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跑路潮” 政府忙救急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温州老板,资金,政策,银行
  • 发布时间:2011-10-17 09:30
  10月10日下午,浙江信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胡福林从美国回到温州。他的归来让这场温州老板“跑路潮”闹剧暂时平息了下来,这也让很多“失踪”的企业家看到了一丝希望,政府维稳的努力也在逐渐显露成效。只不过,政府所做的承诺是否能打消他们心中最大的顾虑,实实在在帮他们从资金困境中解救出来,一切还未可知。

  10月8日,当《投资者报》来到位于浙江奉化的宁波唐鹰服饰公司时,经营公司总经理田炎君向记者表示,“现在公司经营正常。胡总的情况我们也不清楚,还没有联系上。具体请联系奉化市新闻办。”

  田口中的胡总,就是唐鹰董事长胡绪儿,他于今年8月底因资金问题出走后,奉化市政府便派出工作组到企业维稳,要求银行支持,暂缓催讨,使得企业能够暂时继续运转。

  而处于此次中小企业老板“跑路潮”核心区域的温州,面对当地老板频频跑路,9月26日,在温州市银行业会议中,银监局要求各银行做好对企业的排查摸底工作,对问题企业要做到一企一策,分类处置,尤其是涉及多个银行的企业,各家银行不能单独抽资。

  此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浙江绍兴和温州考察。温家宝表示,跑路和跳楼在温州毕竟还是少数,这种现象值得重视,要认真加以解决,但千万不能丧失信心,并表示对于当前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如果属于全市资金流动性困难,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帮助解决。

  10月12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

  政府的一系列行动,再次吹响了经济转型的号角。温州一位银行业人士对此表示,企业自身好的还是应该救,但对于有些产能落后、负债率又很高的企业则属于淘汰的范畴。这次政府的行动,一定程度上将会促使企业的转型,但是资金能否最后真正落实到中小企业,则还需要观察。

  政府急出维稳政策

  自今年4月,位于温州的江南皮革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鹤失踪以后,温州就开始不断出现“失踪”的人。并在8、9月份出现跑路高峰。

  来自温州银行业一次内部会议资料显示,截至9月底,温州民间高利贷中介已经出现系统性风险,全市公安系统受理的有关民间借贷的案件共7400多户,涉案金额50亿元,8月份以后趋势更加突出,当月立案超11亿元。截至9月20日,今年银行上报倒闭企业32家,其中7月份以来发生23家。截至9月底,温州市已出逃企业负责人50人以上,涉案金额不详。

  而从浙江范围内看,今年1~9月浙江共发生228起企业主逃逸事件,为近年同期最高,比去年增长41.6%。

  在经济重镇浙江特别是以经济风向标为代表的温州,出现了跑路潮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派出人员专门对温州进行了调研,并在国庆期间再次来到温州。

  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会议指出,提高小型微型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将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延长至2015年底并扩大范围。

  在金融方面,会议指出要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小型微型企业贷款的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增量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对达到要求的小金融机构继续执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同时,会议强调,商业银行要重点加大对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加强贷款监管和最终用户监测,确保用于小型微型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银行支持不只是说说

  对中小企业来说,银行的支持是很关键的。政府维稳的重要方面就是让银行支持。

  针对宁波唐鹰服饰公司的1.5亿元银行贷款,奉化市新闻办有关人士表示,政府希望银行能够暂缓催讨。

  继9月26日温州市委书记陈德荣召开全市金融维稳工作会议后,温州银监局也召开了全市各大银行负责人参加的银行业维稳会议。

  银监局要求各银行做好对企业的排查摸底工作,对问题企业要做到一企一策,分类处置,尤其是涉及多个银行的企业,各家银行不能单独抽资。对个别企业生产困难的,也可以进行增加贷款,届时银监不会因此对其问责;对已出现问题企业的处置将由金融办牵头,央行、银监配合,强调银行不能单独撤资收贷;要求所有银行承担社会责任,做好降息让利工作(今年上半年温州银行业利润已超去年全年)。

  温州各大银行均表示支持温州的企业。当地25家银行共同发布“不抽资、不压贷”的联合声明,温州各家银行向上级行申请信贷规模,目前各行已上报在原有基础追加信贷增量指标合计达180亿元,信贷资金将进一步向小微企业倾斜。

  建设银行(601939,股吧)浙江省分行近日宣布扶持温州地区中小企业的六条措施,包括对生产经营正常的企业不抽贷、不压贷;对中小企业贷款定价不高于同业平均水平,不额外提高利率水平;对中小企业信贷客户不额外收取手续费;该地区的小企业信贷业务不受存贷比限制,帮助企业用好用足信贷资金等。宁波银行(002142,股吧)也召开紧急会议,追加1亿元以上专项资金。

