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分子”的生活方式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劳动力,餐饮,食品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2-01-10 16:17
远超恩格尔系数及格线的城市新兴阶层,现在又流行把食品支出的比重拉高。被劳动力成本上升、地价上升带动的餐饮业价格上升,为全民有机生活提供了倒逼效应。
食品成为商品,农业就变成了工业。工业化的食品生产,添加越来越多。
被劳动力成本上升、地价上升带动的餐饮业价格上升,为全民有机生活提供了倒逼效应——订一年有机农庄的菜篮,相当于一桌婚宴的钱。越来越多的人觉得有机合算,压缩两三次酒席社交就省出来了,或还省了潜在的医疗费。
本刊这一组“有机分子”的侧写,涵盖各个阶层。
现实版“开心农场”
2009年,白领中流行上好闹钟半夜起来“偷菜”。这年,有30多家现实版“开心农场”在上海悄然开花,“响水湾”是其中一家,也是第一家,或许还是最后一家——1年之后,绝大部分农场都悄悄地随着这款社交游戏的热度一同散去,正如悄悄地来。
与其他跟风的农场不同,响水湾只是碰巧与开心农场“撞衫”,现实版开心农场的历史至少提前9年。
世纪之交,“都市农业”的概念流行起来。中央歌剧院国家二级演员姜庆林对这个概念的理解,是把农田分成小块,租给都市人种。2000年4月,他从北京市顺义区高丽营镇七村租来350亩地,分成每份66平方米的小块(也就是1分田),每块年租金1500元,招有田园梦的都市人来种,也可以由农庄帮助打理,种子、肥料概由农庄提供,每年8个月种植期,完全可以满足一个家庭全年的蔬菜需求。蓝天野、葛优、陈道明等圈内人都成了他的会员。
2007年,现实版开心农场在上海开了兄弟店。仍是1分田1份,每份每年3580元,包括地租、种植人工、种子、肥料、采摘、免费配送到家。一亩地的年收入3.58万元,这相当于农民一亩地年收入的十几倍至几十倍。
看起来似乎很暴利,经理王敏算了笔账:一亩地需要配一名“阿姨”照看,每年的人工费就是1.8万元,种子每粒6?7毛钱,还有每年40次物流配送,实际只能勉强打平。目前300多名会员,每年一两百万元收入,维系着这片518亩的庄园运营。
他们未作有机认证,因为做一个品种的认证至少要几万元费用,而且仅靠中介机构在做,政府管的是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
打开纸箱,菜叶上昂扬的虫子是活生生的有机认证。响水湾出产的蔬菜,玉米像没戴牙箍的龋齿,七扭八歪;茄子细长且像高迪的作品一样扭曲。因相貌太丑,还引起了会员投诉。“工业化生产让消费者都不知道蔬菜实际上长什么样了。”王敏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王敏之前是做添加剂的,知道利害。“花生很容易被白土蚕啃,有种黄色的小药片只要撒上去,地下五十米的虫害都被杀死了,就被广泛使用。花生产量是上去了,20年前不孕不育比例是1.5%现在是15%,元凶之一就是这个小药片。”
所以,他坚决反对用化学方法除虫,而是用黄板粘虫或大蒜水、辣椒水驱虫,有时人工捉虫。捉是捉不完的,只要蝴蝶飞过,很快就会有很多毛毛虫,味甜的卷心菜夏天根本就不敢种。
周末通常会出现大生产的热火朝天场面,会员拖家带口从市区驱车而来,搭扁豆架子、垒鸡窝,拔出植株,向小朋友讲解花生是长在地里的。一分田是五垅,垅间插着木牌:“麦克地”、“台湾主妇联盟”、“白杨菜园”等等。管理员们如数家珍:麦克地的主人有两分地,是和朋友一起种的,名字来由是他家有一只叫麦克的中华田园犬;白杨菜园主人信佛,吃素,又不杀生,便给菜地播放佛经录音,期望虫子受到感化??
