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夏日寻迹
- 来源:时尚北京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老北京,夏日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10-11 10:23
夏日炎炎,老北京人在炎热的夏日里,有哪些消暑和消遣的办法和去处呢?夏日能够吃上口冰西瓜,燥热的暑气立刻去除大半,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个电冰箱,冰个西瓜不在话下。你知道以前的老北京也有个可以冰西瓜的“冰箱”吗?夏日出行要预防中暑,现在的人们出门前除了备上扇子、阳伞和冰水,出行更是少不了汽车、地铁。你知道以前老北京人们出行的各种方式吗?现在人们夏日消遣的去处多会选择有空调的商场或是海边。你知道以前,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早市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吗?
北京今年的夏天酷暑难耐,人们少不了吃冰棍儿、喝冰水来消暑,这让我想起以前的人们是怎么熬过这炎炎的夏日?原来老北京也有“冰箱”。过去,每逢6月底,老北京人才开始使用闲置已久的“冰箱”,尤其在七八月份,使用“冰箱”的频次大增。
老北京的冰箱:大小像今天的床头柜
过去的“冰箱”可比现在的电冰箱简单得多——无需用电、无需制冷剂,制冷之源是天然冰。这种老式“冰箱”直至上世纪50年代,还有人家在使用。“冰箱”是木制的,大小像今天的床头柜。单开门,内分上下两层,内壁有用锡皮做的保温层,锡皮夹层内似有絮状材料用以隔热。“冰箱”的下层可放1尺见方的冰块,上层可以放西瓜、水果、汽水、酸梅汤。“冰箱”底部内侧有泄水孔。冰块要每天更换一块,所以要天天买冰。不过因为当时大家的经济水平还没有现在这么高,所以多数人家往往间歇买冰或集中在三伏天买冰制冷来消暑。
据说,这“冰箱”是由“冰桶”演化而来的。至今,故宫仍保留着皇家所用“冰桶”的标准器:木制、锡里、外面有铜箍,约一尺五寸高,二尺见方,下有一尺高的木座,上有两块带透空的钱式孔的木盖。如果把天然冰摆在“冰桶”内,兼有冷藏、降温两种功效的“冰桶”就可以使用了。
由于对冰的需求,卖冰始终是一项不可或缺的产业。要用冰,就得有冰窖。那时,北京城内历史最为悠久的是北海东墙外的皇家用的雪池冰窖。它的冰源来自太液池。此外,还有府窖,专供王府用冰。民国以后,北京有了私窖,最有名的是东直门外义和冰窖,它的冰取自安定门桥以东至朝阳门桥以北的护城河,一年居然能储存30万块冰,每块冰160斤至200斤不等,取冰时每块成本1角钱,卖冰时的售价为1元至2元。记忆中的老冰箱,虽然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但也给旧时的人们带来了美好的回忆和享受。
炎炎烈日当空,在家的人们可以借助冰水、风扇来消暑。那些需要外出的人们怎么出行才不会被烈日晒得头昏眼花呢?旧时的老北京,一般百姓自不必说,没钱嘛,出行多靠双脚走;但贵族、官员、富商这些有钱人的出行的方式可有讲究。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北京人的出行方式也是多种多样。
老北京的出行:发展迅速,方式多样
明清时期,老北京的居民短途出行多靠步行,一些贵族、官员、富户乘轿子或坐驴马车者居多。当然了,夏日还是乘坐轿子出行比较舒适。说起轿子,可分为两人小轿,四人小轿和八人以上抬的大轿等。按用途又分官轿、民轿、喜轿、快轿等。那个时代,乘轿是身份的象征,等级要求特别严格,如有违犯必受严惩。
清乾隆年间,骡车开始兴起。一般使用榆木、柳木、桦木制造,高档的还有使用红木制的,装饰也比驴、马车讲究,又快又稳当。有大鞍、小鞍之分,朝官所乘为大鞍车,皆为自用专车,称为“拴车”。一般百姓只能乘坐普通的小鞍车,当时极为流行,相当于现在的小轿车,有私人的、也有出租的。
