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涅槃 方可走出轮回

  2018年,电动汽车逐渐摆脱政策影响,完成向经济性驱动的市场转向。各环节头部效应集中显现,龙头企业与竞争对手的综合实力差距不断拉大。高端乘用车补贴不降反增加速乘用车市场结构的调整,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将加速趋向传统车市场结构,进入健康发展期。随着补贴进一步调整以及双积分政策的考核,新能源乘用车将进一步加强主导作用,优质车型的推出成为行业需求驱动的关键。

  在产业竞争格局进入加速稳定期趋势下,预计2019年细分行业龙头企业的市占率、盈利能力将持续提升,产品、技术和客户等多重壁垒进一步加强,电动汽车板块进入主流供应链主导时代。

  2018年是光伏板块的政策消化期,需求端“内忧外患”,2019年,该板块将步入平价切换期,即将迎来“内外齐升”。2018年三季度,行业至暗时刻已过,龙头逆势扩张高效产能叠加小厂出清,龙头盈利能力有望修复。

  新能源汽车:头部效应集中显现

  2017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5部门联合发布《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该政策针对在国内销售乘用车的企业的平均燃料消耗量(CAFC积分)以及新能源乘用车生产积分(NEV积分)进行考核。

  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将进一步下降,双积分政策对燃油积分和新能源积分合并考核,补贴政策驱动消费将转变为市场驱动,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驱动力增强,将为市场提供续航里程更高和单位能耗较低的产品,市场自发性消费增强。

  2017年,电动汽车销量77.7万辆,同比增长53%,2018年前三季度,电动汽车产量、销量分别为73万辆72万辆,同比增长71.76%和79.95%,持续实现超高速增长,同时行业头部效应集中显现。

  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乘用车实现销量62.8万辆,占比高达87%,同比增长93%,其中商用车前三季实现销量9.39万辆,占比13%,同比增长29%。这些数据表明,乘用车增速明显,是行业增长核心驱动力。

  从供给端来看,各大车企规划提速,纷纷聚焦电动平台。

  近两年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范围内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欧洲众多国家先后出台全面禁售燃油车时间计划,诸多车企纷纷调整发展战略,加码新能源,研发新能源产品。

  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国内补贴退坡+双积分政策引导并督促发展新能源汽车市场;同时,经过多年消费习惯的培养,市场自发性需求逐步加强。海外车企加速中国的布局,大众、戴姆勒、福特纷纷与国内车企成立合资公司;国内自主车企加速扩充产能、丰富产品,抢占市场;互联网车企纷纷入局,蔚来、威马、小鹏先后推出批量车型,抢占市场。

  投资者应该关注主流车企,聚焦电动平台。专属电动平台核心优势在于空间重新布局,有利于提升车载电池容量,目前由于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受限,提升续航里程需要搭载更多的电池模组,因而整车对电池布局空间的要求更高。

  从需求端来看,自发性消费渐显,私人运营齐发力。面对日益严峻的交通拥堵问题,尤其是在经济发展较快、城镇化程度较高的东部主要城市更为凸显,中国部分城市相继出台了“限牌令”,以期通过行政手段严格控制汽车数量来解决城市拥堵难题。“限牌令”导致限牌城市车牌价格持续上升,上海维持高位,均价8.8万元,广州由2017年年初的1.1万元上升至2018年9月的3.2万元,上涨近两倍,其他城市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经济性渐显,私人自发性消费逐步增强。

  从私人消费者角度出发,我们选取了目前国内市场主流在售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动汽车以及同平台基础上生产的普通燃油汽车作为测算样本。结果表明,在不考虑车牌和补贴优惠的情况下,随着电池包单价的逐步下降,低端纯电动车型逐步具备经济性,当电池包单价为0.9元/wh时,实现平价。

  然而,中端及以上车型依旧不具备经济性。

  锂电价格持续下降,加速推动新能源车经济性。根据GGII数据口径,截至2018年三季度,LFP电池组的价格从年初的1.4元下降到1.15元,NCM电池组价格从1.35元下降到1.2元,平均价格同比2017年分别下降28%和21%。锂电价格持续下降,将加速推动新能源车的经济性。

