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的“理性”与“感性”

  • 来源:廉政瞭望
  • 关键字:大数据,高考
  • 发布时间:2018-08-27 14:26

  对于大多考生和家长来说,高考还没有结束,令人焦灼的志愿填报无异于“第二次高考”。许多商家顺势推出各种“志愿填报卡”、APP填报软件等,售价几十元至上万元,声称与各地教育学院、招生办合作,有全面、可靠的大数据支撑。某商家曾说,“我们看到2015年,江西理科所有考600分的学生被哪些大学和专业录取了。没有我们的系统,你们是利用不上这些信息的。”

  事实上,这只是商家以高科技为噱头,利用家长和考生对大数据的盲目信任与追捧,借高考进行诈骗。商家把各个高校公开的历史数据加以整合、汇总,重新利用,在此基础上给出一个含糊的判断,对考生和家长进行心理暗示。但如果将来录取失败,他们往往归咎于考生运气差。这样的“忽悠”被美其名曰高大上的大数据填报志愿,“理性”的数据被迫成为伤人的“利器”。

  这并不是大数据第一次被“黑”。前段时间,一款小程序“西瓜足迹”刷屏朋友圈,只要用户选择去过的城市,那里的板块便会被黄色覆盖,最终小程序将显示该用户足迹超越了多少人。但很快有人发现问题,只选一个城市,也能超过10.2%的用户。小程序首页写着“660个城市,你去过多少?”,但当把除重庆以外的城市都选上时,却显示已经踏足了“707”个城市。人们付出了“认真”却换来了大数据的“失真”。许多人不禁疑问,我们真的要成为数据的俘虏吗?

  大数据的另一新闻是来自互联网“杀熟”。端午节将至,有用户发现在用某APP预订机票和酒店时,预订同一时间的同一房间,朋友账号的价格低于自己。除两人手机型号不一样,他在此APP上预订酒店的次数要比朋友更多一些。今年3月份开始,一些互联网公司先后被质疑利用用户的行为、喜好等数据“杀熟”,同一产品对不同用户区别定价。

  虽多次被迫“伤人”,但大数据也有其“理性”的一面。“三分技术七分数据,得数据者得天下”,并不是一句空话,合理使用必然能带来巨大的发展“红利”。近日,《大数据蓝皮书——中国大数据发展报告No.2》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31个城市中,深圳通过大数据的发展获得最多“红利”。举个例子,社区居民赵先生办理二孩相关手续时,在就近的街道政务服务大厅就能轻松搞定,而不用跑到更远的户籍所在地办理。这得益于政务大数据流转的“微循环”。

  许多地方运用大数据技术,还推出了网上、掌上政务服务,从办事不用跑,到如今随时随地随手办。福州市打造了“一号、一窗、一网”的政务服务体系,有273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可以全程网络通办,群众一趟都不用跑。上海成为了首个通过实名认证,支付宝用户就可以用手机申报纳税的城市。数据的流动,跨领域、跨渠道的综合分析,让各级政府机构更好了解民众政务服务需求,提升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确认过眼神,这是“理性”的大数据。

  文/甘甜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