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烤鸭和小恶魔
-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音乐,烤鸭,小恶魔,宋柯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2-02-28 10:31
“尝过我们店的烤鸭吗?味道怎么样?真心地说,我特别重视你们的意见。”2012年1月底,这是宋柯见到本刊记者时的第一句话。
这不免给人恍若隔世之感。过去10多年,宋柯堪称中国内地最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音乐公司老板:他一手创立麦田音乐制作公司,他的名字和高晓松、朴树、老狼、叶蓓、刀郎、李宇春们紧密联系在一起,他连续担任了几届超女评委,言辞犀利、不苟言笑……但2012年1月4日,宋柯却突然宣布辞去太合麦田CEO一职,之后不久,他的烤鸭店“朗悦府”在北京国贸CBD开张了,如今,兴致饱满地试菜,周到、热情地为前来就餐的顾客推荐美食,已成为他最大的乐趣。
宋柯对本刊记者称,是他心中的那个“小恶魔”,促成了这一让外界看来匪夷所思的转变。“小恶魔”,是他辞职后琢磨出来的一个词: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有一个“小恶魔”,它会时不时地出来骚扰你一下,直到你到达了它勾引你去的那个地方。
虽然,这个曾经的音乐界大佬、如今的“全职烤鸭店老板”,看起来只是在“跟随心的选择”,不过,在其双面人生背后,也并不缺少现实的商业考量。
麦田里的事儿
可以说,宋柯是个不靠谱的“理工男”。
1988年从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毕业后,宋柯去美国留学了两年,不过,后来找工作时,他却觉得自己对工程师这份职业毫无兴趣,于是便“跑了”去经营珠宝生意。但宋柯说,这份工作并不是他所喜欢的,只为谋生而已:“我是一个什么都不戴的人,甚至连手表都很少戴。戒指、项链之类的东西,在我看来就是女性消费品,而我对女性消费市场完全不敏感。所以啊,没有‘小恶魔’骚扰的事情,干起来就特别无趣,后来,高晓松一拉我,我就又跑了。”
当时,音乐便是宋柯心中的那个“小恶魔”。宋柯称,在他读大学时,这个“小恶魔”就开始骚扰他了,而且,他觉得自己可以玩得转音乐:“在美国看电视或听广播的时候,我感觉会红的新歌、新人,不出3个月准红。”1996年,回到北京的宋柯,与高晓松等人一起创立了麦田音乐,并推出了第一张专辑《青春无悔》,投资二三十万元,收回约50万元。
宋柯称自己是一个特别随性的人,1996年回国创立麦田音乐时,没给自己设定过高的目标。在他看来,特别成功的人总是拥有某种“极端”的东西,比如才华、刻苦或是运气,但自己一样都不占,“我可以出一点好的音乐,多多少少影响一代人,但如果足够幸运,做的事儿又不错,能够影响两代人,这就很好了”。
或许正因为有自己坚持的东西,按照宋柯的话说:“我是这个行业可能比较少见的,既不想当经纪公司老板,也不想当演出公司老板的人。”
而上世纪90年代末,在国内唱片业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很多音乐公司的商业模式都发生了改变,它们不再靠发售唱片或出售版权赚钱,而是通过艺人的演出代理或举办演唱会盈利,而这也是相对稳妥的盈利模式,比如,2009年大热的“纵贯线”,便是一个最大限度“榨取”艺人和演唱会价值的样板。但在宋柯看来,类似的商业模式只够养活经纪团队和演出团体,不能养活源头。所谓“源头”,包括词曲作者、录音室、乐队,“如果没人愿意投资音乐本身,都只想攫取附加值,那是一个很可怕的事情”。