清末民初,各种新式交通工具亮相京城,居民出行方式多样化。其中,最显著的就是人力车和三轮车。人力车,北方叫洋车;南方叫黄包车、东洋车。它是由日本传入中国,1874年,日本商人将人力车进献给慈禧太后,太后出宫时还曾乘坐过此车,它的两个轮子均为木制,为了坚固上面还包了一层铁皮,所以又称“铁皮车”。后来,这种车逐渐在民间流行开来,路口、饭馆、市场、店铺的门外,都能看到人力车夫的身影,随叫随走。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加,人力车的结构、装饰不断改进,有了“黑老虎”、“周身铜”等车型。夏日酷晒之时,顶上会有个顶棚用来遮阳防晒。据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调查,北京约有人力车3.7万辆,是当时老北京主要的交通工具,人力车夫约5.5万人,而当时北京人口为80万人左右,人力车夫的人数约占当时北京总人口的7%。
三轮车是人力车与自行车结合的产物,人力车完全靠车夫的双脚,费鞋又费力,再遇到个重量级的主儿,那就有极高的翻车的风险。而三轮车有了自行车的助力,大大减轻了车夫的负担,尤其是遇到下坡,那是不费吹灰之力,车就可以呼呼地往前跑。由于三轮车的实用性强,受到市民们的喜爱,逐渐取代了人力车,成为街上的一道风景。当时有这样一个顺口溜:“三轮车,真时兴,不用腿跑用脚蹬。去前门,逛故宫,东便门外蟠桃宫。坐三轮,心宽松,不用担心打天秤”。1940年,北京城租赁三轮车的车行就达到了200余家,三轮车总数达到了1万辆左右。
汽车在民国时期传入北京。官僚政客、富商大贾出门坐汽车成为身份高贵的象征。1913年,老北京出现了小汽车出租行,至1929年,车行发展到60余家,有汽车200余辆,乘坐出租车的主要是富有阶层。
20世纪初,京城街头还有一种新型现代化公共交通工具——有轨电车。由于接线设备和电车行驶中发出的声音,人们形象地称它为“当当车”。1924年12月,由官商合股的北京电车股份有限公司开辟第一条前门至西直门之间的有轨电车线路通车,全长9公里,当时,共有10辆有轨电车用于运营。1929年,北京拥有电车82辆。1935年,北平政府有车30辆。现在重新翻修好的前门大街还保留着2列“当当车”,供南来北往的游客体验旧时乘坐这种有轨电车的感觉。
夏日老北京的人们,尤其是老人们出行的目的地除了公园,多半会是早市,像是一个跳蚤市场,居民进行旧货交易非常方便。过去的老北京也有类似的市场,就是有名的晓市。
老北京的晓市:更像是西方的跳蚤市场
晓市,也称小市,就是在拂晓前进行交易的市场,到了天明,市场就散了,也就是现在人们口中说的早市。尤其在夏日,避免了炎热,暑气上来的时候,人们早就逛完早市回家了。在《京华百二竹枝词》中就有这样的描写:“小市东西遥对峙,平民买卖闹如蜂;万般故物杂真赝,准备收摊九点钟”。北京的晓市,北城有德胜门晓市,一部分在城内今宋庆龄故居至棠花胡同一代;一部分在德外,今安德路内,至今还有小市口这个地名。南城又分东晓市和西晓市,西晓市在宣武门外,东晓市在崇文门外,现在还有东晓市街这个地名。当年每天天还未亮,在东晓市街,葱店前街、后街(现称葱店东街、西街)以及唐洗伯街(现称东唐街、西唐街)、章驹胡同等多条胡同,一个挨一个摆满了旧物摊点,有旧家具、旧衣物、旧炊具、古玩字画、旧瓷器、自行车及零件、旧手表、座钟、铜铁器、甚至废铜烂铁,也摆在这里来卖,来买东西的人也很多,真是摩肩接踵,交易双方却都声音很低,没有喧闹嘈杂的声音,也从未听说附近居民反映扰民的。有的甚至打手语,买卖双方把手缩在袖口里,互相握手说价钱。
晓市为什么如此繁荣呢?很简单,是因为适应了当时的社会需要。民国以来,推翻了满清政府,一些皇亲贵胄,失去了皇室每月供应的皇粮,有的又没有一技之长,只好靠卖旧物生活,但是自己去卖又很没面子,在光天化日之下,让这些贵族出身的人,到街上去卖东西,他们是不肯的。晓市的好处是天还未明,买卖双方互相看不清面目,很是方便;再者也有一些来路不明的物品,到这里来卖,在暗中交易,不至于犯案;还有白天有正式工作的人,在这里可以搞一些第二职业,不影响上班;还有一些收旧货的把白天收购来的东西,也拿到这里来卖。到这里来买东西的人,有普通市民为了省钱买些旧货自用,也有些卖旧物的商家,从这里买了东西,回去销售,也有到这里来“淘宝”的,有时买到一幅名人字画或古代名瓷,就可能发点小财;有时买了假货,就得赔钱。