每当出现一则新的食品安全问题报道,打电话来咨询的就多,扩大种植面积势在必然。
动手动脚找食材
“有机”不仅是个适用于食品的概念,也应用至中药。
杨其根种植了20亩铁皮石斛,以有机的方式培养。云南的石斛长在树上,江南的石斛长在砖块里,嘉兴中医种石斛是在倒掉的老房子的瓦砾堆里,杨其根就在大棚里模拟这种遍地砖头的环境。云南种石斛施牛粪羊粪,肥力巨大,但容易腐败,苗易得病,一旦用药,就非有机;杨其根以沼液薄肥多施,被蜗牛咬过的石斛就拿到隔壁的大棚里隔离,晚上打着手电来捉蜗牛。
巴掌可托起的一小花盆石斛售价100多元,烘干成铁皮枫斗后卖68万元1公斤。杨其根从云南引进的良种,每亩投入30万元,3年才有产出。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杨其根的财力——家住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古塘村的杨其根被称“首富”,但是,他也不知是村、镇、区、市的哪级首富。
杨其根是上世纪80年代末被市场经济初潮送上财富彼岸的浙商,靠着节约肯干白手起家,从家庭织布作坊到纺织厂到印染厂。如今才40出头,“寻找小时候的味道”已成了人生追求。“小时候的味道是指肉有肉味,蛋有蛋味,菜有菜味——
不被化学干扰的天然味,营养液栽培出来的蔬菜干脆连地气都不接了。”他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为了品尝野猪,杨其根蹲守在安徽宁国的山林里打猎,走的时候,觉得脚被拖住了,登山靴上留下蛇的齿痕;听说西双版纳一带有鸣声似“茶花朵朵”的茶花鸡,他花了8000元路费去缅甸找鸡,3000多元一只,买了33只,禽流感后只剩一只,吃这只鸡的成本就成了十几万。
找吃找喝,很难找得到满意的,干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既有事做,又有食吃。2007年,杨其根接手了这座312亩的农庄,种石斛、种食材。
重点是造一条合理的生态链。保留大面积的生态湿地,水草浓密到看不见水面。菜地上撒草籽,放养牛羊,搭小木屋放牧,不急功近利地向土地索取。枯草落叶不去收拾,好让其归于土。漂亮的石斛叶子请龙井师傅炒好,不好看的喂芦花鸡。在那些悲催的茶花鸡之后,这里的鸡避过了每次禽流感,两米高的网,都拦不住飞翔的鸡。
一大块方正的草地分成14小块,牛在其中一小块上吃草,每天换一块地,牛正好把面上的草吃完,又不至于伤到草根,吃完一圈,再从第一块开始吃。
每只甲鱼的生活空间则有5?6平方米,水深3米,利于沉淀,水质澄清。喂食时辰,叫来几船螺狮,行于水面,沿着船舷流入水中。农户捕到岁长甲鱼,都会送来这里。
厨房直接悬空在水面上。瓦上一套喷淋系统,降温、增负离子。食材全部取自园中,可以吃一个星期不重样。松花蛋、鱼干自己腌制,杨梅酒、石斛酒自家酿造;用二两虫草去炖一只三年的老鸭,而饭店通常是用两根;炒红薯茎,是从“知味观”学的烹法。
越来越多人慕名而来,既饱口福,又饱眼福。紫荆花径,紫薇花径,夹道相迎,茑萝很亮,像通电的LED灯一样。百果园里,全是野生核桃、野生毛栗、白杨梅等稀有品种。白鹭停在牛背上啄食小虫,头鹅带领群鹅在水塘里折返跑。来自各地的游客兴奋地说:“灰天鹅在‘灰’来‘灰’去。”
新树被有设计地栽种,树冠撑开之后,就变成了生态停车场,届时石斛也会上树。杨其根站在树下规划着远景——这是一个好的远景,也是一个坏的远景。谓之“坏”,因为杨其根承认“农庄是否能赚钱,还要打个问号。十家农庄九家亏,还有一家在维持”。像他这样有雄厚的基础,有可以反哺农业的工业,又不计较得失,所以玩得起有机庄园。