宋柯说:“如果我干了十几年,最后别人说,老宋,你也就是个艺人经纪公司的老板,给艺人当助理,每天琢磨着把谁谁捧红一点,多攒一些商业演出和广告代言费,我觉得,这完全不符合我的理想。”但也正因为如此,虽然推出的几张专辑都卖得不错,但麦田音乐在商业上并不成功,1999年甚至面临巨额亏损。
2000年,在最困难的时期,麦田选择了与华纳唱片合作,诞生了华纳麦田,宋柯出任华纳唱片中国公司的常务副总经理和制作总监。宋柯的考虑是,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独立唱片公司生存空间太窄,如果操盘几个人的小公司,一年做一两个专辑,虽然不费劲,但也没发展空间。
宋柯对自己“华纳之旅”的总结是,“虽然利益上的获益不大,但经验上受益匪浅”。2000年前的麦田只有几个艺人几首歌的版权,根本不能称之为系统,但华纳当时拥有的版权已经近万,并且每年还要承接大量海外艺人的宣传和推广,对于宋柯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的机会,“实际上,太合麦田今天的版权管理理念,都来自华纳”。
但宋柯同时强调:“华纳带给我们的,只是传统唱片公司的运作体系,而从2003年开始,我已经注意到它有些做法不太适应互联网时代了。”宋柯称,当时传统唱片公司仅仅把互联网归类为新媒体,给它们和传统电视台、电台一样的待遇,“在我看来,互联网绝对不止是新媒体,至少也是‘新媒体+新销售渠道’”。
宋柯觉得还是必须“自己出去做”。2004年,华纳和麦田的合约到期,宋柯与认可其思路的太合传媒合作,组建了太合麦田。宋柯当时的想法是,太合麦田不应该追求签下多少个艺人和做多少歌曲,而应着力在数字音乐领域有所发展。2004年,在刀郎如日中天之时,太合麦田买下了他几部作品在无线通信和互联网领域的版权,随之而来的几千万次的累计下载,给它带来了2000多万元的收入。
不愉快的感觉
那么,过去10多年,追随心中的音乐“小恶魔”,最后让宋柯收获了满足吗?宋柯的回答是:“我感觉很不愉快,一旦做上它就不愉快了,因为,音乐行业在中国天生就是畸形的产业,从腿、脚到大脑都有毛病,这意味着,你必须克服很多困难。”
在宋柯看来,娱乐业无非就是四大块儿:电影、电视、游戏和音乐。对于音乐之外的三个产业,宋柯表示很羡慕:首先,不论电影、电视还是游戏,都一直在积极升级产品的内容和品质,比如,电影业有IMAX和3D,电视有高清,游戏业早就开发出了“网络游戏”的商业模式;其次,这三个产业的维权意识都很强,有人振臂一呼,大家就纷纷抱团打击盗版。
而让宋柯痛心的是:“只有音乐,转来转去,最终都变成MP3了,它甚至还没有卡带清楚,我自己都不愿意在网上听,你还怎么指望大家花钱去买歌听呢?而且,音乐内容商们自身的维权意识也太差了。”在他看来,问题的根源在于,其它娱乐业的内容提供商得到的“分成比例”一定都超过四成,因此才有动力去维权和做产品升级,而音乐业的分成比例过低,这让很多老板觉得,还不如“踏踏实实”地做演出和艺人经纪。
宋柯估算称,2011年,中国内地由音乐版权直接产生的收益高达300亿元人民币,其中还不包括演唱会、卡拉OK等“非直接收益”,但内容提供商们只分到了5亿多元。
在宋柯看来,这是极不合理的。“比如百度,它的大部分音乐应该是购买版权了,但我觉得,分成的比例是不对的。你不能说,只有MP3直接产生的收入才能算版权收益,毕竟,收听音乐是要产生大量流量的,互联网公司还可以直接把流量当成商品来挣钱。所以,现在唱片公司拿到所谓的‘版权费’,根本体现不出版权的价值,实际上就一个封口费,人家说孩子你们别闹了,不闹还能多给点,你要再闹,一点都拿不到。”
