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依弘:“折腾”出不一样的京剧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7-12-20 14:56
“如果梅兰芳先生生活在今天,他呈现出来的东西可能还要更炫”
古老的京剧艺术已传承200多年,舞台上的经典虽已定型,但史依弘这些年一直没有停止在艺术领域探索的步伐。
2017年12月15日,上海中心37层宝库中心观复博物馆珐琅厅将上演一场别具一格的京剧——室内乐版《霸王别姬》。不同于传统京剧伴奏以京胡和锣鼓为主角,室内乐版的京剧《霸王别姬》主奏乐器变为蝶式筝,并会辅以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
此次,室内乐版京剧《霸王别姬》的创作团队汇集了著名京剧演员史依弘、著名作曲家金复载和著名音乐指挥家王永吉。
“梅派”大青衣史依弘是这场室内乐版京剧《霸王别姬》的发起者。谈及创作原因,史依弘表示这源于她多年的演出经验:“一些观众对京胡和锣鼓的声响难以接受甚至会觉得吵闹,这一问题在场地较小的剧场尤为突出,甚至成为横亘在中国京剧艺术与大众接受程度之间的重大障碍。”
从跨流派唱程派《锁麟囊》,到跨剧种唱昆曲《牡丹亭》,再到参演京剧版《巴黎圣母院》,对于每一次艺术创新,史依弘说自己都是经过思考并且是真诚、认真地去做,“在某一方面有所突破是我的出发点。”
令人舒适的京剧
1930年,京剧大师梅兰芳第一次带着京剧远赴纽约,首场演出就轰动全城,“梅兰芳热”席卷全美。
87年后,2017年9月14日,同样在纽约,京剧梅派艺术经典剧目《霸王别姬》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开演。上映前,140美元一张的演出票早早售罄。14场演出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场场爆满。
最后一场演出结束后,一位美国观众走向虞姬的扮演者史依弘,拉着她的手,说这样的演出震撼、美好,令她深深沉醉。
大都会博物馆的演出完美谢幕,然而不为人所知的是史依弘及其团队为了这次演出提前将近一年时间做准备,两次飞抵纽约看场地,安排演出事宜。
《霸王别姬》在美国大都会的演出场地,在一间古典且规整的中国式园林庭院之中,不同于以往的演出空间,此次大都会博物馆的场地一次性最多只能容纳70名观众。
史依弘看过场地后,发现了两个问题:一个是舞台有台阶不方便演员上下走台,另一个就是观众与演员距离过近,这会让人感觉乐队太吵,进而影响演出效果。
史依弘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演出团队到达博物馆后第一件事就是给乐器蒙上胶布进行减音处理。
这其实并不是史依弘第一次遇到这种状况。常年的国外演出经历,让史依弘经常会收到国外观众的反馈,京胡和锣鼓的伴奏音量过大,甚至对视听舒适度产生了影响,因此,创作室内乐版京剧的想法在史依弘心中由来已久。
此次,与金复载合作创作室内乐版京剧《霸王别姬》可以说是梦想照进了现实。
金复载表示,室内乐版京剧《霸王别姬》的创作将单线条思维的中国戏曲音乐结构与纵向多声部结合的西方音乐模式相整合,但应相对减弱京剧和打击乐,在不违和的前提下保持戏曲语言的统一完整。
作为中国第一部室内乐版京剧,《霸王别姬》既保留了传统,又有所创新。
传统是根基
北有李胜素、张火丁,南方则首推史依弘。史依弘是当代京剧界公认的三大名旦之一。
不同于诸多名角,史依弘并非出身梨园世家。幼时因为身体孱弱,被父母送去学习武术体操,入行京剧纯属偶然。
因为同学家长的一句话,十岁那年,史依弘报考了上海戏剧学院,凭借武术功底,加上模样好,又有表演天赋,她在三千多名报考者中脱颖而出,拜在有“武旦第一人”之称的张美娟老师门下,学习武旦、刀马旦。
1986年,年仅十四岁的史依弘以《挡马》一剧参加上海戏曲武功电视大赛,在激烈竞争中斩获二等奖。然而,张美娟对史依弘提出了更高的期许,她希望史依弘不止于武戏,“今后的路,文戏七分,武戏三分。”
在张美娟引荐下,史依弘开始追随戏曲声乐专家卢文勤研修梅派艺术。就这样潜心学了十几年,史依弘从武旦出落成一个真正的梅派青衣,这是她的第一次跨界。
从武旦转行青衣,成功谈何容易。从戏曲学校毕业后,史依弘进入上海京剧团,因为武旦的出身,在剧团根本轮不到她演青衣。史依弘还记得第一次登台演出《霸王别姬》是在上海大世界。
当时大世界的演出环境嘈杂,人们三三两两嗑着瓜子聊着天,不时有进进出出的人群,然而这丝毫未影响史依弘的专注度,每一场她都尽力呈现出最专业的状态。
从刚登台时有人质疑“派头像武旦不像青衣”,到如今的梅派“大青衣”,史依弘从未放松过对自己技术上的要求。
从大世界的磨练,到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完美演绎,这部《霸王别姬》史依弘已不知演出过多少回。经常有人问她,你三十年一直在唱这个戏,难道演不烦吗?