菜田里的守望者
杨宗强在上海浦东高档社区碧云开了一爿小蔬果店,只有十来平方米,还装不满。每周有固定一天是满的——火车发运来的几百公斤各色瓜果叶菜和腊肉、蜂蜜堆得无处下脚,但很快就被闻讯而来的居民领购一空。湘西山野间的有机食物,当晚摆上了都市中的许多张餐桌。
从产地到销售终端,杨宗强“两点一线”一肩挑。之前,他是在另一条两点一线间循规蹈矩的白领。
2008年,进城走了18年的杨宗强蓦然回首,看到了生命历程中的两道等分线:在乡下成长的18年和进城的18年。给了他这个审视视角的是当年年头的雪灾,杨宗强被困于作为重灾区的湖南中方县丁家乡。在万籁俱寂中,心沉静下来,胃的记忆也被唤醒,对于家乡,它比脑的记忆更好。杨宗强决定将大山里的有机食品运到上海自享与分享。
“每天面对的食物不一样,思考的方式不一样。”杨宗强说。他在上海有两年时间不吃肉,菜市场里只吃两样东西:南瓜、冬瓜,其余都是去菜园里亲自采摘。
杨宗强没有像其他有机作物生产者一样选择在上海本地种植,反而舍近求远,每斤多付3元运费。因为在他看来,有机不仅是化肥、农药无添加的概念,生态环境也是“有机”的要素,水和空气也会参与植物生长并固着在植物中。
人像作物一样,也需要在一个澄清的环境中定期荡涤心灵。每年,他有1/3的时间呆在大山里,思考人生,指挥生产。
香菇是主要作物,以此可以拎起一条生态链——
养菇残渣用作肥料,种植稻蔬,当年种一亩菇,次年就能种一亩水稻和一亩蔬菜,养些鸡鸭。这样,一户农家可以供应上海的两三户人家,年收入可达两三万元。
通常搞有机农场都有雄厚的资本后盾,走工业反哺农业的模式,杨宗强是“裸泳”的少数派。300万元的投入已使白领出身的杨宗强生活窘迫,目前稍微能缓解的就是种植香菇。他却说,“信心越来越足,我很佩服梁稳根、李嘉诚。梁稳根创业的地方,离我的家很近,几百公里。”这是他能找到的最近的励志故事。
他觉得这番创业艰难最值得欣慰的是,出生30个月的孩子一直在吃自己种的菜,甚至喝的水也是有机的——
每次运菜都用冰块,他把这些来自家乡的冰化掉,制作成有机水。
社区支持有机农业
每个周六,上海仁恒河滨城的居民都到楼下赶集。百欧欢农场在这里举办有机农夫市集已近5年,成了邻居聚会的地方。妈妈们聚成一堆挑菜、交换菜谱,孩子们穿着滑轮鞋穿梭。菜色琳琅满目,仅指形胡萝卜就有黄、紫、红、橙4色,还有光秃无刺的“一休黄瓜”,“植物大战僵尸”里的火爆辣椒。
几张老面孔还帮忙摆放蔬菜、整理纸箱,曹乃真对这些老朋友也不吝啬“谢谢”。2007年,正是曹乃真将市集引入这个小区。
那一年,曹乃真随老公从台湾迁居上海,第一件事是把食物搞定。“在大陆外生活的人,初来大陆,对待食品的态度是明显的两极化,有些所有食品都要进口,有些就什么都不管了,我是前者。”
这个超级食客,先是在农场里帮忙,后来成了农场员工,并力推CSA(社区支持农业)模式。CSA的概念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瑞士,消费者为了寻找安全的食物,与那些希望建立稳定客源的农民携手合作,拒绝中间商操纵当地的食品经济,变成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对话的一个方式。
“消费者想吃什么菜,一次给我们3个月菜篮子的钱,我们再拿这笔钱去安排生产,类似订单生产。每个礼拜我们都会给会员送一个菜篮子,5到7个品种,分69元、99元、129元三种,选择余地很大,每个季节100多种蔬菜,全年300多种。”曹乃真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他们还会定点、定时到市集卖菜,不用冰箱、空调和收银台,也不占用都市土地,时间一到就把垃圾、剩菜全都带走,是一种绿色的购物方式。