而“彩铃”这个曾经的数字音乐金矿,同样如此。太合麦田最初与中国移动、SP(增值业务提供商)合作,中国移动分成15%,SP和太合麦田各分成42.5%。这看上去是一个很高的分成比例,但宋柯发现SP拿得太多了:“它们就干两件事儿,一个是产品集成,一个是营销推广。所谓产品集成,就是把一首3分钟的歌改成45秒或者40秒,这还用你做吗?我干得比你专业;至于营销推广,很多也是借助移动和我们的资源。其实这也罢了,关键是,具体收入多少,它还瞒着你,我们所谓的分成42.5%,我估计实际只能拿到12%左右。”
后来,宋柯决定把SP踢出局,和中国移动五五分成,但最后的结果依然和他想象的不一样:“比例是对的,但到底哪块收入算入比例,这不是我们定的,而是移动定的,最后,我们实际得到的收入依然不成比例。”
在宋柯看来,这就是中国音乐业面临的无奈现实,虽然国内版权环境近年来有所好转,但音乐内容商们却几乎没有定价权。用宋柯的话说,这个行业内的内容商太散、太小,既没有张艺谋这么强势的导演,也没有一家名气和市场份额都够大的企业,而它们面对的渠道商,每一个对它们而言都是巨无霸。“比如说李宇春,我们与对方合作时,坚持要求提高分成比例,否则就不提供李宇春的音乐。但问题在于,内地华语乐坛有那么多艺人,而且分布在几十家不同的公司,对方分分钟就可以把你的艺人和歌手换了,去找别人了。”
宋柯称,改变音乐内容商艰难处境的唯一方法,便是大家联合起来,成立行业联盟。事实上,早在6年前,宋柯便开始做这样的尝试,呼吁成立一个联盟,先把版权集中到一起,一致对外争取到一个比较高的内容分成比例,“只要钱先到了咱们这儿,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哪怕咱们自己再关起门来吵,不就是钱怎么分嘛?”
但这事儿最终没办成。对于其中的原因,宋柯不愿意细说,仅称,“可能是自己的影响力不够,而且大家并不齐心”。不过,宋柯直言:“国内音乐业落到今天的境地,我也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活该!”
另一个诱惑
在乐坛耕耘多年,理想和现实之间的不断碰撞,让宋柯觉得很累。
宋柯称,自己多年来一直在一线打拼,几乎没能真正静下心来思考,而“不退下来,就很难想得那么透彻和清晰”。其实,早在2010年,宋柯就萌生了辞职的想法,但当时太合麦田的很多艺人的合约还没有到期,为了保持人心稳定,宋柯坚持到了2011年,此时,大部分艺人的合约都已到期了,而麦田也明确了“不再签约艺人、只签约版权”的战略,因此,宋柯觉得“退下来”事儿水到渠成了,并于2012年1月初正式辞职。当然,他依然还是太合麦田的股东和董事会成员。
也就是在宋柯筹划“退下来”期间,潜伏在他心中的另一个“小恶魔”——美食,开始不时地出来勾引他一下。
宋柯称,有时候,他去某个饭店“吃美了”,就会琢磨着如果自己开家饭馆多好,而且宋柯认为自己对美食的判断力完全不输音乐,“我长了个大众胃口,经常会发现,一个餐厅虽然没什么人流但我觉得菜不错,下次再去时这餐厅必然火了”。
事实上,早在2002年,宋柯就已经在餐饮业牛刀小试。当时宋柯在华纳的一个同事开了一间名叫“幸福花园”的小酒吧,走美国乡村路线——店主带牛仔帽,穿牛仔靴,酒吧只放美国乡村音乐,提供汉堡和薯条,用宋柯的话形容就是“难听又难吃”。宋柯入股后,对这个小酒吧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第一,丰富音乐的类型;第二,提供“标准化”的中餐,每天就六菜一汤,写在小黑板上。结果,“酒吧火得不行”,一度成了圈内人知名的聚会场所。
