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别人家的办公室

  再好的办公室也不如自家的“狗窝”

  有一种办公室叫“别人家的办公室”。看着自己窄小凌乱的办公格子,再看看网上晒出的那些带有滑梯、乒乓球桌之类的娱乐设备,且能带着孩子甚至宠物去上班的办公室,往往还没开始工作,士气就先受到打击。

  自从互联网掀起浪潮以来,一些很酷的公司将装备搬进办公室,成为一种流行趋势,支持者称充满自我意识的游乐型办公室能激发员工的创造力。

  这种娱乐化的办公真能令员工开心工作吗?

  “颠覆”旧经济的标签

  本世纪初谷歌的兴起不仅统一了互联网搜索,也推动了打开格子间,重塑了开放空间的办公潮流,以至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听说过一些谷歌“办公室革命”的故事。

  对于不少创造了增长神话的科技公司来说,阴暗潮湿的车库是他们梦想的起点,而当创意熊熊燃烧后,知识英雄们就开始登堂入室,搬到宽敞明亮的大楼中去。为了保留“颠覆”旧经济的标签,这些公司的办公环境也要设计得有别于传统,彰显自身的创造性文化。

  被神话的谷歌办公室就是这种潮流下的产物,公司的办公区域充满了设计感,还有科技化的装饰,在那里能看到躺椅、按摩床、洗浴区、健身房、游戏区,办公区内还有免费的美食餐厅、零食区,甚至还有麦当劳、电影院,等等。这里就像是一个迷你城市,不出办公室就已经能够满足员工生活的各种需求。

  如今的科技公司普遍在办公区里增添游戏元素,不但乒乓球桌成为创意公司的标配,斯诺克和飞镖也有不少拥趸。

  “秋千桌”是新近颇受欢迎的年轻派办公家具,它将“游乐园带进了会议室”。办公家具生产商用了一张一群满面笑容的年轻人坐在秋千桌上愉快开会的照片,还引用了名人名言:“人并非因为变老而停止玩耍,而是因为停止玩耍才变老。”

  过去20年里,办公室空间就仿佛是为儿童设计一样。比如,谷歌修建了槌球人工草皮和滑梯。现在各家公司跟风竞相打造游乐型办公室,其目的是年轻、时尚、励志和有趣。

  它们大都拥有温馨的色彩、硕大的图片、海滩小屋、吊床、保龄球馆、沙袋、“创意孵化器”、“思维帐篷”、豆荚形座椅、滑梯和糖果机等古古怪怪、看上去与传统的工作并不相干的设施。

  相比之下,苹果的“超级办公楼”还算中矩中规。苹果的首席设计官乔尼·艾维领导的苹果设计团队共同设计了苹果2号园区,那是一片像iPhone手机一样优雅的环状高科技办公楼。

  这栋即将启用的办公楼位于加州库珀蒂诺,总共可以容纳1.3万员工。它让人感觉从容淡定,每一处细节都经过专门设计,堪称完美主义者的梦想之作。这里没有杂乱的线缆,没有暖气片,没有滑梯。建筑外立面像飞机一样流畅,内部装饰则沿用了iMac和iPhone的效果。整栋建筑还通过庞大的窗户和四层楼的餐厅里安装的巨型推拉窗,向大自然敞开心扉。

  共享办公空间

  新潮的办公室让工作在其间的员工们脑洞大开,不过从公司的角度看,对投入产出比的追求却是始终如一的。老板改建游乐型办公室的主要目的或许还是控制员工——让员工最大程度地增加对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在办公室驻留的时间。

  当然,在这场“办公室革命”中,不是每家公司都能像谷歌或者苹果那样财大气粗,打造个性化的开放办公环境。相比而言,小公司赶上了“共享经济”的潮头,可以让员工更加灵活地办公。

  2017年7月中旬,美国共享办公空间公司WeWork在G轮融资中获得7.6亿美元投资,公司估值达到200亿美元。WeWork是一家专注于共享办公空间的创业公司,其业务就是当好为其他公司提供办公空间的“二房东”。这家公司2010年成立于美国纽约,运营第一年公司积累了1000名会员,设立了2个办事处;现在客户数量超过12万,在15个国家的49个城市有156个办事处。