生产基地位于浦东新区川沙镇,一派和谐,小洋房,狗,田野,池塘,睡莲,牛羊和兔子,空气中还有羊粪的味道。曹乃真最近在学习堆肥,牛粪是其教学耗材。葡萄架上悬挂着CD光盘,用来吓唬呆鸟,因为鸟儿害怕反光。每个月只有一天将农场对外开放,人流进进出出、汽车尾气排放不利生产环境。
这个趋于半封闭特性的圈子,2011年仍吸纳了400多名新会员。2007年,70%的会员是老外,现在老外与中国人三七开。“早期上海人关注房子、衣服、包、车子,食品永远排在后边,近两年对食品的关切越来越多。”场内的大师级农夫李国华说。
有机分子小散户
上海中医药大学未迁离零陵路的时候,校工辟出一小块地种菜,南瓜、毛豆、丝瓜、鸡毛菜等,全是日常小菜,引来一干教授和老中医尝鲜,也意外地将一部分人带上了有机菜之路。徐俊就是其中一位。
徐俊将有机消费者分为三类:要买最好的有钱人;靠“有机”产业生活的人;随机性的有机分子,碰到有机就吃一口,平时过着无机生活。
徐俊是有机消费者中的小散户,小散户的心态是不相信机构,所以,他尽可能多地向生产链上游攀附。比如翻土,“中医讲求经络疏通,果树蔬菜长得不好也要经常松土,灌水,气血通了就有果实,一定要花血本去耕地、翻地,地耕得有多细,菜就有多好吃。”
他在有机农场包了二分地,为了检查农民是不是偷偷使用了除草剂,经常早晨4点驱车去农场做“飞行检查”。“农民为了追求产量、漂亮,你一松懈,他就偷施农药。”
自己种菜之外,徐俊还在上海崇明岛上包了一块稻田,年产粮500斤;又在安徽农户家里寄养了一头猪,一年长到170斤左右,年底付给农户3000元,运回上海分给亲朋过年。这种自然生长的猪,肥肉占了大约七成,收到的人都说太肥,或许这才是猪的本来面目。
《望东方周刊》记者刘耿、林歆|上海、浙江嘉兴报道
……
食品成为商品,农业就变成了工业。工业化的食品生产,添加越来越多。
被劳动力成本上升、地价上升带动的餐饮业价格上升,为全民有机生活提供了倒逼效应——订一年有机农庄的菜篮,相当于一桌婚宴的钱。越来越多的人觉得有机合算,压缩两三次酒席社交就省出来了,或还省了潜在的医疗费。
本刊这一组“有机分子”的侧写,涵盖各个阶层。
现实版“开心农场”
2009年,白领中流行上好闹钟半夜起来“偷菜”。这年,有30多家现实版“开心农场”在上海悄然开花,“响水湾”是其中一家,也是第一家,或许还是最后一家——1年之后,绝大部分农场都悄悄地随着这款社交游戏的热度一同散去,正如悄悄地来。
与其他跟风的农场不同,响水湾只是碰巧与开心农场“撞衫”,现实版开心农场的历史至少提前9年。
世纪之交,“都市农业”的概念流行起来。中央歌剧院国家二级演员姜庆林对这个概念的理解,是把农田分成小块,租给都市人种。2000年4月,他从北京市顺义区高丽营镇七村租来350亩地,分成每份66平方米的小块(也就是1分田),每块年租金1500元,招有田园梦的都市人来种,也可以由农庄帮助打理,种子、肥料概由农庄提供,每年8个月种植期,完全可以满足一个家庭全年的蔬菜需求。蓝天野、葛优、陈道明等圈内人都成了他的会员。
2007年,现实版开心农场在上海开了兄弟店。仍是1分田1份,每份每年3580元,包括地租、种植人工、种子、肥料、采摘、免费配送到家。一亩地的年收入3.58万元,这相当于农民一亩地年收入的十几倍至几十倍。
看起来似乎很暴利,经理王敏算了笔账:一亩地需要配一名“阿姨”照看,每年的人工费就是1.8万元,种子每粒6?7毛钱,还有每年40次物流配送,实际只能勉强打平。目前300多名会员,每年一两百万元收入,维系着这片518亩的庄园运营。