可惜的是,这个酒吧后来因为拆迁而关闭,但这段经历让宋柯很有成就感,他表示,转行卖烤鸭并不是一时冲动的想法,“这些年,我真正被‘小恶魔’撺掇想做的事情,除了音乐就只有餐饮了。”
辞职后,宋柯终于可以全力实践筹划已久的“美食”计划了。
而选择做“烤鸭”,则兼顾了宋柯的“感性”和“理性”的考量。宋柯称,2011年3月,他和朋友在北京朝阳门外大街的果果烤鸭吃饭“吃美了”,那时便琢磨着自己开一家餐厅,既能作为一份事业经营,也能给自己的朋友提供一个请客聚会的好场所。并且,宋柯从其多年的“美食体验”总结出一条北京餐饮业的规律,“不管是川菜、湘菜还是其它什么菜系,都火不过两三年,在北京,真正不败的美食只有两个,涮羊肉和烤鸭。”
不久之后,宋柯便收购了果果烤鸭,不过,果果只算是家“夫妻店”,虽然老板和老板娘都是非常有经验和能力的师傅,但毕竟地方太小,因此,他把果果烤鸭定位成为旗下的一个中档品牌,他还需要另外开一家心目中理想的烤鸭店,一家用于商务宴请和朋友聚会的高档私房菜馆。
而通过在果果烤鸭周边的调研,宋柯发现很多他在投资界的朋友和合作过的律师、会计事务所都在这一带办公,而周边对应他们这个消费档次的餐厅和包房数量并不够。最终,宋柯把新餐厅的地点敲定紧邻东三环的北京财富中心,名字叫作“朗悦府”。
烤鸭和音乐
宋柯要开烤鸭店,外界的直观印象是,他的名气和人脉可以给他带来大量的客源和人气,但宋柯称自己对此想得很清楚。
他告诫自己说,千万别把娱乐圈里的人脉当成开店的基础人群,那最多只是锦上添花,“我们还是要把周边的客户伺候好,娱乐圈的朋友都很时髦,他们爱吃最新、最时髦的东西,很难成为你的老客户。当然,他们能来捧场是好事,有些人还必须埋单,因为我帮过他们,但我不会在饭店里贴什么明星照片,我不认为这是给娱乐圈提供餐饮服务的店。”
宋柯坦言,自己开烤鸭店介于“玩票”和“做大”之间:“我现在想的就是,把我这个店做好,不能先把自己的牌子给砸了。其实,很多地区都有人邀请我去开连锁店,甚至还包括多伦多。但我和我的班子成员说,现在千万别想搞连锁店,先踏踏实实自己干几年,特别是果果的那对夫妻师傅,至少这两年先在店里做下去,等找到非常靠谱的师傅以后,再考虑出去开店,否则,开连锁店也是找死。”
对于“朗悦府”的经营,宋柯希望主打“私房”概念。他称,朗悦府的菜单和酒单都是自己、亲戚和朋友推荐甚至亲自做过的,比如,宋柯觉得他三姐做的肉皮冻特别好吃,就把它推荐到了菜单上。而在朗悦府正式运营后,宋柯还计划着发挥自己的特长——客人可以一边在包房里观看烤鸭烤制过程的“现场直播”,一边欣赏老宋亲自推荐的歌曲。
当然,宋柯希望,这家餐厅最终还是以食物质量、安全、健康、可口性以及合理的价位,吸引周边的客源。宋柯戏称,自己现在已经在尝试做“全产业链”了:朗悦府的食材,除了采购的以外,宋柯还在北京东四环附近承包了一块地,就近种一些应季的菜,除了供应厨房,也可以作为礼物送给核心客户。
起码到目前为止,宋柯觉得,做餐饮比做音乐愉快:“同样是产品,我做的烤鸭如果做得好吃,客户当时就给钱,我马上就能收到货款的100%,甚至还有客人夸奖我。保证食品材质的情况下,理论上,朗悦府可以做到50%的毛利率,而我做唱片时,税后毛利率只有10%。而且,我现在做采购,面对上游时还是强势的一方,这也让我很愉快。”他也乐得在店里事必躬亲,宋柯称自己现在已经是以店为家,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管理饭店和试菜,人已经瘦了十几斤了。
当然,宋柯并没有和音乐绝缘。他的确说过“唱片已死”,但宋柯称,他的话被外界断章取义得厉害,因为后面其实还有四个字:“音乐永生。”
