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仍有萧条风险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美国,经济,萧条,风险
  • 发布时间:2011-09-13 15:29
  美国的“经济地震”从2007年一直延续到2009年,余震至今未休。就其严重性而言,以7月底开始的这一场余震为最。彼时,美国乃至全球股市一路下行,美国再度陷入大萧条的传闻甚嚣尘上,美国的银行更担心自己一不留神被欧洲债务危机的冲击雷翻。

  美国的经济数据并不妙,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经济增幅仅为0.4%与1.3%。甚至不少机构预言:美国经济可能出现负增长,即二次探底正在进行。

  利比亚暴乱引发的油价暴涨,日本地震和海啸对货物供应链的破坏……这一切让美国经济承受了不可承受之重。而这两方因素影响的削弱也使美国经济有了反转的态势,芝加哥美联储支行的消息,7月份,美国经济有所回升,但不排除未来再次下跌的可能性。

  在经济学家们的眼里,类似过慢的经济增长如同飞机“失速”,若状态继续,可能发生坠机。但这仅仅是情况的一种,有时候也会安全着陆。毕竟经济增速放缓的同时,其中的部分不平衡因素也会随之消减。

  如今,这些不平衡因素很难在美国形成共振。GDP中最不稳定的三大板块要数房地产、汽车制造和商品存货,他们的波动往往是经济萧条的导火索。现在的状况是:房地产处于行业底部;汽车制造业有所回升;商品存货与销售的比例在经济萧条时期剧增,且已经上升到正常值水平。

  能将美国经济从危机边缘拉回来的往往是市场力量,尽管股市已经下跌,但是信贷却不断扩大。公司债券发行量保持在正常水平,当通胀情况有所变化时,短期利率可能为负值。美联储近期的调查显示,银行有增加借贷的欲望。“如果不能增加借贷规模,经济萧条就真的降临了。”

  尽管美国经济中不存在不平衡因素,同时财政也尚未紧缩,但仍不能消除美国经济进入萧条的风险,不过这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更深层次的经济衰退。事实上,任何人都无法阻止经济放缓时的隐形萧条。

  美国一家宏观经济咨询公司发布的经济萧条指数显示,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发生经济大萧条的可能性很小。不过该公司的高层Joel Prakken并不认同该项预测。历史数据显示,如果财政政策或者货币政策没有出动,那么对于经济萧条的预测都不太靠谱。

  能否避免大萧条的发生,主要取决于市场政策制定者的明智程度。联邦政府目前尚未打算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但事实上,市场人士已经发现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即将采取宽松型货币政策的蛛丝马迹,不过结果可能会令他们失望。而在财政政策方面,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仍是未来的趋势。

  《经济学人》专稿

  (肖妤倩 译)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