晓市除了卖旧物以外,在南岗子和北岗子较宽的街道,还有很多卖早点小吃的摊点,有炒肝、包子、油条、馄饨、切糕、豆腐脑等。人们逛完晓市,可以在这里吃些早点,吃过早点,已经天光大亮,这时再看那些摊点,已经无影无踪,难怪人们都说这里是“鬼市”。
文、图片提供/陆杨
……
北京今年的夏天酷暑难耐,人们少不了吃冰棍儿、喝冰水来消暑,这让我想起以前的人们是怎么熬过这炎炎的夏日?原来老北京也有“冰箱”。过去,每逢6月底,老北京人才开始使用闲置已久的“冰箱”,尤其在七八月份,使用“冰箱”的频次大增。
老北京的冰箱:大小像今天的床头柜
过去的“冰箱”可比现在的电冰箱简单得多——无需用电、无需制冷剂,制冷之源是天然冰。这种老式“冰箱”直至上世纪50年代,还有人家在使用。“冰箱”是木制的,大小像今天的床头柜。单开门,内分上下两层,内壁有用锡皮做的保温层,锡皮夹层内似有絮状材料用以隔热。“冰箱”的下层可放1尺见方的冰块,上层可以放西瓜、水果、汽水、酸梅汤。“冰箱”底部内侧有泄水孔。冰块要每天更换一块,所以要天天买冰。不过因为当时大家的经济水平还没有现在这么高,所以多数人家往往间歇买冰或集中在三伏天买冰制冷来消暑。
据说,这“冰箱”是由“冰桶”演化而来的。至今,故宫仍保留着皇家所用“冰桶”的标准器:木制、锡里、外面有铜箍,约一尺五寸高,二尺见方,下有一尺高的木座,上有两块带透空的钱式孔的木盖。如果把天然冰摆在“冰桶”内,兼有冷藏、降温两种功效的“冰桶”就可以使用了。
由于对冰的需求,卖冰始终是一项不可或缺的产业。要用冰,就得有冰窖。那时,北京城内历史最为悠久的是北海东墙外的皇家用的雪池冰窖。它的冰源来自太液池。此外,还有府窖,专供王府用冰。民国以后,北京有了私窖,最有名的是东直门外义和冰窖,它的冰取自安定门桥以东至朝阳门桥以北的护城河,一年居然能储存30万块冰,每块冰160斤至200斤不等,取冰时每块成本1角钱,卖冰时的售价为1元至2元。记忆中的老冰箱,虽然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但也给旧时的人们带来了美好的回忆和享受。
炎炎烈日当空,在家的人们可以借助冰水、风扇来消暑。那些需要外出的人们怎么出行才不会被烈日晒得头昏眼花呢?旧时的老北京,一般百姓自不必说,没钱嘛,出行多靠双脚走;但贵族、官员、富商这些有钱人的出行的方式可有讲究。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北京人的出行方式也是多种多样。
老北京的出行:发展迅速,方式多样
明清时期,老北京的居民短途出行多靠步行,一些贵族、官员、富户乘轿子或坐驴马车者居多。当然了,夏日还是乘坐轿子出行比较舒适。说起轿子,可分为两人小轿,四人小轿和八人以上抬的大轿等。按用途又分官轿、民轿、喜轿、快轿等。那个时代,乘轿是身份的象征,等级要求特别严格,如有违犯必受严惩。
清乾隆年间,骡车开始兴起。一般使用榆木、柳木、桦木制造,高档的还有使用红木制的,装饰也比驴、马车讲究,又快又稳当。有大鞍、小鞍之分,朝官所乘为大鞍车,皆为自用专车,称为“拴车”。一般百姓只能乘坐普通的小鞍车,当时极为流行,相当于现在的小轿车,有私人的、也有出租的。
清末民初,各种新式交通工具亮相京城,居民出行方式多样化。其中,最显著的就是人力车和三轮车。人力车,北方叫洋车;南方叫黄包车、东洋车。它是由日本传入中国,1874年,日本商人将人力车进献给慈禧太后,太后出宫时还曾乘坐过此车,它的两个轮子均为木制,为了坚固上面还包了一层铁皮,所以又称“铁皮车”。后来,这种车逐渐在民间流行开来,路口、饭馆、市场、店铺的门外,都能看到人力车夫的身影,随叫随走。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加,人力车的结构、装饰不断改进,有了“黑老虎”、“周身铜”等车型。夏日酷晒之时,顶上会有个顶棚用来遮阳防晒。据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调查,北京约有人力车3.7万辆,是当时老北京主要的交通工具,人力车夫约5.5万人,而当时北京人口为80万人左右,人力车夫的人数约占当时北京总人口的7%。