有关音乐,目前,除了太合麦田股东和董事的身份外,宋柯还在继续推进一件6年未竟之事——组建音乐内容商联盟。他透露,一个名叫“唱片工业委员会”的、真正的内容商联盟即将成立,挂靠在中国音像协会下面,他本人将出任常务副理事长,“虽然我已经退下来,但还是会多跑一些和行业有关系的事情。这个事儿我跑得比较多,当然,就是免费打工。目前,华语乐坛很多主流的公司都已经加入进来了,我觉得大家能够坐下来一起谈谈中国音乐面对的问题,即使短期内不能达成一致,那也是好事。”
文/罗东
……
这不免给人恍若隔世之感。过去10多年,宋柯堪称中国内地最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音乐公司老板:他一手创立麦田音乐制作公司,他的名字和高晓松、朴树、老狼、叶蓓、刀郎、李宇春们紧密联系在一起,他连续担任了几届超女评委,言辞犀利、不苟言笑……但2012年1月4日,宋柯却突然宣布辞去太合麦田CEO一职,之后不久,他的烤鸭店“朗悦府”在北京国贸CBD开张了,如今,兴致饱满地试菜,周到、热情地为前来就餐的顾客推荐美食,已成为他最大的乐趣。
宋柯对本刊记者称,是他心中的那个“小恶魔”,促成了这一让外界看来匪夷所思的转变。“小恶魔”,是他辞职后琢磨出来的一个词: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有一个“小恶魔”,它会时不时地出来骚扰你一下,直到你到达了它勾引你去的那个地方。
虽然,这个曾经的音乐界大佬、如今的“全职烤鸭店老板”,看起来只是在“跟随心的选择”,不过,在其双面人生背后,也并不缺少现实的商业考量。
麦田里的事儿
可以说,宋柯是个不靠谱的“理工男”。
1988年从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毕业后,宋柯去美国留学了两年,不过,后来找工作时,他却觉得自己对工程师这份职业毫无兴趣,于是便“跑了”去经营珠宝生意。但宋柯说,这份工作并不是他所喜欢的,只为谋生而已:“我是一个什么都不戴的人,甚至连手表都很少戴。戒指、项链之类的东西,在我看来就是女性消费品,而我对女性消费市场完全不敏感。所以啊,没有‘小恶魔’骚扰的事情,干起来就特别无趣,后来,高晓松一拉我,我就又跑了。”
当时,音乐便是宋柯心中的那个“小恶魔”。宋柯称,在他读大学时,这个“小恶魔”就开始骚扰他了,而且,他觉得自己可以玩得转音乐:“在美国看电视或听广播的时候,我感觉会红的新歌、新人,不出3个月准红。”1996年,回到北京的宋柯,与高晓松等人一起创立了麦田音乐,并推出了第一张专辑《青春无悔》,投资二三十万元,收回约50万元。
宋柯称自己是一个特别随性的人,1996年回国创立麦田音乐时,没给自己设定过高的目标。在他看来,特别成功的人总是拥有某种“极端”的东西,比如才华、刻苦或是运气,但自己一样都不占,“我可以出一点好的音乐,多多少少影响一代人,但如果足够幸运,做的事儿又不错,能够影响两代人,这就很好了”。
或许正因为有自己坚持的东西,按照宋柯的话说:“我是这个行业可能比较少见的,既不想当经纪公司老板,也不想当演出公司老板的人。”
而上世纪90年代末,在国内唱片业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很多音乐公司的商业模式都发生了改变,它们不再靠发售唱片或出售版权赚钱,而是通过艺人的演出代理或举办演唱会盈利,而这也是相对稳妥的盈利模式,比如,2009年大热的“纵贯线”,便是一个最大限度“榨取”艺人和演唱会价值的样板。但在宋柯看来,类似的商业模式只够养活经纪团队和演出团体,不能养活源头。所谓“源头”,包括词曲作者、录音室、乐队,“如果没人愿意投资音乐本身,都只想攫取附加值,那是一个很可怕的事情”。
