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与真实:中国远征军的心灵史
- 来源:小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虚构,真实,中国远征军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4-13 13:07
《中国远征军》让杜聿明、孙立人、戴安澜,这些在抗日战争中做过巨大贡献的国民党高级军官,以没有意识形态面具的面目出现。同时,也为人们知晓、了解那些当年的老兵,打开了一扇窗。然而,有关远征军的资料良莠不齐,如何保证史诗正剧中的人物,尽可能接近真实?
文|《小康》记者罗屿
“这部剧里80%的内容是客观呈现了当时那段历史。”面对《小康》记者时,《中国远征军》编剧邱对,具体解释了“80”这个数字的内涵--涉及到史实的部分,都是历史真实。剧中所有人物,除了国民党高级将领外,剩下的人物是虚构的,但他们经历的事件,经历的情感,却是真实的。
大概正是这些“真实”,让《中国远征军》有了打上“史诗”标签的底气。然而,这些“真实”又是如何炼成的?
“滚”一遍,再“跳”出来
炼就“真实”的第一步,自然是大量、广泛地查阅资料。
邱对说,真正把“远征军”作为一个项目后,他最首要的工作,就是在众多资料中“滚”一遍。资料来源,一是大陆现有的记录,二是海外网站。他甚至在旧书店淘到了1944年重庆政府出的《步兵操典》。
从资料中“滚”过一遍后,接下来的重要一步,是要“跳”出来。“资料很多,但良莠不齐,以讹传讹的东西不少。比如年代久远,老兵难免会发生记忆偏差;而远征军后代在谈到父辈的事情时,也难免带有个人色彩。”邱对说,这时,他只能筛选,得出比较合乎逻辑的判断。
邱对读到孙立人统帅的远征军新38师第113团在缅甸仁安羌解救7000英军、大胜日本第33师团的著名战役“仁安羌大捷”时,有些疑问。“仁安羌一战,围困七千英军的,到底是多少日军?史料上很多都说那是日军第33师团。按照日军当时的编制,一个师团是2.5万到3万人。而我们一个团是1000人。后来的战果表明,孙立人以1000人之力解救了7000英军不说,还把2.5万日军给打跑了。”邱对说,他觉得“这事儿不对”。
之后,邱对在凤凰卫视制作的远征军纪录片里看到了一段老兵口述--孙立人在战斗胜利后才弄清日军不是一个整师团,孙当时有点后怕同时又觉得有点歪打误撞。
可邱对仍旧觉得--“不对”。
“如果前去解救仁安羌的将领是戴安澜,我相信他会做出以一千人之力对抗两万五千敌人的选择,因为他是黄埔系的军人,他的信条就是忠诚,战死在所不惜。孙立人则不是,他是美国弗吉尼亚军校毕业,所受的军事教育是作战前必须有坚实的情报支持。这是保护士兵,保护部队的方式。”在邱对看来,孙立人一定事先拿到了情报,才可能把部队派出去。
怎么拿?没有记载。“这恰恰是我可以虚构的空间。只要它符合逻辑。”邱对说,在他查阅资料时,看到了这样的信息:日本派到缅甸的僧人,有相当一部分,最初是被蛊惑的,以为是去开发缅甸的佛教,却无奈成了为日军服务的间谍。于是,邱对假想其中有个僧人,经过孙立人的劝说和良心的折磨,为其提供了日军的实际兵力,才使得孙立人敢下令进攻。在邱对看来,这个“假想”是合逻辑的--“他的僧侣身份,决定了他不是军国主义分子。当他看到战争的惨状时,难道不反思,这会给他口中的芸芸众生,造成怎样的伤害?至少,早一天结束杀戮,是他想要的。”邱对说。他判断是否“符合逻辑”的标准是:能否到达史实所给定的结果。
另外,也要符合人性选择--比如,戴安澜将军牺牲的那一段。史书上,包括当年200师郑庭笈回忆,缅北大退溃时,戴安澜被士兵们抬着回国,走到缅甸一个叫茅邦村的地方,在大概下午五点钟的时间,戴安澜让部下把自己扶起,冲着祖国的方向喊了一声“祖国万岁”,便去世了。