  针对当前温州等地中小企业面临的债务危机和经营困难,浙江银监局已经要求全省银行业全面落实“三严五禁”。内容包括严格落实利率风险定价机制,对小企业贷款利率原则上不上浮;严格落实全省1000家中小企业信用贷款试点任务,探索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长效机制。

  “五禁”是指:一是禁止存贷挂钩,不能要求企业事先提供存款或直接将贷款部分转为存款以作为发放贷款条件;二是禁止一切不合理收费,取消所有贷款承诺费、管理费、顾问费、咨询费等;三是禁止贷款时搭售任何理财、保险、基金等金融产品;四是禁止向民间借贷中介机构融资;五是禁止将银行自身考核指标压力以不当方式转嫁给企业。

  “我们此次的金融帮扶措施,不光要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浙江银监局局长杨小苹说,“同时,还要着眼长远,按照产业导向,对可转型升级的危困企业进行帮扶,发挥银行信贷的杠杆作用,推动浙江地区的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企业自救重组也是路

  而在这种背景下,“跑路”的企业负责人萌生回意,并准备积极自救。

  10月10日下午,浙江信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胡福林回到温州。他表示,将在政府的有力支持下,努力自救,重振企业。

  温州最大“跑路”老板——信泰集团董事长胡福林从美国回到温州之后,信泰公司的主要债权银行中国银行(601988,股吧)温州市分行表示,在固定资产贷款期限、利率、流动资金贷款等方面全力帮扶信泰集团,使之走出困境。

  信泰集团是温州市瓯海区明星企业,眼镜行业的骨干企业,在瓯海经济开发区娄桥工业园和梧白工业园均有厂房,还拥有多个子公司,主营眼镜、太阳能光伏等产业。

  胡福林表示,“企业几十年经营下来不容易。我不在的这段时间,公司里没有丢失财物,管理层依然留守,几百名员工也表态随时准备回厂里上班,真的让我很感激。现在,我打算把眼镜这块先恢复生产,因为订单已经接到明年了。市政府、瓯海区委、工商联、眼镜协会也一直在沟通,愿意抱团帮助。包括关联企业、债权人也一直在和我们沟通,让我回去通过重组等手段解决困难。政府、行业协会、工商联都对我回来表示大力支持,银行也表态继续支持我们企业,心里觉得有了靠山。原来是一个人在战斗,现在背后有一大帮人在支持我,想法就不一样了。有信心,离恐慌就远了。”

  据悉,温州新任工商联主席——奥康集团董事长王振滔将牵头此次信泰集团的债务重组。信泰集团的重组不仅关系着公司数千名员工的利益,也是温州处理“跑路”老板资产的首个案例,更是其他“跑路”老板是否愿意回来的主要参照。

  另外,今年9月中旬出走的温州奥米流体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孙福财,10月10日上午已返回温州洞头。和胡福林一样,孙福财亦通过媒体表示,“将对企业进行重组,尽快使企业走出困境,重回发展轨道。”

  温州市一家担保公司董事长此前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这些逃走的人以后肯定会回来的,也就是过去避避风头。等风声过了,肯定就回来了。”

  10月8日,记者在宁波市唐鹰服饰公司看到公司仍在正常生产。宁波市唐鹰服饰有限公司经营公司总经理田炎君也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他们的供应商、客户都很正常。胡绪儿的家人,也都没有离开。只是胡总一直还没有联系上。

  田一再表示,企业做了十八九年,很不容易走到今天这步。现在整个集团还在正常经营。

  对此,奉化市新闻办有关人士也表示,该企业自己内部的现金流很正常,也可以运营,订单还比以前多了。但是如果银行贷款要马上还清,企业则承受不了。

  他还建议,唐鹰企业的质量还可以,客户订单还做得多一些了。企业内部资金链没有问题。泡沫一直没破。除了自有品牌,还加工其他牌子。因此,最好是重组。

  能否转型前景不明

  在温州的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提出,我们需要发展小企业,小企业能够推进就业解决。当然,不能发展高耗能,或者产能过剩的,要推进科技进步。一样是小企业,有的发展很好,但有的发展不一定那么好,关键还在企业自身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温州的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题,温州人有敢闯敢试、改革创新的精神,这些都有利于改革开放。

  “对于政府支持和不支持的,其实已经明确表态了。”温州市一位银行业人士表示,对企业来说,对于差的企业是应该倒闭,从而寻找新兴的企业。而对于像信泰集团这样本身还比较好的企业,救还是应该的。

  在他看来,企业重组也就意味着企业的转型。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应该还有企业愿意积极加入到重组的行列中来。

  但是,企业重组之后能否继续很好地走下去,则很难预料。他认为,10月12日政府推出的支持小微企业的政策也就意味着给货币政策打开了一个口子,虽然说要支持小微企业,但是最后钱能否流入到小微企业却很难说。而且转型发展新兴的行业也并不容易,如果救不活,或许最终还是政府买单。

  《投资者报》记者 张东红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