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征军》:遗忘与重生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中国,远征军,遗忘,重生
  • 发布时间:2011-04-13 13:05
  1942年1月,中国远征军在滇缅地区与日本军队展开血战,历时3年零3个月,死伤近20万。长久以来,这场战争几近被遗忘。电视剧《中国远征军》是第一次以史诗、正剧的形式,将这段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的抗日历史,全景式在全国荧幕上呈现

  文|《小康》记者罗屿

  2011年3月中旬,先后落幕于云南、江苏两大卫视的电视剧《中国远征军》,被外界评价为第一次以史诗、正剧的形式展现远征军的抗日历史,第一次以国民党抗战作为创作主线,第一次把国民党将士作为主要人物塑造。

  对于《中国远征军》总制片人张丽影而言,这所有的“史无前例”,都源自她11年前的一次心灵震撼。

  曾经的空白

  11年前,张丽影还是央视的记者,去云南采访时,她第一次看到了叠水河边的国殇墓园。那里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抗战时期正面战场阵亡将士纪念陵园,1945年7月7日落成,为纪念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攻克腾冲战斗中的阵亡将士而建。

  让张丽影震动的,不仅是满山遍野孤独伫立的几千块墓碑,以及墓碑上刻着的十六岁、十八岁……这样花一样的年龄,更多的,是她在努力搜索自己所接受的历史教育时,脑中出现的空白。是何等惨烈的战争,让如此多的生命消逝?

  关于远征军历史在国人心中的“空白”,许多文学作品中都有所提及。比如,1991年10月出版的“纪实文学”《大国之魂》,身为远征军后人的作者邓贤,在书中坦言:他也曾因为父母对过往的“缄口不言”,一度认为自己是“有罪的人”的子女而“备感孤独绝望”。直到1972年邓贤到滇西办事,在松山,无意间发现山坡上有国民党时期纪念碑一座,碑上字迹已无从辨认。从当地人口中,邓贤得知,松山是滇西抗战的主要战场之一,曾有十几万中日大军在此激战。国民党远征军伤亡逾万,血流成河。邓贤在山上找到了当年战争的痕迹:摧毁的工事、弹痕累累的石壁、嵌在树干上的锋利的炮弹皮……,这些历史的证物压在他心头,“远征军同日本人作战,血流成河?!”这所有的一切,都让他久久不能平静。

  或许,和1972年伫立在松山上的邓贤一样,当年,走出国殇墓园的张丽影,同样内心激荡。她最大的想法,就是让更多人知道那段被掩埋的历史。

  于是,2005年,央视八套播出由张丽影担任制片人的《滇西往事》,随后是《滇西1944》。有这两部戏的铺垫,全景展现远征军战斗过程的想法很自然地在张丽影脑中形成了。

  在史诗中,呈现战壕里的真实

  2008年,“全景式”大戏《中国远征军》提上张丽影的日程。她找到编剧邱对,提出要“客观完整呈现,不要戏说,也不要局部。要整个这段历史”。而在编剧邱对看来,张丽影的邀约,其实是他“一直在等的时刻”。

  2004年,邱对写了一部抗战剧《龙虎人生》,其中有涉及远征军的情节,通过查资料,他对那3年半的战争有了浓厚兴趣。在接下《远征军》前,他已经零星做了4年的知识储备。

  相对于孙立人、戴安澜、杜聿明这些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中国远征军》中的男一号韩绍功,是邱对大量阅读史料后,虚构出的人物。

  为何如此?

  邱对说,写剧本的时候他面临几种选择,一种方式是以指挥部、将领为视角,这样方便见到整个大的战略格局,包括反法西斯战争的世界格局,当时全国抗日战场的状态;第二种选择,类似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比较微观。得到战壕里的真实。“我很喜欢这种。其实远征军,最了不起的,最值得后人怀念敬仰的,是士兵。高层是犯了很多错误的。士兵,有的,只是一腔报国热情。”邱对说。

  最终,邱对在剧本构架时,选择了“指挥部”和“士兵”的中间道路--虚构韩绍功,上可以和高级将领联系,下可以切入底层生活。韩绍功这位“上校团长”并没有一个确实存在的原型,然而,他身上闪烁的“血性”、“担当”、“宿命又悲情”,确是凝结了当年许多中国军人的身影。邱对对韩绍功的定位是:战场上,他的勇敢,他的赴死精神,一点不打折扣。但平时,他是一个很有平常心的人。

