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浙江嘉兴的卫星石化的主打产品为丙烯酸及酯、高分子乳液、颜料中间体等石化产品,上半年丙烯酸及酯业务贡献了公司超过70%的毛利。
2008年公司丙烯酸及酯业务毛利率仅为6.22%,到了2011年上半年这一数字已经达到31.57%。该产品毛利率最高点出现在2010年第四季度,2011年一、二季度则出现持续下滑,刚刚过去的三季度丙烯酸及酯现货报价出现大幅下跌。
在全球经济放缓、下游需求萎缩的情况下,作为化工类大宗商品公司,卫星石化盈利已进入下降通道。周期类个股目前盈利不错,未来下滑空间会很大,目前的市盈率可能不高,但是未来会很高。(详见《投资者报》第177~178期《A股何处寻底?》)
毛利拐点已现
《投资者报》对2008年至2011年上半年卫星石化丙烯酸及酯产品的销售价格、销售成本、单位毛利及毛利率进行了统计分析。2008年至2011年上半年,该产品毛利率分别为6.22%、17.67%、29.86%、31.57%。报告期内单季度的毛利率高点出现在2010年四季度,2011年则出现季度环比下降。
尽管公司今年三季度的相关数据目前还未公布,但《投资者报》从大宗化工产品公开的交易渠道获悉,丙烯酸及酯现货价格出现大幅下跌。卫星石化所处的华东地区,厂家出货不畅,部分厂家大幅度下调出厂价,单周出现1000元/吨以上的跌幅。
从后市看,市场缺乏主动性买盘,交易者场外观望,贸易商出货压力增大,目前市场尚无止跌迹象。
公司主要产品均为有机化工产品,原材料成本占公司主营业务成本的比重主要受原料价格波动的影响。丙烯、正丁醇和乙醇是公司主要的生产原料,它们均来源于石油炼化或裂解行业,公司主要原料的价格与石油价格存在较高的关联性。
原油和丙烯、正丁醇、乙醇均为大宗交易商品,市场价格透明。2010年之前公司主要原材料和产品的价格走势与原油价格走势雷同,但2010年之后丙烯酸及酯产品的价格走势与原油出现背离,连创新高,在2011年一季度到达最高点。原材料小涨,但是产品售价大涨,超额毛利出现了。
仅在2010年公司丙烯酸及脂产品平均售价上涨64.13%,而同期单位成本仅上升39.85%,产品毛利空间扩大。超额毛利空间的扩大意味着供求关系在此时出现了失衡。
供求关系将逆转
公司丙烯酸及酯产品从2007年的几乎零利润,到2008年的毛利6.22%,再到2009年的17.67%、2010年的29.86%。数据变化折射出的是产品供不应求,公司走入了一个强劲的上升周期。
2010年由于全球经济回暖,丙烯酸及酯市场快速恢复,市场需求上升。需求上升,供给下降造成国际丙烯酸及酯市场短期内严重失衡,并形成了产品短缺的预期,造成产品全球价格进入一个急剧上涨的通道,并很快传导至国内市场。受益于价格及需求量同时上涨的市场机遇,公司2010年度销售收入呈现爆发式增长。
2009年国内仅上海华谊增加了一套丙烯酸及酯装置,2010年没有新装置投产,而2005年至2010年国内丙烯酸及酯表观消费量的年均增速分别达到25.32%和10.96%。国内市场供求紧张,价格上升,再加上2009年、2010年国外发生多起装置停产事故,国际市场需求转向国内,这进一步拉大了供需矛盾。
公司扩产项目在2009年启动,2011年1月投产,新增6万吨产能。这导致公司2011年上半年丙烯酸及酯业务的收入增长超过一倍,已经超过2010年全年的水平。
看到机会的不止是卫星石化一家,江苏裕廊的32万吨产能预计2011年底释放,江苏三木的6万吨产能也预计在2011年底达产。此外中海油惠州公司、山东开泰、宁波台塑、扬子巴斯夫和烟台万华等公司的项目也将于2012年或2013年达产。国外LG、巴斯夫等国际巨头也在大力推进扩产计划,供求关系格局在发生悄然变化。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丙烯酸及酯的国内产能增幅不大,到2012年底前,将有44万吨/年丙烯酸和4万吨/年丙烯酸酯的新增产能陆续投产,行业产能将增加到约162万吨和145万吨。卫星石化预计当年表观消费量将分别达到 135.4万吨和 120.79万吨。供大于求的格局将正式出现。
种种迹象表明,在供给加大的同时,需求即将发生萎缩或放缓,近期价格的大幅下滑已经反映出这种预期。
《投资者报》分析员 施路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