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新型学徒制质量保障机制探索与研究

  • 来源:职业
  • 关键字:河北省,人力资源,新型学徒制
  • 发布时间:2020-02-16 10:19

  课 题:本文系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课题(JRS-2019-3207)阶段性成果。

  2011年,我国提出由职业院校主导,在政府引导下与企业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工作。2015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共同印发了《关于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制定了《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由企业主导的新型学徒制的实践探索和研究逐渐铺开,并走向深入。2018年,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队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度的意见》。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相继出台,努力形成政府激励推动、企业加大投入、培训机构积极参与、劳动者踊跃参加的职业技能培训新格局。随着国家对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数量和质量要求的进一步提高,新型学徒制质量保障机制的探索与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新型学徒制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省市积极落实《关于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选择区域有影响力、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的企业和职业院校,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培训工作。新型学徒制试点在推行过程中,各试点单位借助自身技能人才培养特点和培养优势,采取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措施,创新新型学徒制培训方式,取得了丰富的、有益的实践成果。

  企业新型学徒制全国试点单位有限,社会企业认知度低,培训监督监测不完善,培训质量参差不齐。同时,因各省市经济发展状况、试点院校发展情况存在个体差异,以及新型学徒制施行過程中存在落实不平衡、培训措施单一、培训监测缺位、培训效果扁平、对经济社会发展赋能不明显等问题,新型学徒制没有形成规范的、完善的、可推广的理论成果,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全面推广。

  二、建立完善企业新型学徒制质量保障机制

  企业新型学徒制质量保障机制应该是一项由政府及相关部门统筹规划、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贯彻落实、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监督监管的系统工程,有必要纳入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的重点工作,真正成为技能强国的重要抓手,扎实有效培养技能人才。

  1.建立新型学徒制统筹监督机制

  一是组建企业新型学徒制指导咨询委员会。建设规范化的组织管理机制,形成政府、社会、行业协会联动工作机制。二是建立完善企业新型学徒制联席会议制度。跨部门、跨行业协调配合对企业新型学徒制管理框架及运行机制进行宏观指导,定期会商和解决新型学徒制实施单位重大问题等。三是建立健全企业新型学徒制质量评价和督导评估制度。对培训过程和工作质量监督监管,对培训方案、备案材料和培训补贴的发放进行审核等。四是建立企业新型学徒制专家库。为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储备师资力量和咨询指导力量,提升培训师资的培训热情,稳定和建设一支精干的、专业化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工作队伍。五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对企业新型学徒制工作的领导保障。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工作是国家技能提升行动的重要途径,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宏大社会工程。企业和职业院校基层党组织要把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工作纳入重点工作、提出议事日程,通过政策引导、加强管理和增加投入等多种措施,切实加强和改善对企业新型学徒制的领导。

  2.建立可视化的培训质量监测体系

  (1)高质量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由企业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行业为主、院校参与的原则,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并由上述部门联合研讨修订后方可执行,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保障技能人才培养的高标准性和可持续发展。

  (2)严格落实双导师师资队伍建设相关政策。一是制定明确的企业、院校双导师选拔标准。二是建立通过技能比武和德技双馨考核择优选拔机制。三是探索建立企校双师互聘共用、双向挂职锻炼、横向联合技术研发和专业建设机制。四是完善企业导师带徒津贴标准,建立奖励优秀师徒制度,使技能培训成果得到应有的承认。五是要在工作、进修、奖励、职称等方面给予适当的倾斜,对在新型学徒制培训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给予表彰和奖励。

  (3)创新开发现代化数字培训平台。一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校企联合开发新型学徒制数字化培训平台,将电脑端和手机APP相结合,开设自主学习资源库,通过不同的版块融合理论学习、技术动态、教学视频、工作过程视频、工件作品图片、专题考试、师生互动、导师评价、学习报表等功能,实时开展弹性学习,实现学分智能统计,为新型学徒制提供科学的信息化保障。二是建设学分银行。新型学徒制学员在数字平台开设个人学分银行账户,通过学习结果和评价标准认证模块,对知识、技能和能力进行等级评定,给予相应的学分值。最终,通过“零存整取”学分互换获得相应学历证书。