  同时,韩绍功的学识教养,也让他看待战局、看待弟兄们时,有很多有胆识的见解。比如,剧中的那场“皮尤河战役”。韩绍功和手下军官大秦说,所有的军官要冲到士兵前面,带着他们,冲上去。在韩绍功看来,士兵们一旦冲不上,身后有再多将军也没用。“这是事实。一支由刚刚进入军人生涯的新兵组成的部队,初上战场,是很容易退缩的。”邱对记得,参加过淮海战役的父亲讲过,战场上,特别惨,没有战斗经验的人,机枪弹打过来,吓得都要尿裤子。“战争很残酷,一定不是刺激你当战斗英雄那个状态。”

  韩绍功这个人物,在剧中,注定要串起远征军历史上那些传奇的战役--远征军的征战历程几乎囊括了战争所有的战场形式。仁安羌解救英军的那场战斗,是典型的山地战,同古保卫战是城市阻击战,最后的密支那是城市攻坚战,中间的缅北撤退是纯粹的丛林战。

  除了大的战役外,韩绍功注定也要串起战争中的细节,比如草鞋。电视剧《远征军》围绕草鞋做了很多戏。当初,邱对在查阅资料时,并不相信,最早入缅作战的第五军200师,这支国民党最精锐的部队,他们头戴钢盔,却仍旧穿着草鞋作战?一番求证之后,邱对发现,确实如此。

  邱对说,自己有个军人朋友,小时候穿了多年草鞋,看了《远征军》后和他探讨:穿草鞋,是根本做不了战术动作的,会死人的啊。“我觉得这个事情,可以放大,写细,这样才会引人注目。不仅要表现士兵们顽强战斗,还要引起思考。”在邱对看来,一双草鞋,暴露的或许是国民党当局对士兵关心不够等种种内部问题。“倘若从上至下精诚团结,但是被日本人打得溃败了,这符合逻辑吗?这里面肯定有更强硬、更刚性的逻辑在里面:你的部队本身是存在问题的。”或许,正像剧中杜聿明感慨的一句:这哪里是军队,简直是疲于奔命,四处帮闲的戏班子。

  邱对在剧本中企图放大的“草鞋”故事,有一部分,最终没有拍摄。它在剧本中,是这样一个场景:韩绍功用“不大光彩”的手法,把全团官兵的草鞋都换成了皮鞋。戴安澜的参谋长为此事来调查他。参谋长说,我们在昆仑关的时候,穿草鞋,照样拿下战役。韩绍功则反问,但是有没有人调查过,我们因为草鞋,因为战术动作不规范,有多少人牺牲,我们多留了多少血?这是严峻的事实。

  “这段戏很有意思,一个长官在维护自己士兵生命时,他要如何决断?是否甘愿违反规则?这其中有很多值得后人思考的东西。”邱对说。

  远征,没有结束

  作为串联起故事的虚构人物,韩绍功除了要“引出”戴安澜、孙立人,这些历史真实人物的故事,同时,也会与另外一些虚构的人物产生联系--他的战友、朋友、爱人、亲人。

  战场上,韩绍功和战友们誓死拼杀。剧中,一场战斗结束后,韩绍功提出和日军协定短暂停战,收回士兵们的尸体。“这一段,是把传说做大。其实内陆战场,长沙会战就出现过这样的事情。把传说做大,也为注入一点人性化因素。”邱对说。

  《远征军》中,韩绍功有位好友谢孝彰,他一度因为欲望,走入歧途,加入军统。有人质疑,剧中军统这条线,是为增加故事传奇性,而加入的修饰。邱对说,剧中加入的这段军统企图颠覆孙立人在新38师指挥权的故事,是有来由的。“按照资料,是有一种势力在做这个工作。确确实实,戴笠参与了。当时国军部队,派系林立,孙立人是海归派,他敢违背蒋介石命令,带兵撤往印度,这会让最高统帅很不愉快,由此带来的担心,这都是正常的防备。”

  另一个与韩绍功产生联系的虚构人物,是他的妹妹绍英。绍英也是《远征军》那支“红色”线索中的重要人物。邱对在史料中发现,从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到远征军这段历史结束,共产党机关报《新华日报》一共刊发了有关滇缅印抗战的报道、通讯共680多篇,刊发了很多国军将士在前线的通讯、人物特写,功绩卓越。于是《远征军》中一个共产党战地女记者“韩绍英”的形象应运而生。

  另外,《远征军》中韩绍功还有一个崇拜者--少女罗星。这其实,也算是一种虚构的真实。邱对看到史料中有这样的记录:当年,华侨组织曾做过动员,华人子弟无论做任何抗战服务,华侨商会都会为其家庭提供低息贷款。剧中,罗星就是因此回到了祖国,在完成自己的工作归美之前,她给韩绍功留下了一封情信。缅北反攻时,远征军中一支20人左右的部队,在被日军围困50余天之久时,一直靠传阅这封信,获取温暖。

