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反对将CIO看作是Career is over(职业生涯终结)的缩写,而愿意看作是Career is onthe road(在路上)的缩写。我殷切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进入CIO 这个城堡,使CIO 成为一个有良好职业显示度的卓越群体。然后,他(她)们还可以从这里出发,受邀进入或主动攻入CEO(首席执行官)、COO(首席运营官)、CKO(首席知识官)、CFO(首席财务官)、CHO(人力资源总监)、CTO(技术总监)等一切CXO(首席某某官)型的城堡。那时,他们不是被动地逃离CIO城堡,而是为了突破自己职业生涯的天花板或开辟一片新的天地而进入别的城堡。
认真看完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CIO 专业委员会、中国信息主管网在3558份有效问卷的基础上,联合编写的《2010 中国信息主管发展报告》,我对报告的总体感觉是愉悦的。愉悦的原因有两点,一是CIO 群体的成长,一是CIO 群体对自己的清醒认识。
首先,与我们的理解一致,随着我们的慢慢变老,CIO 的自然年龄也在增长,任职10 年以上的人占到了被调查人数的29%。我相信,这个比例一直会逐年增加。我们的编辑用了一个词,“奔四”型(向40 岁迈进)的CIO。“四十不惑”、“十年磨一剑”,都意味着也要求着CIO 这个群体日益成熟。不过要注意的是,资历不一定会和竞争力划等号的。
那么,CIO 这个角色如何才能真正成熟呢?显然不止是年龄。
第一是要深刻了解“有为才能有位”。CIO 一定要急领导之所急、想领导之所想,才能赢得CEO的信赖和重用。我们很多的受访者提到现在的权力主要是建议权,决策权依然缺乏。如果我们自己能够针对本单位的发展战略制定组织信息战略,并且用信息战略的实施来支撑组织战略的实现,CEO自然会重视CIO及其领导群体的作用。
第二是要深刻了解信息业务如何从成本中心、投资中心演进为利润中心。“信息化建设是花钱的,CIO来了就是要钱”,如果CEO 的脑海中只有这个印象,那么,显然,信息业务是组织的成本中心之一,CIO 的汇报领导自然是财务总监或办公室主任。这个时候的信息业务更多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现有应用系统的开发。如果CEO时不时想着“嘿,信息化这块缺了还真不行,CIO要善待”,那么,信息业务已经成为组织的投资中心之一,CEO 已经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属于杠杆投资,投入是有回报的,会从效率的提高、成本的节约、客户满意度的提高等多方面收回投资。这时,CIO 的汇报领导一般就成为了常务副总或运营总监。这个时候的信息业务更多是现有应用系统的运维、升级和各种数据的挖掘利用。如果CEO 突然有一天意识到,“CIO 不仅仅能给我省钱,还能为我挣钱,能帮我挣以前挣不到的钱”,那么,信息业务已经成为组织的利润中心之一,CIO 想不被重视都难,自然,汇报的领导就是CEO,或者CEO 说:“走,我们一起去给董事会或董事长汇报。”这个时候,梅特卡夫法则、临界理论、长尾理论、蓝海战略都不仅是CIO 嘴上的时髦说法而已,而是落实在行动上的实实在在的利润和效益。
第三,根据调查,我们发现CIO很清醒。只有四分之一的信息主管认为自身能力能够满足现阶段发展需求的现状。这充分说明了当前信息主管已有较强的工作危机意识,绝大部分的信息主管在面对不确定的经济、技术、社会环境时能够主动学习各类知识。持续学习是CIO 的生活状态之一。
最后,报告中有一点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在“究竟什么因素影响信息主管评价新技术”这个调查项中,同行评价占的比例只有13%。数据显示同行的评价目前并不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这值得我们深思,除了顺着调查结果“从企业个性化的需求需要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来考虑同行评价可能不太重要”来解释之外,我们是否应该反过来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结果?也许是同行之间交流不够?也许是CIO 工作都很忙,没有时间交流?从项目的实施来看,项目之间的知识转移是很重要的。尽管项目都有特殊性,但是也存在很多的类似性。如果跨项目的知识转移做得好,可以极大地回避项目选型和实施的风险,提高项目实施的效率,改进项目实施的质量,从而降低项目的实施成本并提升项目的实施绩效。显然,这是CEO很关心的问题。因而,CIO 们应该多交流,像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CIO 专业委员会、中国信息主管网这样的组织应该从13%的数据中看到责任和机会。
2011年的CIO 依然在路上,路上的风景依然很精彩,有移动办公、数据中心虚拟化、绿色IT……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