至到班级,在火车站、商街闹市设售书网点,在店门前打广告介绍新书,这些服务措施是很到位的。

  龙文书局是其合作伙伴。1924年,大同路东段路南有一龙文书局,为荥阳人梅耐寒所开。梅氏从小在开封惠文书房当学徒,十几年间他不仅苦读书,且研究业务,立志自己办书店,1923年,他回到家乡,见大同路无比繁华,便约几个同乡在此开办了龙文书局。

  龙文书局开业后,以经营中小学课本为主,兼营文具作业本。梅耐寒采取了两项措施来扩大生意,适应市场:一是与商务印书馆联手,在书局对面另辟门面,挂牌“商务印书馆郑州特约处”,专营商务版图书;二是送书到学校,深受师生和教育部门的欢迎。

  1938年2月14日,龙文书局被日军炸毁,梅氏只好两店合并经营,1944年郑州沦陷,梅耐寒无奈弃店而回老家。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梅耐寒再把荥阳一帮伙计集齐,重回大同路开业。他利用长期与商务印书馆合作建立起的信誉,采用代销的形式回笼资金,每学期开学前,他派伙计,有时自己亲往,了解学校需要的教科书,以便及时进货,送货。

  1949年后,梅耐寒的龙文书局并入了郑州新华书店。

  中华书局是业内老字号,总部在上海,1918年6月派李敬言来郑州办书店,店址选在大同路宝昌路口,店面4间。新中国成立后这家书店并入郑州新华书店。

  郑州大同路弓背街西口的世界书局于1928年创办,主要经销上海世界书店出版发行的《标准英文读本》《莎士比亚戏剧全集》《珍本医学集成》等外文书。后经营连环画,从中国四大名著入手,出售《三国演义》《水浒传》,后又补上《红楼梦》《西游记》,受到青少年的喜爱。世界书局的经营方法十分灵活,批发兼零售,凡进店的书,一本、一套均可按批发价售书。

  1932年,大同路东段诞生了一家专营上海大东书局出版的法律书籍的书店,除专售“法律丛书”、“现行法典丛书”、《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等法律、侦破书籍外,还不断拓宽业务,出售青少年喜欢的杂志,同时兼营文具、教学仪器。书店曾在日寇占领郑州期间歇业,1946年迁址西大街复业,郑州解放后,实行了公私合营,并入市百货文具专卖店。

  郑州新华书店,原系中共中原局总书店分支。1948年,中共中原局宣传部的中原书店成立,当时在河南宝丰县。同年11月,在郑州设立分店,是年底总店由宝丰迁址郑州大同西路路南,主要经销《共产党宣言》及毛泽东著作,以后又陆续增加了《华中文汇》《长江文艺》《郑州新闻》等期刊。

  1949年12月,新华书店郑州支店成立,1953年迁址解放路,改名新华书店。

  文/赵富海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