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贷之觞

  那些在2017年疯狂涌入的现金贷公司,何去何从?

  “现金贷”无疑是2017年最火的名词之一。

  在2017年10月之前,这是一个处在风口的领域,数百家公司争先恐后开展相关业务、20余家企业筹备上市;而在11月之后,则变成了人们唯恐避之不及的禁语,一部分公司在转型,另一部分公司也希望能够被外界称为“消费金融”公司而不是“现金贷”。

  一夜之间,风口转向。

  快速转变的态度,来源于2017年11月底开始公布的一系列监管政策的影响。2017年11月21日晚,一份名为《关于立即暂停网络小额贷款的通知》文件流出,掀起了现金贷的监管大幕,在随后一个月中,陆续又出台了2份监管文件,对现金贷业务的多个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并开始进行排查和分类处置工作。

  那些在2017年疯狂涌入的现金贷公司,何去何从?

  监管落地

  暂停网络小贷的通知,由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签发。这条不足200字的通知传递了一个明确的消息:因为部分机构开展的“现金贷”业务存在较大风险,“自即日起,各级小额贷款公司监管部门一律不得新批设网络(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禁止新增批小额贷款公司跨省(区、市)开展小额贷款业务”。

  停止增批的消息,为势头正猛的“现金贷”公司踩了一脚急刹车。

  此前,现金贷是最火的领域。2017年10月18日,趣店赴美上市,尽管曾遭到质疑,其股价仍然开盘大涨43%,公司市值一度冲到了近117亿美元。这是继宜人贷、信而富之后,第三家在美国上市的互联网金融公司。趣店股价的涨势对行业形成了一定刺激,和信贷、拍拍贷、融360紧随其后,美股俨然成了互金公司上市的首选。

  根据这些上市公司公布的财报,人们看到了现金贷惊人的盈利能力:在宜人贷和趣店的三季报中,前者的经营净利润同比增长57%,净利率约20%;后者的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长均在300%之上,净利率为45.5%。此外,拍拍贷公布的2017年上半年利润率更是高达60%。

  强劲的上升势头,引起了舆论对现金贷的关注和讨论,对多头借贷、暴力催收、高利率等问题的不满逐渐浮现。在2017年10月的一场论坛中,一位现金贷从业者不无担忧地对《21CBR》记者说,希望媒体写作时可以控制些,不要把现金贷写成2016年的“P2P”,形成“人人喊打”的趋势。

  然而,一语成谶。2017年10月23日,仅在趣店上市五天后,其创始人及CEO罗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凡是过期不还的,我们这里就是坏账……你不还钱,就算了,当做福利送你了。”

  罗敏这番话顿时引起轩然大波,由此引发对现金贷坏账问题和盈利模式的议论,一时之间质疑声无数。趣店的股价应声下跌,当天即从每股33美元跌至26美元,此后更是一蹶不振,两个月内跌至13美元上下。不仅如此,信而富和宜人贷的股价也开始下滑,拍拍贷的股价更是从上市起就一路下跌。

  有业内人士对《21CBR》记者表示,虽然此前对现金贷的监管政策已在酝酿中,但罗敏言论对现金贷产生了巨大影响,无疑加快了政策落地的速度。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杨涛对《21CBR》记者分析说,监管政策落地,主要是为了防范三个方面的风险。其一是资金来源的风险,目前现金贷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公司自有资金、P2P借贷和持牌金融机构借贷。当公司业务扩大时,自有资金不足,金融机构的借贷比例就会增多。一旦大量坏账积累被暴露出,资金出现缺口,会顺延影响到上游的金融机构,从而出现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其二是资金用途的风险,因为现金贷无指定使用场景,目前用户画像发现,以低收入人群为主,既提高了坏账率,也可能会引发非理性消费的社会问题。其三是暴力催收可能会引发的负面影响。

  停止审批网贷的《通知》掀开了监管政策的序幕。2017年11月23日,央行、银监会网络小贷清理整顿工作会议召开,多个省市金融办参会,汇报其辖区内现金贷业务情况。随后的12月,先后出台了两份关于整顿业务的通知,正式定义了“现金贷”的范畴:具有无场景依托、无指定用途、无客户群体限定、无抵押特征。

  以上监管政策规范了现金贷的贷款范围、资金来源、助贷机构、资金利率、信息安全等,包括非持牌机构不得从事现金贷业务、借款利率控制在年利率36%以下、银行等机构不得对非持牌公司助贷、不得发放校园贷和首付贷,以及不允许以“大数据”名义窃取用户信息等内容。

  何去何从

  三份《通知》的公布,对众多现金贷公司来说,无疑是一记重锤。在政策面前,从头部企业到中型、小微型现金贷公司,反应却不尽相同。

  头部企业的调整余地相对较大。2017年12月1日规范整顿现金贷的《通知》公布当晚,趣店发布声明,“完全拥护、坚决贯彻执行”、“积极拥抱监管”,并表示监管政策“及时、高效、有力,必将对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此前几天,蚂蚁金服已经下发通知,对支付宝平台上所有现金贷服务,提出将年化费率降低到24%之下。趣店也回应称,从2017年11月30日开始,其位于支付宝平台的业务部分费率降低到24%之下,自有App调整到36%之下。

  随后,玖富叮当、麦芽贷、掌中金服等平台均发表公告,将借贷综合息费调整至36%之下。拍拍贷在第三季财报中披露,于2017年12月初停止在所有平台上收取前期交易费,将其更改为每月收取,并从2017年12月13日起全线下调其借贷产品的综合息费至36%以下。