  电机电控跟随整车放量,车型升级提升热管理需求。新能源车电机电控的总需求量与新能源车的需求量一致,因此整体市场体量和供应方向的走势也与新能源车相同。

  光伏:至暗时刻已过

  受“5·31”政策冲击,中国国内前三季度装机同比下滑。2018年前三季度装机34.5GW,同比下滑18%。其中,上半年累计装机24GW,同比持平,但三季度光伏市场几乎陷入停滞状态,其中7、8、9月新增装机分别为5.46GW、1.76GW、1.49GW,同比下滑52%、48%、63%,这种断崖式下跌主要是由于政策影响。

  限电改善显著,弃光率持续下降。2018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光伏发电平均利用小时数为857个小时,同比增加7.13%;弃光量40亿千瓦时,同比减少22.03%;弃光率为2.9%,同比降低了2.7个百分点。

  “5·31”后,补贴再次下降,度电补贴降至0.2-0.3元/kWh,占电费收入比例不足50%。随着发电侧平价临近,补贴逐步推出,占比进一步下降。

  行业对补贴敏感性降低,退补符合预期则建设规模稳定,退补较多则平价项目出现,政策影响有限,装机规模将稳定增长。

  随着头部低成本产能扩产,中国已经具备发电侧平价能力。第三批领跑项目中,青海格尔木领跑者中标最低价为0.31元/kWh,低于当地脱硫脱硝火电电价0.325元/kWh,实现售电侧平价。其中,三峡新能源4个项目中标电价0.31元/kWh,协鑫2个项目中标电价0.32元/kWh,均低于火电价格,平价黎明已至。

  海外方面,2019年边际改善显著,新增与替代需求共振。其中,美国的201政策退坡,透支因素解除,据SEIA和GTM的联合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美国市场光伏总装机为4.7GW,同比下降2.63%;上网的新发电量有29%来自于光伏发电;2018年已签署合同的规模为8.5GW,预计2018年年度装机量与2017年持平,约为10.6GW。

  供给方面,龙头企业效率不断提高,引领平价,集中度提升。高效降本技术铸就护城河,龙头集中度提升。光伏降本依赖技术驱动,小厂研发扩产能力不足面临淘汰,政策平稳补贴有序退出的情况下,光伏降依赖技术驱动降低成本。该过程中,小厂因没有成本优势,无法盈利,无能力投入研发和资本开支,继而无法扩充新的低成本产能,最终被去补贴产业降价所淘汰;龙头公司则依靠技术进步,保持成本优势,不断提升市占率,并保持稳定的盈利能力。

  风电:底部复苏验证

  行业拐点明确,增量存量同步改善,其中存量限电大幅改善,盈利能力提升显著。

  弃风率改善利用小时数上升,投资预警红色区域减少,约束条件明显改善。2018年前三季度,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565小时,同比增加178小时;弃风电量222亿千瓦时,同比减少74亿千瓦时;平均弃风率7.7%,同比减少4.7个百分点;全国风电发电量26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

  增量空间打开,装机同比增长。2018年1-9月,中国新增风电装机12.6GW,同比增长30%,行业在内部收益率提升+资本开支能力提升+抢装的促动下,装机规模同比提升,预计因行业在加速平价过程中,2019年有望迎来抢装。

  从需求端来说,2018年是复苏年,2019年是抢装年,2020年是平价年,风电新时代,抢装+限电改善,周期共振向上,衔接平价阶段,增长空间打开。此外,行业招标量维持高规模,招标价格企稳回升,反映市场需求回暖。

  从供给端来看,目前正处于向平价冲刺的阶段,效率提升发电量。目前来看,由于西北限电,初期平价项目将主要在中东部和南方地区,零部件龙头能够提供多品类机型、具备设计经验、掌握核心技术,将在平价项目增长的趋势下提升集中度。

  作者为2018年卖方分析师评选水晶球奖新能源行业第一名

  兴业证券 苏晨 朱钥 刘思畅/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