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发展五大关键词

  在历经市场饱和以及销量增速放缓之后,2017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玩家们,纷纷发起了二次冲锋。纵观今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发展态势,我们从产品技术和市场策略两个方面,归纳了五大关键词。

  智能手机的形态之变

  随着大屏手机的日渐流行,智能手机形态愈发严重的同质化问题,不断遭到用户的诟病。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智能手机在形态上出现了两个新的变化:“双摄”和“全面屏”的流行。

  关键词一:双摄

  自功能机时代,诺基亚高端手机采用卡尔蔡司认证镜头开始,拍照能力就逐渐成为手机的一大卖点。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的内容生产能力逐步成型,图片开始成长为了最重要的内容形式,拍照能力已经成长为智能手机的核心卖点。

  从单纯追求像素,到强调单象素面积,再到搭载光学防抖,围绕智能手机的拍照能力的竞争,各大厂商从不敢掉以轻心。尽管整个产业链都在不断推陈出新,但目前单摄像头已经不能满足用户对于手机拍照能力的期待。从去年起,一些手机厂商开始尝试使用双摄像头方案。

  华为和苹果,就是最早的“双摄”手机玩家之一。不过,这项新技术除了硬件参数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软件算法的积累。就连苹果这样高傲的巨头,在iPhone 7 Plus上推出人像模式时,也只能先冠之以“Beta版”的名号。直到今年,相关技术和算法逐渐成熟,“双摄”才开始成为旗舰手机标配。

  2017年6月10日,OPPO正式对外发布了其年度旗舰手机OPPO R11,其最大卖点莫过于后置1 600万像素广角加2 000万像素长焦摄像头的“双摄”组合,以及有上游供应商深度参与的算法调教。来自赛诺的数据显示,OPPO R11在仅仅开卖的头三天里,就在线下斩获了3.2%的销售份额,其销量在随后不到两周的时间里突破一百万台。

  可以说,凭借OPPO在线下年轻群体市场巨大的影响力,后来居上的R11在客观上让“双摄手机”这一概念开始全面流行开来。相信在OPPO R11这样注重成像质量和设计的“街机”的带动下,“双摄”将受到用户尤其是年轻群体的欢迎。而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接下来越来越多的旗舰手机,乃至年底的“千元机”都有可能选用“双摄”方案。

  关键词二:全面屏

  去年10月25日,小米发布了一款概念手机小米MIX。这款手机由民主设计和极简设计的倡导者菲利普·斯塔克操刀设计,整个手机正面几乎都被屏幕覆盖,小米称之为“全面屏”。由此,“全面屏手机”的概念正式进入公众视野。小米MIX发布之后,引起了巨大的市场反响,也从侧面反映了市场对于智能手机形态变化的强烈热情。

  小米MIX的出现,除了小米海量的资源投入之外,其实其背后依托的是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和成熟。而在今年,“全面屏手机”的百花齐放,也证明了这样的观点。今年3月底,三星在美国纽约中心发布了全新的Galaxy S8系列手机,正式拉开了“全面屏手机”进入市场的序幕。

  无独有偶,“Android之父”Andy Rubin推出的首款手机Essential Phone也主打的是“全面屏”概念。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这款手机还未正式上市,但其背后的Essential公司已获得了来自包括腾讯和富士康在内的多轮融资,金额达到了近3亿美元,足见资本市场对于“全面屏”概念的一致看好。

  再过一段时间,屡被曝光的苹果iPhone 8也将正式亮相,有消息称它最大的卖点也是“全面屏”。而iPhone押注“全面屏”,则将进一步刺激产业链向“全面屏”大步迈进,“全面屏”的趋势已不可阻挡。种种迹象表明,“千元机”市场上也可能在今年出现“全面屏”手机。而随着屏下指纹技术的愈发成熟,接下来各路旗舰手机势必将不断刷新手机屏占比的记录。

  智能手机的市场策略之变

  相对于智能手机形态之变,今年各大手机厂商在市场策略上的调整,更值得我们关注。而这些变化,其核心就是发力线下市场扩张渠道,进军高端市场打造品牌溢价。说得更直接一点,从互联网手机概念兴起,在各路手机厂商用性价比猛攻线上数年之后,如今手机行业学习OPPO等传统巨头开始成为了一种市场潮流。

  关键词一:学习OPPO

  2012年,中国智能手机销量排名依次是三星、联想、苹果、中兴和华为。而在2017年一季度的统计中,排名变成了华为、OPPO、vivo、苹果与小米。即便是在国际市场上,华为、OPPO和vivo的成绩,也只仅次于三星和苹果。

  尽管智能手机遭遇了“换机潮”结束,市场出现饱和的情况,但是以OPPO为代表的主攻线下和主打品牌的厂商依旧攻势不减,这受到了曾不可一世的新势力对手的高度关注。从模式上进行调整,学习OPPO成为了很多品牌的选择。

  关键词二:线下市场

  对于很多手机行业的玩家来讲,要学习OPPO的第一步,便是转战线下市场,在扩展线下渠道方面火力全开。比如,小米创始人雷军就曾表示,小米将用3年时间开1 000家线下体验店。线下市场究竟有多大魔力?雷军给出的这一组数据或许就能说明问题。雷军表示:“就算线上销售在手机市场里占50%的份额,在整个市场也只占4%。今天传统零售和传统渠道依然是80%的市场。”

  不过,对于线下市场来说,仅只开设实体店还不够。能够直接上手体验产品的线下的用户,更在意品牌和品质。比如,前文提到的OPPOR11此次就破天荒地邀请了十多位一线明星代言,确保其年轻化、时尚化的品牌定位。而在产品方面,“双摄”和穹顶式天线、超薄机身等,也能够在用户心中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

  因此,在这一波学习浪潮中,除了整个行业的手机设计愈发时尚化,我们也看到华为邀请了张艺兴代言Nova手机,小米则邀请吴亦凡代言小米手机5X。

  关键词三:高端市场

  今年,小米的当家旗舰小米6放弃了一直以来的1 999元人民币的定价,上涨至2 499元人民币。事实上,从去年开始,国内的手机厂商开始不约而同地淡化性价比概念,越来越多的国产旗舰手机开始触及3 000元人民币,乃至4 000~5 000元人民币的价格区间。

  在经过几年的野蛮生长之后,很多手机厂商陆续发现,以压榨供应链各个环节的方式,走性价比路线开始越来越难。相反,与供应链谋求共赢,进入利润更可观的高端市场,开始成为更合理的选择。因此,我们在去年就看到了类似于“保时捷设计”“莱卡认证镜头”和“全面屏”手机的提法。

  今年,魅族旗下的高端子品牌PRO,也开始发力3 000~4 000元人民币价位。就在魅族PRO 7发布会刚刚结束不久后,全国各大机场都出现了其大幅海报,也从侧面说明了魅族PRO 7这款产品的高端定位。事实上,魅族PRO 7系列无论是前后双屏的产品设计,还是“双瞳如小窗,佳景观历历”的宣传格调,都展现出魅族希望重回高端定位的决心。

  不过,进军高端市场显然不会是一蹴而就的。魅族此番重新发力高端市场,其效果究竟如何,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