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私募冠军魏上云:识别市场的偏见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私募,魏上云,业绩
  • 发布时间:2011-10-17 10:33
  跌宕起伏的股市搅乱了私募江湖,几经浮沉之后,曾经的明星纷纷陨落,而一些新星则赫然升起。

  北京云程泰投资管理公司投资经理魏上云就属于后者。截至2011年9月底,近三年来,其管理的云程泰资本增值和云程泰资本增值2期,分别以196%和183%的总回报,成为同期阳光私募的前两名。

  而他的投资历程并非一帆风顺。2007年8月,由公募基金转投而来的魏上云,成立了北京第一只阳光私募产品云程泰资本增值。孰料,2008年市场风云突变,基金净值最低跌至0.35元左右。

  痛定思痛,他经过深刻反省,重点解决了对止损与企业价值的投资矛盾,基金净值在此后大幅扭转。

  如今的魏上云,更关心客户体验。按他的话说:“即使你在投资上做对了,但从投资服务角度看不一定对。”比如,虽然产品净值创了新高,但从投资服务的角度,如果期间净值发生过大的起落,会把很多客户吓跑。

  他形容自己“厌烦随大流”,投资核心是识别市场流行偏见带来的超额收益。近日,在云程泰公司位于北京市东四环慈云寺桥附近的办公室,魏上云对《投资者报》记者讲述了2006年投身私募以来的感悟。

  不断挖掘新机会

  《投资者报》:过去三年,云程泰的产品在每年都算不上拔尖。近三年能成为冠军是靠什么实现的?

  魏上云:市场上很容易看到业绩大起大落的投资经理,是不是他们主观上发生大的变化?不是。他们的能力和勤奋程度都没有变化,但方法论本身没能保证业绩的持续。这也促使我们思考,怎么去保障业绩的可持续性。对客户来说,这比业绩好坏更重要。

  在此之上,云程泰形成了自己的投资方法论,避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对自己有个判断,“并不比同行聪明”,更要求“不跟同行比聪明、比速度”,不以博弈、听消息、预测短期市场作为投资依据。

  很多人问,那你靠什么赚钱?市场有个恒定的规律是“羊群效应”,我们投资方法论的核心,是要识别市场流行的偏见和群体性的过激行为所带来的定价偏差机会。它有两个好处:一是时间上的可持续性;二是资金承载量上的可持续性。

  《投资者报》:定价偏见积累到什么程度才会有好机会?如何把握?

  魏上云:首先,我们不是刻意跟市场反着来,而是强调在市场外做独立判断。独立判断的结果,有时跟市场不同,有时会一样。但有独立判断就有更强的信心,所以出手力度也比市场更大。

  其次,还要解决时机问题。市场有偏见了,要研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偏见。有时即便我们认为市场有偏见,但还是不会去买,还要等催化剂。在可预见的未来,有没有一些因素去改变市场的偏见。

  公司内部有个要求,要避免投资做得太窄,时时刻刻去寻找新的投资机会。我们不是靠挖掘牛股,而是持续不断挖掘市场新机会来累加成现在的业绩。2008年以来历次阶段上涨中,给我们业绩贡献大的股票没有一只是重复的。

  产品偏重进攻性

  《投资者报》:市场评价云程泰产品进攻性强?会不会造成业绩波动很大?

  魏上云:进攻性好确实是我们的特点。2008年以来几次市场阶段性上涨,产品相对排名都靠前。但其实从这三年累计业绩看,下跌中风控改进恰恰也是成败关键。

  在2008年熊市中,基金净值回撤较大,主观原因是当时风控体系不完善,对止损和个股价值冲突间的矛盾处理不是很清晰。

  现在这对矛盾解决得比较明确了,即止损只服务于控制信托整体的净值波动率,目的是维护和改善客户的投资体验。2008年10月30日以来,市场有七八次阶段性大的下跌,净值稳定性比之前都有明显改善。我们定了相对较宽的止损线15%,而过度追求止损风控,在波动大的A股市场很多好股票就拿不住。

  《投资者报》:这会不会导致你在持股周期与个股选择上,有特殊偏好?

  魏上云:持股周期的长短取决于三大因素。第一,市场的波动率。如果市场向上波动大,很多好股票会提前卖;往下波动大,就会按风控要求卖出;第二,取决于中国产业周期的变化。你会看到,很多产业几个月前感觉各方面还好,过几个月马上就不行了。发生变化了,相关股票一定会卖;第三,发掘新股票投资机会的频度。结果看,我们既有股票拿了一两年没动,也有一两个月就卖了。

  看待个股,一是催化剂,买了东西一定是希望在一定时间内有催化因素;二是价格。我们发现,市场最大的误区,是大家在过度讨论基本面,而恰恰忽视了对价格的讨论。而我们90%的精力都在考虑价格合不合理,10%在考虑基本面。

  不刻意追求规模

  《投资者报》:在成立北京首只阳光私募后,多年未发新产品是基于什么考虑?

  魏上云:在基金成立后的2008年,下跌得比较厉害,最低到3毛多,离水位线(即阳光私募业绩前期高点。如果净值此后跌下去,必须先恢复到水位线,只有超过水位线新增部分才能提新的管理费)很远。当时的考虑是,要坚持到对老客户有个交代后再去发新产品。

  所以,在基金净值从3毛多回到1块2的过程中,一直没有发新产品。坦白讲,这期间基金净值翻了两番,耗费了很长时间,对规模影响也挺大的。

  但对于能赚多少钱,做到多大规模,并没有刻意去追求。未来要干几十年。从这个跨度看,开头快慢无所谓,关键是把基础做扎实。

  《投资者报》:你怎么判断当前市场?

  魏上云:我对中长期偏乐观。虽然经济面临很多问题,但整体状况仍比较好,政府手里可打的牌也很多。另外,指数从2009年8月开始已经跌了两年多,大多数风险已经释放得差不多了。

  未来三五年,机会重点在转型上。总体思路是,政策对各行业“有保有压”,策略就是“受保”看价格,看是否太高;“受压”看龙头,在行业压缩的过程中,产业整合会使龙头受益。

  《投资者报》记者 尚志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