  (4)健全培训质量考核评价体系。一是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由企业导师对学员的敬业精神、吃苦耐劳、遵规守纪、合作创新等工作态度和产品质量、数量、速度等技能水平进行量化考核;由院校导师对学徒的理论知识、职业素养、参与学习等进行弹性学分制测评。结果评价以获取职业资格证和技工院校毕业证为考核依据。二是对双导师教学培训过程进行质量评价监控。定期对双导师培训教案、培训视频、作业(产品)批改评价、学员技能提升进度等进行培训质量监督检查。三是建立质量报告发布机制,对培训工作实行年报年检制度,加强对新型学徒制培训单位的监控。

  (5)完善新型学徒制责任追究机制。一是建立新型学徒制暂停机制,对新型学徒制培养质量不高、培训不实的单位,可暂停资格进行指导,再次审核通过后方可统筹推进。二是明确学员违约责任。企业测算学徒培训费用,在劳动合同中明确违约应承担的费用,确定培训违约具体事项和数额。

  3.建立新型学徒制舆论监督机制

  一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论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是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全媒体理念,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开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学徒制宣传,通过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营造新型学徒制良好社会氛围,形成以德技双馨的“工匠精神”为核心的社会风尚。三是借助全媒体力量,引导全社会对新型学徒制培训质量进行舆论监督和实践监测。四是发挥新型学徒制优质培训资源的宣传引领作用,引导培育新型学徒制市场,运用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调动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

  三、新型学徒制重点难点破解

  1.坚持立德树人的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遵循习近平同志对职业教育作出的重要指示,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职业教育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中國特色职业教育要聚焦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把立德树人融入“做中学、学中做”的育人全过程;要体现国家意志,培养“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推进思政课程建设、挖掘校本资源传统美德元素、锻造工匠精神等,发挥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引导作用,培养责任意识、敬业意识、精益求精精神,养成严谨细致、一丝不苟、追求技艺精湛的工作态度和优良品质。

  2.以内容互认解决技能培训普适性与特色化之间的矛盾

  企业新型学徒制是按照企业需求,开展校企联合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企业根据自身特色和岗位需求将培训内容模块化,以适应本企业岗位需求。但由于缺少跨行业参与指导,同一工种不同行业之间技术标准和培训方向会有很大差异,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新兴产业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因此,要建立行业企业间培训内容互认制度,将普适性培训模块纳入互认体系。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既要考察特定企业的特色化技术需求,也要考虑知识技能的系统性培训,还要兼顾跨行业相关工种的培训,更要有职业素养和创新思维的教育与培养,为产业转型升级、职工转岗发展奠定基础。

  3.创新培训方式解决企业年度招工小工种的培训问题

  由于一些企业对某些专、尖、稀缺岗位的技能人才有需求,会存在小工种培训的情况。而培训在人财物上的大量投入,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培训成本。一是创新培训方式,采用数字化培训手段,建立专业导师资源库,根据小工种技术技能特色化需求对接专业培训导师,增强培训针对性,有效降低培训成本,增强培训效果。二是认真执行国家“1+X”证书制度。按照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的《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面向技能人才紧缺领域,开展小工种技能人才的规模化储备培训。

  4.加强监管保障学员培训质量和效果

  对培训质量的有效控制应该采取结果控制和过程控制有机结合的方式。一是强调结果控制,以职业资格证的取得作为最终衡量标准;二是对培训过程中培训标准、导师资质等关键要素进行控制,保证培训水平;三是对培训过程中的进度、分工、培训方法等,灵活掌握、弹性管理;四是对培训实效要通过现场产品实操、产品质量评定、课堂答辩等途径,进行有效的质量监测。

  5.通过培训层次阶梯化满足学徒终身学习需要

  构建覆盖职业资格“一二三级”的“阶梯化”培训层次。按照试点文件的要求,培养层次主要是中、高级技工。应适当提高培养层次,可以将技师研修等内容纳入新型学徒制范围,使学徒制项目之间形成阶梯,凸显层次性和专业性,满足受训者技能提升和终身学习的需要。

  总之,建立完善规范化、系统化的新型学徒制质量保障机制,对有效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要求,实现“三年培训100万新型学徒”的目标,将起到有力的保障和推动作用。

  (作者单位:刘振侠邢台技师学院;

  王楚予华北电力大学)

  刘振侠 王楚予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