宋柯说:“如果我干了十几年,最后别人说,老宋,你也就是个艺人经纪公司的老板,给艺人当助理,每天琢磨着把谁谁捧红一点,多攒一些商业演出和广告代言费,我觉得,这完全不符合我的理想。”但也正因为如此,虽然推出的几张专辑都卖得不错,但麦田音乐在商业上并不成功,1999年甚至面临巨额亏损。
2000年,在最困难的时期,麦田选择了与华纳唱片合作,诞生了华纳麦田,宋柯出任华纳唱片中国公司的常务副总经理和制作总监。宋柯的考虑是,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独立唱片公司生存空间太窄,如果操盘几个人的小公司,一年做一两个专辑,虽然不费劲,但也没发展空间。
宋柯对自己“华纳之旅”的总结是,“虽然利益上的获益不大,但经验上受益匪浅”。2000年前的麦田只有几个艺人几首歌的版权,根本不能称之为系统,但华纳当时拥有的版权已经近万,并且每年还要承接大量海外艺人的宣传和推广,对于宋柯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的机会,“实际上,太合麦田今天的版权管理理念,都来自华纳”。
但宋柯同时强调:“华纳带给我们的,只是传统唱片公司的运作体系,而从2003年开始,我已经注意到它有些做法不太适应互联网时代了。”宋柯称,当时传统唱片公司仅仅把互联网归类为新媒体,给它们和传统电视台、电台一样的待遇,“在我看来,互联网绝对不止是新媒体,至少也是‘新媒体+新销售渠道’”。
宋柯觉得还是必须“自己出去做”。2004年,华纳和麦田的合约到期,宋柯与认可其思路的太合传媒合作,组建了太合麦田。宋柯当时的想法是,太合麦田不应该追求签下多少个艺人和做多少歌曲,而应着力在数字音乐领域有所发展。2004年,在刀郎如日中天之时,太合麦田买下了他几部作品在无线通信和互联网领域的版权,随之而来的几千万次的累计下载,给它带来了2000多万元的收入。
不愉快的感觉
那么,过去10多年,追随心中的音乐“小恶魔”,最后让宋柯收获了满足吗?宋柯的回答是:“我感觉很不愉快,一旦做上它就不愉快了,因为,音乐行业在中国天生就是畸形的产业,从腿、脚到大脑都有毛病,这意味着,你必须克服很多困难。”
在宋柯看来,娱乐业无非就是四大块儿:电影、电视、游戏和音乐。对于音乐之外的三个产业,宋柯表示很羡慕:首先,不论电影、电视还是游戏,都一直在积极升级产品的内容和品质,比如,电影业有IMAX和3D,电视有高清,游戏业早就开发出了“网络游戏”的商业模式;其次,这三个产业的维权意识都很强,有人振臂一呼,大家就纷纷抱团打击盗版。
而让宋柯痛心的是:“只有音乐,转来转去,最终都变成MP3了,它甚至还没有卡带清楚,我自己都不愿意在网上听,你还怎么指望大家花钱去买歌听呢?而且,音乐内容商们自身的维权意识也太差了。”在他看来,问题的根源在于,其它娱乐业的内容提供商得到的“分成比例”一定都超过四成,因此才有动力去维权和做产品升级,而音乐业的分成比例过低,这让很多老板觉得,还不如“踏踏实实”地做演出和艺人经纪。
宋柯估算称,2011年,中国内地由音乐版权直接产生的收益高达300亿元人民币,其中还不包括演唱会、卡拉OK等“非直接收益”,但内容提供商们只分到了5亿多元。
在宋柯看来,这是极不合理的。“比如百度,它的大部分音乐应该是购买版权了,但我觉得,分成的比例是不对的。你不能说,只有MP3直接产生的收入才能算版权收益,毕竟,收听音乐是要产生大量流量的,互联网公司还可以直接把流量当成商品来挣钱。所以,现在唱片公司拿到所谓的‘版权费’,根本体现不出版权的价值,实际上就一个封口费,人家说孩子你们别闹了,不闹还能多给点,你要再闹,一点都拿不到。”