三轮车是人力车与自行车结合的产物,人力车完全靠车夫的双脚,费鞋又费力,再遇到个重量级的主儿,那就有极高的翻车的风险。而三轮车有了自行车的助力,大大减轻了车夫的负担,尤其是遇到下坡,那是不费吹灰之力,车就可以呼呼地往前跑。由于三轮车的实用性强,受到市民们的喜爱,逐渐取代了人力车,成为街上的一道风景。当时有这样一个顺口溜:“三轮车,真时兴,不用腿跑用脚蹬。去前门,逛故宫,东便门外蟠桃宫。坐三轮,心宽松,不用担心打天秤”。1940年,北京城租赁三轮车的车行就达到了200余家,三轮车总数达到了1万辆左右。
汽车在民国时期传入北京。官僚政客、富商大贾出门坐汽车成为身份高贵的象征。1913年,老北京出现了小汽车出租行,至1929年,车行发展到60余家,有汽车200余辆,乘坐出租车的主要是富有阶层。
20世纪初,京城街头还有一种新型现代化公共交通工具——有轨电车。由于接线设备和电车行驶中发出的声音,人们形象地称它为“当当车”。1924年12月,由官商合股的北京电车股份有限公司开辟第一条前门至西直门之间的有轨电车线路通车,全长9公里,当时,共有10辆有轨电车用于运营。1929年,北京拥有电车82辆。1935年,北平政府有车30辆。现在重新翻修好的前门大街还保留着2列“当当车”,供南来北往的游客体验旧时乘坐这种有轨电车的感觉。
夏日老北京的人们,尤其是老人们出行的目的地除了公园,多半会是早市,像是一个跳蚤市场,居民进行旧货交易非常方便。过去的老北京也有类似的市场,就是有名的晓市。
老北京的晓市:更像是西方的跳蚤市场
晓市,也称小市,就是在拂晓前进行交易的市场,到了天明,市场就散了,也就是现在人们口中说的早市。尤其在夏日,避免了炎热,暑气上来的时候,人们早就逛完早市回家了。在《京华百二竹枝词》中就有这样的描写:“小市东西遥对峙,平民买卖闹如蜂;万般故物杂真赝,准备收摊九点钟”。北京的晓市,北城有德胜门晓市,一部分在城内今宋庆龄故居至棠花胡同一代;一部分在德外,今安德路内,至今还有小市口这个地名。南城又分东晓市和西晓市,西晓市在宣武门外,东晓市在崇文门外,现在还有东晓市街这个地名。当年每天天还未亮,在东晓市街,葱店前街、后街(现称葱店东街、西街)以及唐洗伯街(现称东唐街、西唐街)、章驹胡同等多条胡同,一个挨一个摆满了旧物摊点,有旧家具、旧衣物、旧炊具、古玩字画、旧瓷器、自行车及零件、旧手表、座钟、铜铁器、甚至废铜烂铁,也摆在这里来卖,来买东西的人也很多,真是摩肩接踵,交易双方却都声音很低,没有喧闹嘈杂的声音,也从未听说附近居民反映扰民的。有的甚至打手语,买卖双方把手缩在袖口里,互相握手说价钱。
晓市为什么如此繁荣呢?很简单,是因为适应了当时的社会需要。民国以来,推翻了满清政府,一些皇亲贵胄,失去了皇室每月供应的皇粮,有的又没有一技之长,只好靠卖旧物生活,但是自己去卖又很没面子,在光天化日之下,让这些贵族出身的人,到街上去卖东西,他们是不肯的。晓市的好处是天还未明,买卖双方互相看不清面目,很是方便;再者也有一些来路不明的物品,到这里来卖,在暗中交易,不至于犯案;还有白天有正式工作的人,在这里可以搞一些第二职业,不影响上班;还有一些收旧货的把白天收购来的东西,也拿到这里来卖。到这里来买东西的人,有普通市民为了省钱买些旧货自用,也有些卖旧物的商家,从这里买了东西,回去销售,也有到这里来“淘宝”的,有时买到一幅名人字画或古代名瓷,就可能发点小财;有时买了假货,就得赔钱。
晓市除了卖旧物以外,在南岗子和北岗子较宽的街道,还有很多卖早点小吃的摊点,有炒肝、包子、油条、馄饨、切糕、豆腐脑等。人们逛完晓市,可以在这里吃些早点,吃过早点,已经天光大亮,这时再看那些摊点,已经无影无踪,难怪人们都说这里是“鬼市”。
文、图片提供/陆杨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