“这是历史的记载,但是我不相信。第一,他恐怕没有力气喊;第二,这恐怕也不符合戴安澜的性格。”邱对说,根据他对戴安澜这个人物的了解,他发现,出身黄埔军校的戴,是一个很感性的人。这从他在同古写给妻子的那封几乎是诀别的信中便能看出,字字句句充满温情。所以,最终,邱对为戴安澜设定了这样一个“离开”的画面:他让士兵帮他把最新的军服穿上,嘴里念着“想看看弟兄埋锅做饭的样子”,之后,闭上了双眼。“军人最关注的是部队,是弟兄。他把自己的弟兄带到这个境地,其实是很内疚的,这才是一个将领的心态。我树立的是个有血有肉的英雄,而非战争机器。”邱对说。
在为每个人物设定故事时,邱对说,他的原则是:不涉及党派,只写中国军人。
其实,这也是把人物抛却面具化,逐渐丰盈的过程。
同样是孙立人。邱对说,在大量阅读孙立人资料,包括新一军的战史后,他认为有些史料,是需要推敲的。毕竟叙述者很多都是跟随孙立人多年的部下,制史者,为尊者讳。就像第一次反攻缅北,远征军损失巨大,虽然情报有错误,但是有纠正的机会。从一个将领而言,肯定是有失误的。于是,在《中国远征军》中,出现了这样一个场景:孙立人在史迪威面前说,我可能,犯了一个错误。“在他发现自己出现某个问题后掉头改正,这是一个很伟大的人。另外,孙立人对自己部队的钟爱,甚至都可以护短,这恰恰说明,这是爱士兵的表现。那是他从淞沪战役带出来的部队啊,跟他都是生死弟兄。感情的力量有时大过理智。”
“与这样的中国军人共同赴死,是值得的”
除了要甄别高级将领的史料,邱对在查阅资料时,也看了许多当年普通老兵的故事。
《中国远征军》历史顾问戈叔亚,近二十年,一直在做着关于那段历史的田野调查。他和邱对说过,有些老兵也会故意美化自己的故事,这时,肯定要选择、判断。但近些年来,戈叔亚更多的,是感觉痛心--老兵去世的速度太快了。
快到,太多人,是带着遗憾离开。
就像多年来采访流落滇缅的远征军老兵,并发起“老兵回家”活动的媒体记者孙春龙所感慨的:他们有的希望请一个保姆照顾自己,有的希望能买一身新衣服,而更多的只是精神层面的需求,比如获得一枚纪念章,甚至找人聊聊天。
以严肃面貌出现的《中国远征军》,或许,也可以为人们了解、帮助那些当年的老兵,打开一扇窗。
当然,老兵们的故事,不仅有让人伤怀的地方。同时,也有“光彩”闪烁。
邱对说,他在阅读章东磐的“中国远征军滇西抗战田野调查笔记”《父亲的战场》时,就被书中张子文老人的风采,震动了。张子文出身良好、家学颇深,自愿抗日加入远征军。滇西反攻结束后,张子文脱下军装,重回学校读书,进修英语。他没有参加内战,做了外语教师,专心育才。然而,1956年正在授课的他,被叫去谈话。张子文从狱中“重回人生”时,已是在26年后,我们惯用的语汇,叫做平反。
邱对清楚地记得,章东磐在书中这样描述老年时的张子文:多年后,在滇西阵亡的美国梅姆瑞少校的女儿等一行人,沿着当年父辈和中国军队一起反攻的路线一路寻访后,美国朋友和张子文有了一次聚会。老人用流利的英语、优雅的风度给盟军战友的孩子们讲述那场不朽的战争,他反复告诉美国客人,没有他们父亲的帮助,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战斗还要延续很久。他说,他为自己曾是梅姆瑞少校的战友而自豪。话语间,迟暮英雄豪情万丈,好似梦回吹角连营的战斗岁月。然而,他没有讲述一句自己遭遇的不公。没有一句哀怨。他用生命的余晖告诉异国军人的后代,他们的父亲与这样的中国军人并肩作战,共同赴死,是值得的。
无论是,尽量客观地还原国民党将领,还是打捞出普通老兵们的故事,电视剧《中国远征军》,以及所有做着类似努力的人们,都会让人想到美国电影《护送钱斯》中的那句台词:明白告诉自己的官兵,国家从来没有也不会忘记和抛弃你们。
……
文|《小康》记者罗屿
“这部剧里80%的内容是客观呈现了当时那段历史。”面对《小康》记者时,《中国远征军》编剧邱对,具体解释了“80”这个数字的内涵--涉及到史实的部分,都是历史真实。剧中所有人物,除了国民党高级将领外,剩下的人物是虚构的,但他们经历的事件,经历的情感,却是真实的。
大概正是这些“真实”,让《中国远征军》有了打上“史诗”标签的底气。然而,这些“真实”又是如何炼成的?