  对于费率动辄超过100%的现金贷类公司而言,调降费率并非易事,趣店借助支付宝平台,可将获客成本控制在较低水平。但对于一些获客成本较高的中型现金贷公司来说,36%的费率之下,难以盈利。

  转型是无奈之举。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现金贷从业者对《21CBR》记者表示,在去年下半年的上市潮时,他所在的公司就意识到未来可能会有36%的控制红线,因为公司无法在这一费率下盈利,于是开始筹划转型。

  上述人士透露,目前其公司已经下线了所有自持的放贷业务,转型做聚合众多现金贷公司的流量平台,并对用户在其平台上的借款总额进行了控制。比如,如果一个用户的额度为5000元,该平台同时提供10家公司的借贷产品,则这一用户在10种产品的借贷总额需在5000元及以下,无法进行多头借贷的操作。同时,该平台已将未调降费率至36%以下的借贷公司产品下架。

  另一种转型方式是做有场景的分期借贷业务。一位从业者告诉《21CBR》记者,公司从去年10月开始筹划增加电商、消费分期的业务,现金贷业务将只会作为其中一部分。但他同时也表示,转型消费分期具有一定门槛,“大家都想抢市场,但消费金融已经有京东、唯品会这样的代表,怎么从大头手里分一点市场,成本很重要”。

  并非所有现金贷公司都有能力转型,更多小微型现金贷公司目前处于“停滞”状态。

  “现在基本就是停滞和观望吧,政策已经出了,什么时候整顿到每一家公司,暂时还不知道。”一位现金贷行业人士向《21CBR》记者透露,大部分公司处于收紧业务的状态,已经停止向新用户放贷,对于一些老用户的借贷需求,也附加了一些限额控制,“下一步,估计有些公司会撤退,比如那些赚了一点钱、没有资本继续玩下去的公司,会慢慢退出。另外一些会向有网贷牌照的公司寻求合作,还有一些本来就是做线下高利贷的,可能会转回线下。”

  一位从业者认为,转回线下可能会倒退到高利贷时代。杨涛评论说,线下的高利贷一直都存在,但受到区域影响,规模有限。而现金贷因为借助线上跨区域放贷的优势,规模可以呈爆炸性增长,容易造成系统性金融风险,监管需求更为迫切。

  重新上路

  2017年12月18日,蚂蚁金服对旗下重庆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及蚂蚁商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共增资82亿元,两家网络小贷公司的注册资本将从此前的38亿元提升到120亿元。

  注册资本金额与放贷规模直接关联,根据重庆市对网络小贷杠杆不得超过2.3倍的规定,增资后,蚂蚁金服旗下两家小贷企业可放款额增加到276亿元。蚂蚁金服当时表示,后续将视业务开展情况和监管要求,继续增加注册资本和资金实力。

  在监管政策连续出台后,现金贷及其他网贷行业均进入低调行事的观望期,作为互金领军企业,蚂蚁金服此次增资动作打破了沉默,也为行业带来重要信号。有专家评论说,未来网络小贷将迎来大批增资潮,以满足下一步的业务发展需要和杠杆指标要求。

  尽管在政策落地后,诸多企业纷纷避开“现金贷”这一业务名称,但在《21CBR》记者的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这并不是现金贷的终点,而是在合规下的“新起点”。

  “监管政策出来提高了行业门槛。”上述一位业内人士说,“对头部企业,短期内虽然影响了市场投资者的信心,但是长期来看,反而是比较利好的消息。”

  现金贷仍然处于产业周期的早期阶段,是一段“野蛮生长期”。纳入监管后,可以让行业更为规范。上述业内人士表示:“从中长期看,的确没那么多暴利的机会了,但会让这个新的行业有序发展,前期发展时的很多隐患处理掉了,未来可以走得更快。”

  在监管政策逐项落地的同时,另一项有利于行业规范的措施也在积极进行中。2017年11月24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与8家个人征信业务机构共同发起,成立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即业内流传的“信联”。

  “信联”的注册资本为10亿美元,由互金协会作为行业代表及发起单位,股权比例为36%;包括芝麻信用、腾讯征信、深圳前海征信在内的8家征信机构各认股8%。信联的出现,将解决现金贷现阶段面对的最大问题之一:用户数据及征信的盲点。

  用户数据缺失,引发的第一个问题是坏账风险。现金贷公司对于接待用户的资料掌握不足,无法识别高风险用户及多头借贷问题,提高了坏账率及坏账累积的可能性。一些用户了解到现金贷公司与个人征信产生的断层,出现了故意骗贷的现象。

  “有些老赖用户故意打电话给客服,询问借款和征信系统有没有连接,如果有就不借款了,没有才借,其实一开始就是想骗贷不还。”相关业内人士透露说。

  第二个问题是,一些现金贷公司为了获取更丰富的客户资料,采取不正规的手段收集个人信息。“2017年12月1日出台的《通知》中有提到‘谨慎使用数据驱动的风控模型’,就是因为有些机构在采集个人信息,进行所谓风险和信用评估的过程中,产生了侵犯个人信息利益的行为。”杨涛分析说。

  “信联”落地后,现金贷与其接轨,以上问题将会逐步得到改善。杨涛认为,作为基础设施的信联,将会打破信息孤岛,为普惠金融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

  本刊记者 姚心璐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