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女卖菜

  • 来源:精短小说
  • 关键字:丑女,卖菜,悲情
  • 发布时间:2017-11-15 14:50

  这是一个由亲生母亲贪图麻将,而造成的悲情故事……

  故事得从那年冬天说起

  有个小女孩叫绒绒,绒绒长的丑不是天生的,8个月的她还不会讲话,不会走路,只会发出咯咯的笑声,长得粉红色胖嘟嘟的脸,圆圆的像刚出壳的鸡娃儿,好漂亮、好漂亮,邻居叫她绒绒。

  绒绒的妈妈在后屋打麻将,前屋放着一盆炭火,待燃烧透后端去麻将室取暖。

  绒绒高兴地站在学步车里面左右摆摆,一不小心撞在火架上,学步车被撞翻,一声惨叫,接着发生这个不能接受的现实……

  从此父亲出走,母亲在自责中变成了疯女人。可想而知,绒绒的童年是在哭声中度过,靠低保,吃救济长到七岁。

  七岁了,有自尊心的绒绒,再也没听见有人叫她的名字。

  丑女,丑女整天歪着O型嘴,翘着两孔朝天的接漏鼻,疤拉的眼斜扛着没有睫毛的大小一样的两个窟窿,她不敢笑,笑时拉得绷紧的脸皮撕裂的疼。

  这个年龄她开始照料妈妈,学会种菜做饭,构不到灶台,垫上板凳当高墩。丑女持家,把多余菜拿去市场卖,用不多的钱跟妈妈买药,抑制病情发展。

  人为了生计也就顾不得丑了。丑女每天这样安慰自己,她每天摘下吃不完的蔬菜,用背篓背着上菜市场吆喝。

  开始她很自卑,把菜摆在地上,自己躲在墙角一边,有人问价钱才走出来,交易大部分都没成功,原因是她长得太丑。只有好心的大妈发发慈悲,每卖出一点菜,她内心充满感激。时间长了,人们好象习惯了,容纳了丑女的丑相。

  你想知道这个小小的菜场,有个卖菜的丑女才七岁?

  起初丑女没有固定的摊位,别人不愿跟她当邻居,怕丑女的形象影响自己摊位生意。

  好心的市埸管理说服了一长期卖菜的老太婆,同意挪出一米摊位。有了这一米摊,丑女无论天晴下雨,都会很早地摘下新鲜蔬菜出售,每做完一次交易,丑女会拿出一棵葱一根蒜或一块生姜当人情,自个地里种的不值钱,家庭妇女尤其上年纪的老太太爱沾这点小便宜。

  久而久之,丑女的菜一到菜场就被卖光,收摊比别人早,回到家里养鸡喂鸭整理菜园子。

  疯女人也有不疯的时候,不疯时她把女儿8个月的相片做成挂链,谁喜欢就送给谁。她是想说我女儿不丑。

  丑女慢慢长大,转眼16岁了。她也爱美,爱美的方式是看自己小时候的相片,看得发愣,看得忘记做卖买。

  哟!丑女不丑。埋怨声指向爱打牌的疯女人。

  城市繁荣与饮食业发展有关,江南小城走错路都是餐厅,丑女的蔬菜除了供应不求之外,关键是无人送货上门。

  亲帮亲,邻帮邻,隔摊的老太帮丑人。老太婆用心了的,引荐的帮手是她远房侄孙子,人不会说话,脑瓜子特灵光,心算加减乘除胜个计算机。

  丑女说好,这人她要了。有了帮手,如鱼得水,菜园规模扩大,蔬菜长得绿油油,水灵灵,人见人爱。她不亏待哑巴,工资按正常人发,还管饭;他不把丑女当外人,脖子上挂着绒绒的头像,乐呵呵地不知道累。

  丑女用勤劳的双手盖起一幢小楼房,当然也有哑巴的功劳。

  那一年的那一天,丑女再没有出摊了,摊位由隔摊的老太婆打理,

  那一天的早晨,哑巴乐呵呵地跟买菜的人发菜,谁给他钱,急得青筋凸暴。

  要不是隔摊的老太婆出来打圆场,不知怎么收场:给,给么子钱,昨天,丑女生了毛毛,是哑巴的骨肉,他高兴。

  这个红蛋一定得吃。认识的,不认识的,男的、女的一起涌向丑女的小楼房。

  湘客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