“滚”一遍,再“跳”出来
炼就“真实”的第一步,自然是大量、广泛地查阅资料。
邱对说,真正把“远征军”作为一个项目后,他最首要的工作,就是在众多资料中“滚”一遍。资料来源,一是大陆现有的记录,二是海外网站。他甚至在旧书店淘到了1944年重庆政府出的《步兵操典》。
从资料中“滚”过一遍后,接下来的重要一步,是要“跳”出来。“资料很多,但良莠不齐,以讹传讹的东西不少。比如年代久远,老兵难免会发生记忆偏差;而远征军后代在谈到父辈的事情时,也难免带有个人色彩。”邱对说,这时,他只能筛选,得出比较合乎逻辑的判断。
邱对读到孙立人统帅的远征军新38师第113团在缅甸仁安羌解救7000英军、大胜日本第33师团的著名战役“仁安羌大捷”时,有些疑问。“仁安羌一战,围困七千英军的,到底是多少日军?史料上很多都说那是日军第33师团。按照日军当时的编制,一个师团是2.5万到3万人。而我们一个团是1000人。后来的战果表明,孙立人以1000人之力解救了7000英军不说,还把2.5万日军给打跑了。”邱对说,他觉得“这事儿不对”。
之后,邱对在凤凰卫视制作的远征军纪录片里看到了一段老兵口述--孙立人在战斗胜利后才弄清日军不是一个整师团,孙当时有点后怕同时又觉得有点歪打误撞。
可邱对仍旧觉得--“不对”。
“如果前去解救仁安羌的将领是戴安澜,我相信他会做出以一千人之力对抗两万五千敌人的选择,因为他是黄埔系的军人,他的信条就是忠诚,战死在所不惜。孙立人则不是,他是美国弗吉尼亚军校毕业,所受的军事教育是作战前必须有坚实的情报支持。这是保护士兵,保护部队的方式。”在邱对看来,孙立人一定事先拿到了情报,才可能把部队派出去。
怎么拿?没有记载。“这恰恰是我可以虚构的空间。只要它符合逻辑。”邱对说,在他查阅资料时,看到了这样的信息:日本派到缅甸的僧人,有相当一部分,最初是被蛊惑的,以为是去开发缅甸的佛教,却无奈成了为日军服务的间谍。于是,邱对假想其中有个僧人,经过孙立人的劝说和良心的折磨,为其提供了日军的实际兵力,才使得孙立人敢下令进攻。在邱对看来,这个“假想”是合逻辑的--“他的僧侣身份,决定了他不是军国主义分子。当他看到战争的惨状时,难道不反思,这会给他口中的芸芸众生,造成怎样的伤害?至少,早一天结束杀戮,是他想要的。”邱对说。他判断是否“符合逻辑”的标准是:能否到达史实所给定的结果。
另外,也要符合人性选择--比如,戴安澜将军牺牲的那一段。史书上,包括当年200师郑庭笈回忆,缅北大退溃时,戴安澜被士兵们抬着回国,走到缅甸一个叫茅邦村的地方,在大概下午五点钟的时间,戴安澜让部下把自己扶起,冲着祖国的方向喊了一声“祖国万岁”,便去世了。
“这是历史的记载,但是我不相信。第一,他恐怕没有力气喊;第二,这恐怕也不符合戴安澜的性格。”邱对说,根据他对戴安澜这个人物的了解,他发现,出身黄埔军校的戴,是一个很感性的人。这从他在同古写给妻子的那封几乎是诀别的信中便能看出,字字句句充满温情。所以,最终,邱对为戴安澜设定了这样一个“离开”的画面:他让士兵帮他把最新的军服穿上,嘴里念着“想看看弟兄埋锅做饭的样子”,之后,闭上了双眼。“军人最关注的是部队,是弟兄。他把自己的弟兄带到这个境地,其实是很内疚的,这才是一个将领的心态。我树立的是个有血有肉的英雄,而非战争机器。”邱对说。