他们未作有机认证,因为做一个品种的认证至少要几万元费用,而且仅靠中介机构在做,政府管的是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
打开纸箱,菜叶上昂扬的虫子是活生生的有机认证。响水湾出产的蔬菜,玉米像没戴牙箍的龋齿,七扭八歪;茄子细长且像高迪的作品一样扭曲。因相貌太丑,还引起了会员投诉。“工业化生产让消费者都不知道蔬菜实际上长什么样了。”王敏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王敏之前是做添加剂的,知道利害。“花生很容易被白土蚕啃,有种黄色的小药片只要撒上去,地下五十米的虫害都被杀死了,就被广泛使用。花生产量是上去了,20年前不孕不育比例是1.5%现在是15%,元凶之一就是这个小药片。”
所以,他坚决反对用化学方法除虫,而是用黄板粘虫或大蒜水、辣椒水驱虫,有时人工捉虫。捉是捉不完的,只要蝴蝶飞过,很快就会有很多毛毛虫,味甜的卷心菜夏天根本就不敢种。
周末通常会出现大生产的热火朝天场面,会员拖家带口从市区驱车而来,搭扁豆架子、垒鸡窝,拔出植株,向小朋友讲解花生是长在地里的。一分田是五垅,垅间插着木牌:“麦克地”、“台湾主妇联盟”、“白杨菜园”等等。管理员们如数家珍:麦克地的主人有两分地,是和朋友一起种的,名字来由是他家有一只叫麦克的中华田园犬;白杨菜园主人信佛,吃素,又不杀生,便给菜地播放佛经录音,期望虫子受到感化??
每当出现一则新的食品安全问题报道,打电话来咨询的就多,扩大种植面积势在必然。
动手动脚找食材
“有机”不仅是个适用于食品的概念,也应用至中药。
杨其根种植了20亩铁皮石斛,以有机的方式培养。云南的石斛长在树上,江南的石斛长在砖块里,嘉兴中医种石斛是在倒掉的老房子的瓦砾堆里,杨其根就在大棚里模拟这种遍地砖头的环境。云南种石斛施牛粪羊粪,肥力巨大,但容易腐败,苗易得病,一旦用药,就非有机;杨其根以沼液薄肥多施,被蜗牛咬过的石斛就拿到隔壁的大棚里隔离,晚上打着手电来捉蜗牛。
巴掌可托起的一小花盆石斛售价100多元,烘干成铁皮枫斗后卖68万元1公斤。杨其根从云南引进的良种,每亩投入30万元,3年才有产出。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杨其根的财力——家住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古塘村的杨其根被称“首富”,但是,他也不知是村、镇、区、市的哪级首富。
杨其根是上世纪80年代末被市场经济初潮送上财富彼岸的浙商,靠着节约肯干白手起家,从家庭织布作坊到纺织厂到印染厂。如今才40出头,“寻找小时候的味道”已成了人生追求。“小时候的味道是指肉有肉味,蛋有蛋味,菜有菜味——
不被化学干扰的天然味,营养液栽培出来的蔬菜干脆连地气都不接了。”他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为了品尝野猪,杨其根蹲守在安徽宁国的山林里打猎,走的时候,觉得脚被拖住了,登山靴上留下蛇的齿痕;听说西双版纳一带有鸣声似“茶花朵朵”的茶花鸡,他花了8000元路费去缅甸找鸡,3000多元一只,买了33只,禽流感后只剩一只,吃这只鸡的成本就成了十几万。
找吃找喝,很难找得到满意的,干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既有事做,又有食吃。2007年,杨其根接手了这座312亩的农庄,种石斛、种食材。
