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能否动真格?
- 来源:小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反垄断,石油,电信,联通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12-31 11:21
发改委本次调查,被寄予了厚望,一直以来,中国市场的反垄断,被讽刺为只拍苍蝇,不打老虎。而此次发改委的强力反垄断,被视为反垄断的实质性突破。
除了电信巨头之外,还有哪些领域、哪些企业涉嫌垄断?发改委敢不敢动真格,关乎中国未来经济结构调整的全局。
破除垄断是中国改革希望所在
近年来,中国实体经济遭遇困局,大批中小企业倒闭,而在造成此种原因中,社会上一大呼声,即是抑制垄断,强化市场改革。
前总理朱镕基的书本年度大热,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反弹。中国市场化出现了某种逆流。从彻底市场化的路上,倒退到管制经济、垄断经济,甚至是权贵经济。
而在此浪潮中,诸多国有大型企业,本来已经快在改制的关头,被逐步推向竞争市场,但是,最近几年,不仅没有走向这个方向,反而逆向狂奔,日益成为靠行政力量,以及出身地位进行市场垄断的巨无霸。
垄断巨头的出现,严重破坏了市场竞争,也使资源配置,日益不合理。
在钢铁领域,由于行业危机,各个国有巨头纷纷寻求出路,而其举措之一,就是进行兼并,而很多经营良好的民营企业,就是在此过程中被兼并,从效益上说,是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
在航空领域,以前存在中国民营航空公司,成为搅动市场,激发市场活力的鲇鱼,而在本次危机中,民航航空公司亦被整顿,纷纷倒闭或者被兼并,航空公司重回几大国有巨头控制的局面。
在石油领域,三桶油控制着石油的开采和进出口,大批民营加油站倒闭,而这些企业,由于依靠垄断地位获利,不仅无创新动力,而且管理落后,腐败百出,频频曝出天价消费的丑闻。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主调,是依靠行政力量主导,向依靠市场的转变,是垄断势力逐步退出,市场竞争逐步加大的过程,但是,最近几年的逆流,却重新使政府力量成为迷信,依靠国家地位,独享政策和资源,资金优势的垄断巨头,不断与民争利,挤压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造成了实体经济的普遍萎缩。
由此,抑制豪强,发展民营,已经成为市场共识。在此情况下,发改委对于垄断国企业的“动真格”,无疑寄托了对于中国未来市场改革的希望。
打破央企垄断的难点
目前,打破国企的垄断难以推行,主要存在几个误区:
其一,是担心一些领域放开管制,会导致经济不安全。
比如,在石油领域,有些人担心,如果完全开放石油,中国的石油资源,是不是就被国外控制了?如果开放电信市场,是否中国的通讯安全,就被渗透了?
对此,很多学者提出,对于垄断央企,应该按照行业、业务领域,进行分类。该开放市场的,就开放竞争,只有极少部分关于国家战略安全的,才实行国家统一配置资源。
国资委商业中心主任卫祥云将垄断国有企业分为公益性国有企业、垄断性国有企业和竞争性国有企业。谁都知道竞争性国有企业应该退出竞争领域,但是,现在最难的就是有的垄断企业兼有两种或者三种性质。而卫祥云则认为,纵使如此,亦可进行分类管理。
石油开采,很多国家都是国家控制,不容动摇。现在中国是开采与进口方面完全由几大垄断巨头控制,只是下游炼油以及加油站放开了一个小口子。卫祥云的设想是,石油行业只保留开采的国家控制权,而在石油进出口,以及下游领域,全面开放竞争。现在诟病最大的,就是三桶油垄断了石油进出口,完全遏制了市场活力。
按照这个思路,很多垄断国有企业,都应该实现业务收缩。比如国有银行,在保证国家重大投资的情况下,就可允许大批民营银行的进入。
其二是,垄断国有企业的虚高利润,使部分人产生国有企业效率高的错觉。
中国盈利能力最强的上市公司,主要属于垄断盈利模式。16家银行业上市公司的盈利占据A股2000家整体利润的35%,两桶油享受了价格保护下的垄断利润。
但是,遗憾的是,这些垄断国有巨头,只是窝里横。
他们的相对民营企业较高的利润,是建立在依靠行政力量垄断的基础上。
仍然以石油为例,三桶油纵然在国内一统天下,但是,在世界领域,却并无竞争力,被称为中国“最赚钱央企”的中石油,2010年的利润率不过是6%,而同期,埃克森美孚的利润率为8.6%,俄罗斯卢克石油公司为10.46%,巴西国家石油公司更高达为16%。无论是发达国家巨头,还是发展中国家巨头,都超过了中石油和中石化。
在国内炼油行业,三桶油一直亏损,民营企业却可以保持客观的利润。如果石油进口可以开放竞争,三桶油还会有优势吗?