而“彩铃”这个曾经的数字音乐金矿,同样如此。太合麦田最初与中国移动、SP(增值业务提供商)合作,中国移动分成15%,SP和太合麦田各分成42.5%。这看上去是一个很高的分成比例,但宋柯发现SP拿得太多了:“它们就干两件事儿,一个是产品集成,一个是营销推广。所谓产品集成,就是把一首3分钟的歌改成45秒或者40秒,这还用你做吗?我干得比你专业;至于营销推广,很多也是借助移动和我们的资源。其实这也罢了,关键是,具体收入多少,它还瞒着你,我们所谓的分成42.5%,我估计实际只能拿到12%左右。”
后来,宋柯决定把SP踢出局,和中国移动五五分成,但最后的结果依然和他想象的不一样:“比例是对的,但到底哪块收入算入比例,这不是我们定的,而是移动定的,最后,我们实际得到的收入依然不成比例。”
在宋柯看来,这就是中国音乐业面临的无奈现实,虽然国内版权环境近年来有所好转,但音乐内容商们却几乎没有定价权。用宋柯的话说,这个行业内的内容商太散、太小,既没有张艺谋这么强势的导演,也没有一家名气和市场份额都够大的企业,而它们面对的渠道商,每一个对它们而言都是巨无霸。“比如说李宇春,我们与对方合作时,坚持要求提高分成比例,否则就不提供李宇春的音乐。但问题在于,内地华语乐坛有那么多艺人,而且分布在几十家不同的公司,对方分分钟就可以把你的艺人和歌手换了,去找别人了。”
宋柯称,改变音乐内容商艰难处境的唯一方法,便是大家联合起来,成立行业联盟。事实上,早在6年前,宋柯便开始做这样的尝试,呼吁成立一个联盟,先把版权集中到一起,一致对外争取到一个比较高的内容分成比例,“只要钱先到了咱们这儿,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哪怕咱们自己再关起门来吵,不就是钱怎么分嘛?”
但这事儿最终没办成。对于其中的原因,宋柯不愿意细说,仅称,“可能是自己的影响力不够,而且大家并不齐心”。不过,宋柯直言:“国内音乐业落到今天的境地,我也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活该!”
另一个诱惑
在乐坛耕耘多年,理想和现实之间的不断碰撞,让宋柯觉得很累。
宋柯称,自己多年来一直在一线打拼,几乎没能真正静下心来思考,而“不退下来,就很难想得那么透彻和清晰”。其实,早在2010年,宋柯就萌生了辞职的想法,但当时太合麦田的很多艺人的合约还没有到期,为了保持人心稳定,宋柯坚持到了2011年,此时,大部分艺人的合约都已到期了,而麦田也明确了“不再签约艺人、只签约版权”的战略,因此,宋柯觉得“退下来”事儿水到渠成了,并于2012年1月初正式辞职。当然,他依然还是太合麦田的股东和董事会成员。
也就是在宋柯筹划“退下来”期间,潜伏在他心中的另一个“小恶魔”——美食,开始不时地出来勾引他一下。
宋柯称,有时候,他去某个饭店“吃美了”,就会琢磨着如果自己开家饭馆多好,而且宋柯认为自己对美食的判断力完全不输音乐,“我长了个大众胃口,经常会发现,一个餐厅虽然没什么人流但我觉得菜不错,下次再去时这餐厅必然火了”。
事实上,早在2002年,宋柯就已经在餐饮业牛刀小试。当时宋柯在华纳的一个同事开了一间名叫“幸福花园”的小酒吧,走美国乡村路线——店主带牛仔帽,穿牛仔靴,酒吧只放美国乡村音乐,提供汉堡和薯条,用宋柯的话形容就是“难听又难吃”。宋柯入股后,对这个小酒吧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第一,丰富音乐的类型;第二,提供“标准化”的中餐,每天就六菜一汤,写在小黑板上。结果,“酒吧火得不行”,一度成了圈内人知名的聚会场所。