重点是造一条合理的生态链。保留大面积的生态湿地,水草浓密到看不见水面。菜地上撒草籽,放养牛羊,搭小木屋放牧,不急功近利地向土地索取。枯草落叶不去收拾,好让其归于土。漂亮的石斛叶子请龙井师傅炒好,不好看的喂芦花鸡。在那些悲催的茶花鸡之后,这里的鸡避过了每次禽流感,两米高的网,都拦不住飞翔的鸡。
一大块方正的草地分成14小块,牛在其中一小块上吃草,每天换一块地,牛正好把面上的草吃完,又不至于伤到草根,吃完一圈,再从第一块开始吃。
每只甲鱼的生活空间则有5?6平方米,水深3米,利于沉淀,水质澄清。喂食时辰,叫来几船螺狮,行于水面,沿着船舷流入水中。农户捕到岁长甲鱼,都会送来这里。
厨房直接悬空在水面上。瓦上一套喷淋系统,降温、增负离子。食材全部取自园中,可以吃一个星期不重样。松花蛋、鱼干自己腌制,杨梅酒、石斛酒自家酿造;用二两虫草去炖一只三年的老鸭,而饭店通常是用两根;炒红薯茎,是从“知味观”学的烹法。
越来越多人慕名而来,既饱口福,又饱眼福。紫荆花径,紫薇花径,夹道相迎,茑萝很亮,像通电的LED灯一样。百果园里,全是野生核桃、野生毛栗、白杨梅等稀有品种。白鹭停在牛背上啄食小虫,头鹅带领群鹅在水塘里折返跑。来自各地的游客兴奋地说:“灰天鹅在‘灰’来‘灰’去。”
新树被有设计地栽种,树冠撑开之后,就变成了生态停车场,届时石斛也会上树。杨其根站在树下规划着远景——这是一个好的远景,也是一个坏的远景。谓之“坏”,因为杨其根承认“农庄是否能赚钱,还要打个问号。十家农庄九家亏,还有一家在维持”。像他这样有雄厚的基础,有可以反哺农业的工业,又不计较得失,所以玩得起有机庄园。
菜田里的守望者
杨宗强在上海浦东高档社区碧云开了一爿小蔬果店,只有十来平方米,还装不满。每周有固定一天是满的——火车发运来的几百公斤各色瓜果叶菜和腊肉、蜂蜜堆得无处下脚,但很快就被闻讯而来的居民领购一空。湘西山野间的有机食物,当晚摆上了都市中的许多张餐桌。
从产地到销售终端,杨宗强“两点一线”一肩挑。之前,他是在另一条两点一线间循规蹈矩的白领。
2008年,进城走了18年的杨宗强蓦然回首,看到了生命历程中的两道等分线:在乡下成长的18年和进城的18年。给了他这个审视视角的是当年年头的雪灾,杨宗强被困于作为重灾区的湖南中方县丁家乡。在万籁俱寂中,心沉静下来,胃的记忆也被唤醒,对于家乡,它比脑的记忆更好。杨宗强决定将大山里的有机食品运到上海自享与分享。
“每天面对的食物不一样,思考的方式不一样。”杨宗强说。他在上海有两年时间不吃肉,菜市场里只吃两样东西:南瓜、冬瓜,其余都是去菜园里亲自采摘。
杨宗强没有像其他有机作物生产者一样选择在上海本地种植,反而舍近求远,每斤多付3元运费。因为在他看来,有机不仅是化肥、农药无添加的概念,生态环境也是“有机”的要素,水和空气也会参与植物生长并固着在植物中。
人像作物一样,也需要在一个澄清的环境中定期荡涤心灵。每年,他有1/3的时间呆在大山里,思考人生,指挥生产。
香菇是主要作物,以此可以拎起一条生态链——
养菇残渣用作肥料,种植稻蔬,当年种一亩菇,次年就能种一亩水稻和一亩蔬菜,养些鸡鸭。这样,一户农家可以供应上海的两三户人家,年收入可达两三万元。
通常搞有机农场都有雄厚的资本后盾,走工业反哺农业的模式,杨宗强是“裸泳”的少数派。300万元的投入已使白领出身的杨宗强生活窘迫,目前稍微能缓解的就是种植香菇。他却说,“信心越来越足,我很佩服梁稳根、李嘉诚。梁稳根创业的地方,离我的家很近,几百公里。”这是他能找到的最近的励志故事。
他觉得这番创业艰难最值得欣慰的是,出生30个月的孩子一直在吃自己种的菜,甚至喝的水也是有机的——
每次运菜都用冰块,他把这些来自家乡的冰化掉,制作成有机水。
