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类专业基础课教学模式探讨

  • 来源:职业
  • 关键字:机械类,专业基础,教学模式
  • 发布时间:2020-02-16 10:15

  摘 要:机械类专业基础课是中职学校机械类的一门专业技术理论课程,具有实践性、逻辑性、抽象性强及内容涉及范围广、知识面宽的特点。因此,如何让学生真正学会和掌握机械类专业基础课是目前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分析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技术服务。

  关键词:机械类 专业基础 教学模式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体系的改革和深化、转型教育的推进,我国中职学校对于机械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各个院校呈现出不同形式。专业的基础课教学是必不可少的,虽然其内容多、难度大,但却为后续专业核心课程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可见专业基础课教学在机械类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机械类专业基础课教学的特点

  中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由机械制图、机械基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机制工艺基础、公差等课程组成,此类课程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和专业性。其中基础性体现在:机械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是学习后续核心课程的基础,在机械类学生知识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专业性体现在:机械类专业基础知识具有完备的理论体系,与机械设备紧密结合,对各类设备问题处理上都能够直接解决。

  二、机械类专业基础课教学模式的不足

  1.注重实践教学,忽视理论教学

  目前的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存在教学内容呈现出不够全面的情况,这导致学生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上有一定难度,给学生后期核心内容的学习带来更大的难度。作为机械类专业基础课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理论课程中安排实践课程,学期结束后教师会安排学生进行生产实习,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然而,对于理论知识的教学,教师并没有过多地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掌握,而是进行灌输式的教学,即使用考试的方式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也会提前进行沟通,画出考试重点。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重实践而轻理论,对整体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达不到应有效果。

  2.过分注重教材内容,忽视对参考资料的借鉴运用

  目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都会以某教材为基础进行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教师教授的教材进行学习,过分注重教材内容,没有通过其他参考资料进行扩充教学;学生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比较局限,导致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全面。长此以往,会对学生产生一种负面暗示作用,让学生觉得教师教哪本教材他们就学哪本教材,缺乏对其他资料进行参考的能力,对学生学习体系来讲,产生不良的误导作用,不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3.题型单一,不利于学生手工绘图能力的发展

  在中职学校的机械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中,特别是机械制图等科目的教学中,由于涉及制图绘图,所以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有一定的要求。通常,教师在讲授这些知识时,会出一些题型考查学生对手工绘图能力的掌握情况。而中职学校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立体几何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较差,教师在出题过程中往往会选择比较单一的题型,这对于学生的手工绘图能力的发展有着阻碍作用。

  4.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主体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常常以自己为主体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而教育工作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操作技能,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校学生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立体几何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较差。而机械专业课既有较强的理论知识也有较强的实践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度较大。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会导致学生厌学、弃学的情况发生。

  三、机械类专业基础课教学模式的改进措施

  1.理论结合实践

  传统教学中,由于教师过度注重实践教学,使得学生只会进行实践操作,而被问到这样操作的原理是什么的时候,学生大多一问三不知,这不利于学生全面掌握机械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实践也要注重理论知识。让学生懂得实际操作,也要懂得操作原理。例如,在学习机制工艺基础《车削》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普通车床工艺装备,了解其情况。教师通过讲解其车削工艺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对其性能进行了解,在理论与实践中更好地提高自己学习的能力。

  2.重视参考资料的借鉴作用,宽展学生知识面

  教师在进行教学前,应该精心挑选比较好的教材内容,以最符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教材为主,参考多种其他教材,丰富教材内容,激起学生的學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机械专业的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本来就缺乏兴趣,再加之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重视对实践能力的掌握而轻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讲解时,应参考多种教材内容,让学生对机械专业的基础知识有全面的理解和掌握,为后期学习其他核心内容奠定扎实的基础。

  3.多方位教学,增强学生的手工绘图能力

  近几年,教师对于学生手工绘图能力的考查往往只是针对某一类的题型,不能真正考查学生对机械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掌握情况。针对这个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进行多方位教学,增加学生的知识掌握量,从而提高手工绘图的能力。例如,教师在讲授某部分机械专业基础知识的时,可以向学生讲授这个理论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原理。这样,教师可以出多种题型要求学生根据题型画图制图,不仅可以增加其手工绘图能力,还可以更好地考查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4.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的过程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过程。教师应以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思维逻辑能力为中心,对学生实施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对于教师所讲授的知识有抵触心理,产生厌学、弃学的情况。教师应该创新课堂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出一套全面的教学方案,使学生对知识体系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创新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1.联系生活实际教学,提高学生思考与记忆能力

  任何学习都离不开生活,对于中职学生来说,由于其文化课程基础差,立体几何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差,而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要求有一定的实践基础,因此对于中职学生的学习来讲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机械专业基础课的时候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讲授,激发学生的思考与记忆。例如,在讲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时,可以让学生联系实际,古代工匠打铁时,把金属放在高温下烤红了进行打磨,可有些金属在高温下会变软,工匠打制好金属器件时,会将它放进水里冷却,最后变成坚硬的工具,说明金属在冷却条件下会变坚硬。这种融入实际的教学方法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时进行思考,也会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可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的课堂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2.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不断丰富课堂教学,进一步增加课堂的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已经逐步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技术集声、像、字和动画于一体,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形象和抽象思维能力。机械专业的学生在对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中使用图比较多,以机械制图为例,几乎每堂课都会涉及画图,用图解法对某些结构进行讲解,按照一定比例画出,由于机器或设备的结构复杂程度不同,用手画出的图不能清晰地将机器结构展现给学生,不利于学生对机器或设备动态特征的了解。如果用多媒体将机械原理中较典型的渐开线齿轮传动的过程制成动画的形式,既形象又便于学生理解。在进行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要认清多媒体教学的辅助作用,结合传统教学模式,处理好设备操作与学生互动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观看多媒体放映的图片和图像,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思维与演示动画同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自信

  大多数中职学生的文化成绩都不理想,在中小学学习阶段可能都没有被重视过,所以在学习上总是缺乏自信。对于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的学習,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的疑问、困难,但由于之前养成的不自信心理,所以即使学习有困难也不会主动开口向教师提问。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多观察、多接触、多了解,及时解决他们学习上的难题,用赞许的眼光看待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生活中,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自信,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促进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五、小结

  由此可知,要想提高机械类专业基础教学课的质量,就必须要对传统教学模式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并通过创新教学模式,辅助教师在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特别是目前我国急需专业人才,教师就要调整课程结构,改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为我国培养专业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郭海波,何竞飞.机械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

  [2]徐乐春.关于技校《机械制图》课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J].职业,2015(1下).

  [3]安金辉.浅议机械基础课教学现状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3).

  [4]肖文雅,范庆彤,张培.多媒体教学现状的分析[J].中国医学教育的技术,2006(1).

  (作者单位:云南省楚雄技师学院)

  杨文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