  邱对说,有关情信,其实是他从“越战”中嫁接来的故事。“媒体人杨锦麟在《走读大中华》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当年老山前线,守边防的士兵,有信来驻地,任何一封信,一张照片,都是大家的共有财产,是不是写给自己,不重要了。这种分享带给他们的意义,远远大于食物。”邱对说,“或许,人的情感是共通的。”

  《中国远征军》中,涉及了不少中国军队与英军、美军的“对手戏”。其中,驻印军在兰姆伽基地,接受美军军事训练的内容,便是其中重要一笔。“《远征军》的历史顾问戈叔亚和我聊过,兰姆伽的培训,不仅让中国军队得到了现代化装备,学到了美军现代战术,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中国士兵们的灵魂。”邱对举了这样的例子,“曾经有国民党士兵丢了军毯,被几个军官毒打,在美军干预下才停止的事情。而这,在兰姆伽培训后,是不会发生的,士兵们的认识、精神面貌从此不一样了。”

  或许,1954年出生的新四军后代,出版了“中国远征军滇西抗战田野调查笔记”《父亲的战场》的民间人士章东磐,在去美国国家档案馆大规模复制当年中缅印战场影像档案后,出版的《国家记忆》,其中很多照片,也从侧面证明了邱对口中“美国军队的帮助”。比如,记录着中国空军在美国接受驾驶轰炸机的组照之一,画面上,一个年轻的中国军官正在黑板上的英文单词边,写下中文:民主、平等、自由。

  《中国远征军》首轮播出已经结束,褒贬必然同时存在。有人觉得,第二次入缅作战的内容,显得“轻”了。邱对说,因为一些原因,有300场戏没有拍摄。但整个剧组,确是尽最大努力了。毕竟,能由他们把这段曾经掩埋的历史,告诉人们,这本身就是一种值得珍惜的荣幸。

  没有拍摄的,除了战争戏,还有邱对为虚构的韩绍功,与真实的美国军官史迪威设置的一个“英雄惜英雄”的惜别场景。“史迪威是个真真正正热爱中国的人。有观众感觉,他在远征军前半部分战斗中,是负有重要责任的。但其实,他根本指挥不了中国军队。就像他给妻子写信,说:我发现,我就像一个大傻瓜。史迪威单纯,理想主义,他不是一个政客。”邱对说,史迪威的很多台词,都是从他给他妻子的信中,选摘出来的。绝对真实。

  而史迪威与韩绍功的那次惜别,却是邱对根据“真实”“延伸”出来的:密支那战役结束,韩绍功所有弟兄都死了。而此时的史迪威接到美国总统罗斯福调令,他将很有挫败感地离开中国。走之前,他到医院去看看曾经和他一起作战的士兵,他,尤其对士兵好。在医院,史迪威和韩绍功巧遇。两个人对各自经历,对牺牲的同伴,进行了一次心与心的交流。

  在邱对看来,这些未能出现在镜头里的故事虽有遗憾,但也许之后,他会把史迪威将军的故事继续,写出“一个美国将军与中国士兵的故事”。而《远征军》更重要的意义或许在于,让更多人了解了这段历史。同时,也有更多人,为更客观地接近历史的真实而努力。比如,对于制片人张丽影而言,她的“雄心”还在继续--《中国远征军》在两岸三地都能播出,是她一开始就定下的目标;比如,经常和邱对一起探讨史料的《远征军》历史顾问戈叔亚,今年2月再次踏上“征途”,他和多年来致力于帮助流落缅甸老兵回家的媒体记者孙春龙等人来到仰光,开始探索史迪威、孙立人、特别是杜聿明部当年的撤退路线;比如,《西南军事文学》主编裘山山在今年两会上建议,应搜寻中国远征军抗战烈士遗骸,迎接八万亡灵回国……

  远征,没有结束。

  或许,我们可以看看邱对笔下,没有和观众见面的,韩绍功与史迪威惜别时,那几句“有味道”的对话:

  韩绍功说:“其实,任何人都是历史的过客,只有灵魂才会给时代留下印迹。”

  史迪威回应:“是的。幸运的是,我们都留下了印迹。你是,我也是。知道吗?”

  远征军两次入缅

  1942年到1945年,为支援英国军队在缅甸殖民地对抗日本帝国陆军,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唯一补给线滇缅公路的安全,已加入同盟国作战的国民政府先后两次派出近40万部队进入缅甸,与英军、美军协同合作,共抗日寇。在经历了第一次远征的大溃败,前后付出20余万人伤亡代价后,中国远征军全歼滇西、缅甸日军精锐,凯旋荣归。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