社区支持有机农业
每个周六,上海仁恒河滨城的居民都到楼下赶集。百欧欢农场在这里举办有机农夫市集已近5年,成了邻居聚会的地方。妈妈们聚成一堆挑菜、交换菜谱,孩子们穿着滑轮鞋穿梭。菜色琳琅满目,仅指形胡萝卜就有黄、紫、红、橙4色,还有光秃无刺的“一休黄瓜”,“植物大战僵尸”里的火爆辣椒。
几张老面孔还帮忙摆放蔬菜、整理纸箱,曹乃真对这些老朋友也不吝啬“谢谢”。2007年,正是曹乃真将市集引入这个小区。
那一年,曹乃真随老公从台湾迁居上海,第一件事是把食物搞定。“在大陆外生活的人,初来大陆,对待食品的态度是明显的两极化,有些所有食品都要进口,有些就什么都不管了,我是前者。”
这个超级食客,先是在农场里帮忙,后来成了农场员工,并力推CSA(社区支持农业)模式。CSA的概念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瑞士,消费者为了寻找安全的食物,与那些希望建立稳定客源的农民携手合作,拒绝中间商操纵当地的食品经济,变成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对话的一个方式。
“消费者想吃什么菜,一次给我们3个月菜篮子的钱,我们再拿这笔钱去安排生产,类似订单生产。每个礼拜我们都会给会员送一个菜篮子,5到7个品种,分69元、99元、129元三种,选择余地很大,每个季节100多种蔬菜,全年300多种。”曹乃真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他们还会定点、定时到市集卖菜,不用冰箱、空调和收银台,也不占用都市土地,时间一到就把垃圾、剩菜全都带走,是一种绿色的购物方式。
生产基地位于浦东新区川沙镇,一派和谐,小洋房,狗,田野,池塘,睡莲,牛羊和兔子,空气中还有羊粪的味道。曹乃真最近在学习堆肥,牛粪是其教学耗材。葡萄架上悬挂着CD光盘,用来吓唬呆鸟,因为鸟儿害怕反光。每个月只有一天将农场对外开放,人流进进出出、汽车尾气排放不利生产环境。
这个趋于半封闭特性的圈子,2011年仍吸纳了400多名新会员。2007年,70%的会员是老外,现在老外与中国人三七开。“早期上海人关注房子、衣服、包、车子,食品永远排在后边,近两年对食品的关切越来越多。”场内的大师级农夫李国华说。
有机分子小散户
上海中医药大学未迁离零陵路的时候,校工辟出一小块地种菜,南瓜、毛豆、丝瓜、鸡毛菜等,全是日常小菜,引来一干教授和老中医尝鲜,也意外地将一部分人带上了有机菜之路。徐俊就是其中一位。
徐俊将有机消费者分为三类:要买最好的有钱人;靠“有机”产业生活的人;随机性的有机分子,碰到有机就吃一口,平时过着无机生活。
徐俊是有机消费者中的小散户,小散户的心态是不相信机构,所以,他尽可能多地向生产链上游攀附。比如翻土,“中医讲求经络疏通,果树蔬菜长得不好也要经常松土,灌水,气血通了就有果实,一定要花血本去耕地、翻地,地耕得有多细,菜就有多好吃。”
他在有机农场包了二分地,为了检查农民是不是偷偷使用了除草剂,经常早晨4点驱车去农场做“飞行检查”。“农民为了追求产量、漂亮,你一松懈,他就偷施农药。”
自己种菜之外,徐俊还在上海崇明岛上包了一块稻田,年产粮500斤;又在安徽农户家里寄养了一头猪,一年长到170斤左右,年底付给农户3000元,运回上海分给亲朋过年。这种自然生长的猪,肥肉占了大约七成,收到的人都说太肥,或许这才是猪的本来面目。
《望东方周刊》记者刘耿、林歆|上海、浙江嘉兴报道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