更为严重的是,垄断国有企业依靠对于资源和政策的优势,所建立的局部利益,往往带来中国整体经济的严重伤害。
在2010年的全球500强中,入围的数十家中国企业,除了联想之外,没有任何一家民营企业,而除联想之外,全部是垄断企业,没有一家来自完全市场竞争行业。这一现象充分说明,垄断对于中国企业的竞争力的提升,造成了巨大的阻碍。
相反,在中国开放竞争的行业中,逐步产生了与世界抗衡的巨头。在电子商务领域,阿里巴巴独霸全球,在市场化最彻底的家电领域,美的、TCL逐步走向世界。
目前,多数国家都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一个最核心的原因,就在于中国存在大量依靠垄断赢利的企业,破坏了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唯有开放竞争,打破垄断,才可以造就中国经济的活力,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
无法实现“共富”是垄断最大之害
目前,民众没有感觉到垄断国有企业带来的好处,主要存在两大原因。
显性的原因是,垄断国有企业上交的利润,目前都比较低。2007年以前,央企根本就不交利润,各个地方国有企业,亦可自定利润金额。而从2008年开始,国有企业上交的利润,一直都占其总利润非常低的比例。2010年国企实现利润近2万亿元,上缴红利仅440亿。至少还有将近十倍的上升空间。
本来,在顶层设计中,国有经济是公平分配的基础,是社会公正的平衡器,但是,最后,国有企业的存在,却正好造就了中国社会的贫富分化。
国有经济的从业人员,在朱镕基改革之前,大约有8500万人左右,通过九十年代中期的大规模改革,一些人下岗,而少部分人留下来,目前,留下的人员大约有2500万。无数下岗工人的昔日贡献,成就了国有企业今天的辉煌。但是,国有企业目前的成果,却只被少数人享受。
据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介绍,目前,垄断国有企业的员工待遇,已经远远超过了大众的平均收入。如金融、电力、电信、保险、烟草等行业,其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平均工资的2~3倍,如果再加上住房、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10倍之间。而且,在行业企业内部,工资、福利向少数人集中的趋势正不断加强。
民众对于国有企业的不满,还在一个非常隐性的原因,即国有企业的财富,在管理和运营过程中,就已经被部分利益集团瓜分和挥霍。
如中石油2010年的经营支出,竟然高达12776.38亿元,比2009年激增45.9%。而同类的国外巨头,如果支出比例如此高,估计早就倒闭了。如此庞大的支出到哪里去了?一个就是其内部瓜分。中石油2010年雇员酬金为833.04亿元,比2009年增长20.8%。是CPI涨幅的6倍多。此外,石化双雄接连曝出天价吊灯、天价名片、天价豪车等系列丑闻。不过是冰山一角,日常化的巨大挥霍与浪费,更为触目惊心。
对此,卫祥云认为,国有企业必须实现“产权到民”,国有企业既然是全民所有,就应该实现全民所享。而全民作为国有企业的产权所有人,一直没有获得相应的收益。相反,却是作为“托管人”的国有企业在职员工,获得了绝大部分的利益。唯有实现全民所有与全民所享的统一,才可以实现共富。
公平是反垄断终极归宿
本次我们选取了石油、航空、银行、邮政、电信等五个领域,作为垄断国有企业的代表。
哪些领域的垄断,可以判定为严重,其实是可以通过严格的数据调查得来的。
比如,油价的涨多跌少,引起了巨大的民怨,其实是可以找到数字依据的,这个依据就是,在石油的进口市场,三桶油的市场占有率是100%,可谓实现了完全垄断。
而之所以说垄断企业的真实利润低下,亦是通过将其与同行业的国外巨头,甚至是同行业的民营企业的比较,得出的可信结论。
如石油行业,国外巨头美孚、卢克等,效率均超过了三桶油,四大行中间业务收入不足10%。而中间业务带来的利润占到了欧美银行收入的30%~40%,甚至有些达到50%。
选取五大领域作为反垄断典型,亦反映了当前民众的巨大呼声,顺应了当下时代的潮流。
在银行领域,本次大批中小企业倒闭,某种原因亦是因为金融管制过度,大批的钱流向了地产等领域,而实业缺乏资金,由此造成了不公。
所以,我们反对垄断,直指不公,而反垄断的目标,乃是造就一个公平竞争的商业环境,如此,才可以万马奔腾,实现中国企业的整体腾飞。
策划/《小康·财智》编辑部 文/罗天昊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