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ra:与大公司过招很有乐趣

  当竞争对手们将业务的触角延伸到内容领域时,它仍然专注于提供性能更加优化的浏览器产品;当微软、苹果、谷歌向用户提供包含浏览器在内的一系列服务时,它仍以只为用户提供性能最优的浏览器为己任,占据着全球浏览器市场可观的份额;当各行业的企业都在搭建专利壁垒时,它却无私地将技术公之于众,因为它认为开放才能更好地推进浏览器技术的完善……它就是浏览器厂商Opera。

  2月10日,一条来自挪威的消息再次证明了Opera的实力:其产品的手机用户总数已超过1亿。

  毫无疑问,这种实力得益于Opera对产品的专注与执着。

  有屏幕就有浏览器

  在2011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Opera 展示了其基于平板电脑的专用浏览器,同时还发布了网络电视专用浏览器Opera TV。

  平板电脑和网络电视可以说是2010年夺人眼球的两大产品,Opera 的及时进入是其一贯愿景的体现———只要有屏幕就有浏览器。正因如此,Opera一直在寻找新的领域。

  实际上,在2000 年的时候,就已经有PDA 装上了Opera 浏览器。再到后来,无论是任天堂的手持游戏机还是家庭版游戏机都安装上了Opera;去年,汉王、Acer 的电子书也内置了Opera。

  而除了进入传统的台式电脑和手机等可以清楚看到浏览器工具的设备外,Opera还进入到生活的很多方面,默默做起背后支持者。

  Opera 全球传播事务副总裁托尔·奥德兰德(Tor Odland)告诉《中国计算机报》记者,目前,欧美国家的一些智能家庭系统装了Opera的浏览器,福特等汽车上安装了Opera,收银台的机器里也可见Opera的身影,甚至连法国航空公司飞机上的屏幕也嵌入了Opera浏览器。“只不过,这些产品中的浏览器以一种不常见的形态出现”。

  可以说,目前,Opera浏览器产品已经遍及电脑桌面、手机、平板电脑、上网本、网络电视、机顶盒、游戏机、汽车面板、便携式导航设备、商务终端、智能家庭系统等众多领域,让网络浏览真正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甚至不为人所关注。

  不过,在奥德兰德看来,这些还远远不够,“我们还一直在寻找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让用户随时随地接入网络,真正改变世界”。

  当然,要实现这一“改变世界”的目标,首先需要得到合作伙伴和用户的认可。别看浏览器只是个工具,但这一市场的竞争却格外激烈。在数十年中,Opera能够对抗住强敌并让合作伙伴和用户选择自己,自是有它特别的生存之道———对产品和技术的专注。

  咬定野青山冶不放松

  从最早的网景到后来的微软,再到谷歌、苹果,Opera一直在浏览器领域和这些重量级公司展开竞争。奥德兰德笑称“和这些大公司竞争很有乐趣”。奥德兰德的这种自信来源于Opera和这些巨头目标上的差别。

  “Opera与这些大公司不同。它们做浏览器是为了吸引用户,为主营业务服务。”例如,谷歌做浏览器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各项应用,真正给它带来收入的不是浏览器,而是应用和增值服务。“但是,Opera只做浏览器,只专注于改善用户体验,提高技术。”奥德兰德表示。

  正是由于存在这种目标上的差异,我们才能看到Opera将大部分精力集中在提高速度、安全性等浏览器最基础的性能上。Opera 的这份坚持还体现在了开拓中国市场的路途中。

  作为一个跨国公司,在进军中国的过程中,Opera 也看到了自己与中国本土厂商间的差异。

  “中国的一些浏览器厂商还提供内容,而我们致力于服务全球,不可能在每个国家都做技术和内容服务,所以我们只专注于技术,坚持只做浏览器。”Opera 中国公关总监高伟表示,“对于其他的增值服务,我们都是寻找合作伙伴,让他们来提供。”

  互联网是开放的世界,这种开放的精神推动了互联网的高速发展,Opera 深谙此道。为了更好地推动浏览器技术的发展,完善用户体验,Opera几乎不申请专利。

  “如果我们有申请专利,一般情况是为了在开发过程中防止泄密,先申请保护性质的专利,一旦技术开发完成后,Opera 就会向公众开放技术。因为我们坚信,开放能够真正地促进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高伟说。

  从Opera 的这种专注中人们不难琢磨出,它为何能在这数十年间,在强敌夹击中立于不败之地。

  5年后将是Web应用的天下在刚过去的2010 年,移动互联网风潮迅速兴起。在移动互联网上,我们发现一个新特点: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在移动设备上安装本地应用来享受服务,浏览器的使用程度相比传统互联网已经弱化。

  在我们身边比较常见的是,许多人在手机上安装了“掌上百度”、“百度地图”、“新浪微博”等应用。人们不需要打开浏览器,键入网址后才能进入百度搜索页面或微博页面,他们要做的只是选择一个应用然后点击。

  之所以出现这种趋势,奥德兰德认为是手机操作和带宽方面的问题引起的。“只要设备硬件条件和无线网络带宽发展到一定程度,基于web 应用的时代也就到来了。”奥德兰德解释说,“因为,若使用本地应用模式,一旦用户更换设备,新设备就不会支持那些应用,用户需要重新安装或导入应用。此外,随着应用越来越多,其管理难度就会越来越大。用户最终将会趋向于采用简单的方式。”

  奥德兰德预计,5 年后,目前红火的本地应用模式将会失势,“那时将是web 应用的天下”。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