在史依弘看来,这个戏演到现在她才刚刚演出点味道来。她解释说,很多演员年轻的时候技术不错,嗓音也好,但是并不一定能够完全理解虞姬。等人到中年,悟出了人生,艺术也走向成熟,但很多人已舞不动,也唱不动了。这就是戏曲残酷的地方。
史依弘说自己是幸运的,在懂得艺术是怎么回事时,自己的身体状态也很好,有能力把艺术的精髓和内涵参透、绽放出来。“不管是唱念做打,还是对人物情感的拿捏,这种绽放是十八九岁的时候不可能呈现的。”
2013年,史依弘曾在国家大剧院连续5天演出全本《穆桂英》、全本《白蛇传》、昆曲《贩马记》、昆曲《牡丹亭》及京剧《玉堂春》。业内评价说,一个上海的京剧演员以传统戏在京“打擂”,这种魄力久未有之。
史依弘告诉本刊记者,无论京剧怎么变,创新首先要有牢牢的根基。根基越厚重,你走得越远,创造的东西也就越多。而抽离了传统,创新也就成了空谈。“只要京剧固有的歌舞演故事,只要西皮二黄依旧存在,我们就没有脱离京剧本体。”
变是主题
回望史依弘三十余年的从艺生涯,求变是她一直未变的主题。
史依弘出演过交响京剧《大唐贵妃》中的杨玉环、谭盾的交响音乐京剧《门》、3D电影版《霸王别姬》、程派剧目全本《锁麟囊》,以及改编自雨果名著《巴黎圣母院》的新编京剧《情殇钟楼》。
史依弘一直给人以能折腾、喜欢跨界的印象。2007年,她出现在综艺节目《舞林大会》的舞台上,跳探戈、斗牛舞。第二年,穿红裙跳斗牛舞唱京剧的“艾丽娅”出世,人们恍然大悟,原来她是去偷师学艺了。
《情殇钟楼》故事的核心和精神与原著保持一致,而剧中人物的形象通过唱念做打的京剧形式呈现出来,以京剧之“形”包装雨果之“魂”。
史依弘演绎的艾丽娅不同于梅派传统角色,梅派给人的感觉是含蓄、温婉,而艾丽娅既有青衣的唱,花旦的念白和表演,也有刀马旦的舞蹈,具有多面性。
创新可能成为一种毁誉并存的举动,史依弘说自己在做这件事之前并没有太多顾虑,因为她知道传统是什么,并且知道自己能够驾驭什么。
传说梅兰芳曾经对女弟子言慧珠说,“你如果演艾斯米亚达一定很好看。”而梅兰芳晚年的御用大琴师姜凤山见到史依弘时曾说:你身上有言慧珠的影子。
如果说《情殇钟楼》一出生迎接它的就是灿烂朝阳,表演程派戏经典《锁麟囊》则让史依弘饱受争议。
京剧讲究流派。史依弘在下决心参演《锁麟囊》前,曾听取过诸多业内外好友的意见,结果是5:1,绝大多数人都对她表示支持。2011年,史依弘在上海、北京两地的演出赢得赞誉的同时也有质疑声。有程派名家认为史依弘唱得不像程派,甚至更有人称梅派唱《锁麟囊》是对程派的不尊重。
时过境迁,当时的质疑早已烟消云散,史依弘演绎的《锁麟囊》仍场场座无虚席。史依弘说自己不怕争议,怕的是观众没有了看戏的渴望。
史依弘经历过京剧黯淡的90年代,同行一个个离开,看不到希望,很凄凉。在她看来,现在是京剧最好的时代,中国人开始慢慢回归自己的传统文化,但同时需要将新的理念渗入到传统中。
“如果梅兰芳先生生活在今天,他呈现出来的东西可能还要更炫。”史依弘说。“我们说京剧一桌二椅,但当年梅先生只要有钱就会把舞台布置得非常华丽。梅先生为什么这么做?不就是想尝试,想创新吗?”
无论是演绎程派经典,还是尝试室内乐版京剧,史依弘所进行的各种创新尝试,就是希望能够让更多的观众领略到京剧之美,由此接触并爱上京剧。让史依弘感到欣慰的是,京剧观众年轻化的趋势变得愈发明显。
市场化运作
史依弘年少成名。22岁她就已获得中国戏曲界最高奖项“梅花奖”和“白玉兰戏剧奖”。在京剧艺术这条路上,史依弘仍说自己学的不够,“我一直在学习,一直在继承和创新当中前进。”
作为一个京剧人,史依弘一直在思考如何让京剧得到更广泛的传播。长江商学院文创EMBA班的学习经历为史依弘打开了思路,成为她艺术生涯的一次重大转折。
在长江商学院学习期间,史依弘发现同学们虽为企业老总、社会精英,但他们对京剧知之甚少。这就更坚定了史依弘推广京剧的决心,“让更多的年轻人、社会精英看到京剧的魅力,这个事业才会有吸引力。”
史依弘2016年与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梅建平共同创办了上海弘依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弘依梅公司”),在上海京剧院的支持下,史依弘开始进行市场化的尝试。
史依弘说,“我不想玩噱头,也不想哗众取宠”,她要寻求古老的京剧艺术与现代商业运营的最佳模式。
弘依梅公司成立不久就开始运作全国巡演。此外,团队还策划了“星星点戏”系列演出,以星座为主题,进行为期12个月的京剧折子戏主题展演,并将网络直播引入京剧。
京剧《霸王别姬》能够登上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舞台,也是得益于公司的牵线搭桥。公司成立不久,曾独立策划过一个访谈节目。
“直接对话(DirectTalk)”是日本放送协会世界台(NHK World)频道与美国公共电视台(PBS)从2016年4月开始联合播出的一档以亚洲政商文艺界名人为采访对象的节目。采访史依弘的那期节目正巧被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亚洲部主任孙志新博士看到,孙志新被京剧之美所打动,于是通过弘依梅公司邀请史依弘前去演出。
据史依弘透露,公司正在着手将电影《新龙门客栈》搬上京剧舞台,目前版权已得到香港电影人吴思远的授权,顺利的话将于2018年与观众见面。
爱折腾的史依弘说,只要条件能力允许,自己在京剧舞台上的传承创新会一直走下去。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杨卓琦/上海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