在为每个人物设定故事时,邱对说,他的原则是:不涉及党派,只写中国军人。
其实,这也是把人物抛却面具化,逐渐丰盈的过程。
同样是孙立人。邱对说,在大量阅读孙立人资料,包括新一军的战史后,他认为有些史料,是需要推敲的。毕竟叙述者很多都是跟随孙立人多年的部下,制史者,为尊者讳。就像第一次反攻缅北,远征军损失巨大,虽然情报有错误,但是有纠正的机会。从一个将领而言,肯定是有失误的。于是,在《中国远征军》中,出现了这样一个场景:孙立人在史迪威面前说,我可能,犯了一个错误。“在他发现自己出现某个问题后掉头改正,这是一个很伟大的人。另外,孙立人对自己部队的钟爱,甚至都可以护短,这恰恰说明,这是爱士兵的表现。那是他从淞沪战役带出来的部队啊,跟他都是生死弟兄。感情的力量有时大过理智。”
“与这样的中国军人共同赴死,是值得的”
除了要甄别高级将领的史料,邱对在查阅资料时,也看了许多当年普通老兵的故事。
《中国远征军》历史顾问戈叔亚,近二十年,一直在做着关于那段历史的田野调查。他和邱对说过,有些老兵也会故意美化自己的故事,这时,肯定要选择、判断。但近些年来,戈叔亚更多的,是感觉痛心--老兵去世的速度太快了。
快到,太多人,是带着遗憾离开。
就像多年来采访流落滇缅的远征军老兵,并发起“老兵回家”活动的媒体记者孙春龙所感慨的:他们有的希望请一个保姆照顾自己,有的希望能买一身新衣服,而更多的只是精神层面的需求,比如获得一枚纪念章,甚至找人聊聊天。
以严肃面貌出现的《中国远征军》,或许,也可以为人们了解、帮助那些当年的老兵,打开一扇窗。
当然,老兵们的故事,不仅有让人伤怀的地方。同时,也有“光彩”闪烁。
邱对说,他在阅读章东磐的“中国远征军滇西抗战田野调查笔记”《父亲的战场》时,就被书中张子文老人的风采,震动了。张子文出身良好、家学颇深,自愿抗日加入远征军。滇西反攻结束后,张子文脱下军装,重回学校读书,进修英语。他没有参加内战,做了外语教师,专心育才。然而,1956年正在授课的他,被叫去谈话。张子文从狱中“重回人生”时,已是在26年后,我们惯用的语汇,叫做平反。
邱对清楚地记得,章东磐在书中这样描述老年时的张子文:多年后,在滇西阵亡的美国梅姆瑞少校的女儿等一行人,沿着当年父辈和中国军队一起反攻的路线一路寻访后,美国朋友和张子文有了一次聚会。老人用流利的英语、优雅的风度给盟军战友的孩子们讲述那场不朽的战争,他反复告诉美国客人,没有他们父亲的帮助,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战斗还要延续很久。他说,他为自己曾是梅姆瑞少校的战友而自豪。话语间,迟暮英雄豪情万丈,好似梦回吹角连营的战斗岁月。然而,他没有讲述一句自己遭遇的不公。没有一句哀怨。他用生命的余晖告诉异国军人的后代,他们的父亲与这样的中国军人并肩作战,共同赴死,是值得的。
无论是,尽量客观地还原国民党将领,还是打捞出普通老兵们的故事,电视剧《中国远征军》,以及所有做着类似努力的人们,都会让人想到美国电影《护送钱斯》中的那句台词:明白告诉自己的官兵,国家从来没有也不会忘记和抛弃你们。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