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上的乡愁(节选)

  中国当代油画名家颜苏平作品赏析

  多数的时间里,颜苏平就待在他的画室,画室对他来说,是一个行为需求的空间,它可以是汕头华坞,也可以是广州番禺,甚至,是那片原野。然后,他画的,是我们现如今称之为“架上”的那种图像。

  这种图像的制造者是我们称之为人的这种生物,而其目的所达,也不外乎就是“人”的某种需求而已。这样的需求,在很大的程度上指向的是一种感觉,而人,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局部性的生物,因此这样的感觉,也必然是局部的。每个人存在于时空之间,永远只是这个世界的部分存在,这种“部分”若从人类世界的整体性考虑,甚至是可以忽略不计的,除了那些伟大者,因着那些伟大的表现而成为了他者的时空感觉,而这些他者,也不过是拥有共同语境的那些“感觉者”罢了。作为个体的人的存在,不过就是存在于某种关系的局部的人。颜苏平就是个画画的,是一个架上绘画图像的制造者,制造的是那种基于视觉的人的感觉,他的制造,不过就是一种局部视觉。

  而对于艺术而言,其试图表达的并非“全能”之事物,这本来是应该成为共识的。然而,对这一事物的认识,在被称之为杜尚之后的艺术的“当下”,却显得无比的复杂。艺术是否有某种“本质”性的东西?虽然,“艺术的本质”这样的说法本身就有指向“全能”的危险,但又不得不发现,在每一个试图思考艺术价值判断的艺术参与者那里,“艺术的本质”成为了他永远无法摆脱的艺术的“原命题”。而对于颜苏平而言,作为他颜式图像世界的执笔人,其“思考”又将落于何处?颜苏平的艺术是“简单”的,就像他这么多年来的艺术实践行为的直接和简单,架上,画面,图像,视觉,行走,作为被我们感觉到的行为结果的种种,每一种都不曾隐晦,也从未复杂。

  曾松龄先生认为:“对于颜苏平来说,作品产生过程中那种撞击自己内心的企图,表现得更为明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很难确定自己通过何种表现如何感动观者,但是作为艺术家本身,却能够真切地感受着自己的内心,感动自己,对艺术的创作而言,或许更为关键。”这种感动,就是属于那种个人性的,内心的,也是这一关系世界中局部的人的情感表达。而在这样的情感世界里,颜苏平笔下的人物和风景,被梳解成了乡愁。这就是属于他的意义吗?

  概念艺术有没有乡愁?行为艺术有没有乡愁?AI和它的艺术,有没有乡愁?不知道,或许没有人知道吧!但颜苏平的作品里,是有乡愁的,它被颜色调合成了暖暖的、灰灰的调子,被画笔实实在在地压抹在亚麻布上,笔触是立体的、抽象的乡愁,它在那里,却又流动不居,这是属于画家颜苏平的乡愁。好多年前,我在为他和他的朋友们的艺术之旅写的文章里讨论了“意义的段落或开始”,如今细想,我也是带着乡愁的了!

  陈彦青

  2018年1月7日

  (陈彦青,清华大学博士,师从杭间教授,现供职于汕头大学)

  颜苏平

  1960年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现任广东画院专职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曾获奖项

  2004年水彩《男人·女人》获“第十届全国美展水彩粉画展”铜奖;2006年水彩《男人·女人》获“广东美协50周年经典作品”提名奖;2007年油画《3G生活》获广东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美术作品展银奖;2008年油画《3G生活》获“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优秀作品奖;2009年油画《3G生活》获广东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美术作品展银奖;2010年水彩《男人体》获“第九届全国水彩粉画展”优秀奖;2011年油画《闲光》获“艺术家眼中的当代中国----中国油画艺术展”佳作奖;2012年水彩《春》获“第十届全国水彩粉画展”优秀奖;2013年油画《3G生活》获广东鲁迅文艺奖;2013年油画《闲光·2》获2013年全国油画作品展优秀奖(最高奖项);2014年油画《镜》获“庆祝建国65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览”优秀作品奖(最高奖项);2014年水彩《风起》获“庆祝建国65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览”优秀作品奖(最高奖项);2014年水彩《风起》获“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奖提名。

  主要收藏:

  2013年油画《春天的故事》广东美术馆收藏;

  2016年油画《扎小辫子的古丽》中国国家画院收藏;

  2017年油画《母亲》中国美术馆收藏。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