  这家公司并不自己持有房产,而是在中央地段与房主签订长期合同,将其装修改造后,转租给个人和创业公司。公司提供配有豪华办公桌椅、沙发、会议室、Wi-Fi、会客室、打印室、零食和休闲设备的时髦公共办公环境,零租给有需要的客户。

  对小型创业公司来说,共享办公室的吸引力在于其打造的充满活力的创业社区环境。在布置好的办公区域中,一切都显得平等、透明,没有传统写字楼里那种等级意识和规则。里面还有随时可用的免费啤酒,以及安装乒乓球桌的宽敞公共空间,这让传统的办公区看起来就像一个校园社区。

  这种共享开放办公空间的兴起,正是适应了目前的趋势,即厌倦传统办公文化的年轻一代的崛起。

  现在的劳动者们趋向于更加独立,伴随而来的也有更加细分的独特需求,主要体现为对灵活性的偏好,以及对共享空间和服务的期望。初创公司们热衷于在一个更广阔的群体中,参与社交并从中获取商业利益,而共享办公的平台则能提供这方面的机会。

  以往共享开放办公平台主要服务小型客户,但是如今也逐渐开始进入大企业的市场。在美国,租赁开放办公场地的公司中包括了IT巨人IBM、音乐流媒体全球排名第一的Spotify,以及企业在线软件公司Salesforce等。

  在家办公,灵活舒适

  这场声势浩大的“办公室革命”推行到最后,有一种结果就是革了办公室的命,人们还是在家办公,毕竟不论办公室再怎么演变,再如何大开脑洞,也很难和自己家一样舒服。

  在家办公并非一个新概念,不过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其又增加了多重保障。当重要的数据都储存在云端时,不管是在家中的客厅里,还是在办公桌前,看到的界面都是相同的。得益于移动通信、无处不在的Wi-Fi无线网络和云存储,以及复印机、传真机和台式电脑等重型设备变得越来越无关紧要,传统办公室对许多组织和员工来说,越来越显得多余。因为,大部分人几乎可以在任何地方工作。

  没有固定办公桌的员工们在咖啡店里或者窝在各自的客厅内都能自在地工作,在后一处地方甚至还能穿着舒适的睡衣和拖鞋,而不用西装革履。

  除穿着舒服外,灵活的工作方式还能节省办公空间以及减少碳排放,因此受到不少公司和员工的青睐。对初创企业来说,在家和咖啡馆等公共场所工作比租用昂贵的办公场所更划算。且不说很难找到合适的办公室,装修也得花不少钱,同时还涉及繁琐的行政管理工作。

  开发了博客创建工具的Automattic公司有470名员工,分布在45个国家,已发展出适合这家公司的工作方式。公司员工一年用三到四周时间参加团队或公司会议,平时都在自己喜欢的地方工作,通过博客和聊天工具、而非邮件交流。

  在一份发送给员工的企业文件中,这家公司承认,新员工在与世界各地的同事远程合作时,可能感觉“很乱”,但员工获得的好处也不少,包括休假和在家办公津贴。

  不仅初创企业,在家工作的模式对大企业也有吸引力。加拿大电信提供商Telus是一家很早就采取分散办公行动的大公司。该公司在加拿大的2.7万名员工中,有70%现在是移动办公的,员工可以选择在办公室和其他地方工作,或者完全在家工作。该公司表示,过去实施灵活办公的6年里,员工敬业度评分从54%飙升至87%;公司每年节省的房地产成本超过4000万美元,通勤里程下降了近3300万公里,碳排放每年减少了8000吨。

  这种选择办公场所的自由,再加上主动适应的意愿,能够使人们的职业更有乐趣,效率也会更高。斯坦福大学一项为期9个月的试验发现,对在家工作的人来说,接听的电话数量比在办公室工作的同事多出13.5%,而且离职率仅是后者的一半——这似乎说明,再好的办公室也不如自家的“狗窝”。

  文/张燕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