可惜的是,这个酒吧后来因为拆迁而关闭,但这段经历让宋柯很有成就感,他表示,转行卖烤鸭并不是一时冲动的想法,“这些年,我真正被‘小恶魔’撺掇想做的事情,除了音乐就只有餐饮了。”
辞职后,宋柯终于可以全力实践筹划已久的“美食”计划了。
而选择做“烤鸭”,则兼顾了宋柯的“感性”和“理性”的考量。宋柯称,2011年3月,他和朋友在北京朝阳门外大街的果果烤鸭吃饭“吃美了”,那时便琢磨着自己开一家餐厅,既能作为一份事业经营,也能给自己的朋友提供一个请客聚会的好场所。并且,宋柯从其多年的“美食体验”总结出一条北京餐饮业的规律,“不管是川菜、湘菜还是其它什么菜系,都火不过两三年,在北京,真正不败的美食只有两个,涮羊肉和烤鸭。”
不久之后,宋柯便收购了果果烤鸭,不过,果果只算是家“夫妻店”,虽然老板和老板娘都是非常有经验和能力的师傅,但毕竟地方太小,因此,他把果果烤鸭定位成为旗下的一个中档品牌,他还需要另外开一家心目中理想的烤鸭店,一家用于商务宴请和朋友聚会的高档私房菜馆。
而通过在果果烤鸭周边的调研,宋柯发现很多他在投资界的朋友和合作过的律师、会计事务所都在这一带办公,而周边对应他们这个消费档次的餐厅和包房数量并不够。最终,宋柯把新餐厅的地点敲定紧邻东三环的北京财富中心,名字叫作“朗悦府”。
烤鸭和音乐
宋柯要开烤鸭店,外界的直观印象是,他的名气和人脉可以给他带来大量的客源和人气,但宋柯称自己对此想得很清楚。
他告诫自己说,千万别把娱乐圈里的人脉当成开店的基础人群,那最多只是锦上添花,“我们还是要把周边的客户伺候好,娱乐圈的朋友都很时髦,他们爱吃最新、最时髦的东西,很难成为你的老客户。当然,他们能来捧场是好事,有些人还必须埋单,因为我帮过他们,但我不会在饭店里贴什么明星照片,我不认为这是给娱乐圈提供餐饮服务的店。”
宋柯坦言,自己开烤鸭店介于“玩票”和“做大”之间:“我现在想的就是,把我这个店做好,不能先把自己的牌子给砸了。其实,很多地区都有人邀请我去开连锁店,甚至还包括多伦多。但我和我的班子成员说,现在千万别想搞连锁店,先踏踏实实自己干几年,特别是果果的那对夫妻师傅,至少这两年先在店里做下去,等找到非常靠谱的师傅以后,再考虑出去开店,否则,开连锁店也是找死。”
对于“朗悦府”的经营,宋柯希望主打“私房”概念。他称,朗悦府的菜单和酒单都是自己、亲戚和朋友推荐甚至亲自做过的,比如,宋柯觉得他三姐做的肉皮冻特别好吃,就把它推荐到了菜单上。而在朗悦府正式运营后,宋柯还计划着发挥自己的特长——客人可以一边在包房里观看烤鸭烤制过程的“现场直播”,一边欣赏老宋亲自推荐的歌曲。
当然,宋柯希望,这家餐厅最终还是以食物质量、安全、健康、可口性以及合理的价位,吸引周边的客源。宋柯戏称,自己现在已经在尝试做“全产业链”了:朗悦府的食材,除了采购的以外,宋柯还在北京东四环附近承包了一块地,就近种一些应季的菜,除了供应厨房,也可以作为礼物送给核心客户。
起码到目前为止,宋柯觉得,做餐饮比做音乐愉快:“同样是产品,我做的烤鸭如果做得好吃,客户当时就给钱,我马上就能收到货款的100%,甚至还有客人夸奖我。保证食品材质的情况下,理论上,朗悦府可以做到50%的毛利率,而我做唱片时,税后毛利率只有10%。而且,我现在做采购,面对上游时还是强势的一方,这也让我很愉快。”他也乐得在店里事必躬亲,宋柯称自己现在已经是以店为家,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管理饭店和试菜,人已经瘦了十几斤了。
当然,宋柯并没有和音乐绝缘。他的确说过“唱片已死”,但宋柯称,他的话被外界断章取义得厉害,因为后面其实还有四个字:“音乐永生。”
有关音乐,目前,除了太合麦田股东和董事的身份外,宋柯还在继续推进一件6年未竟之事——组建音乐内容商联盟。他透露,一个名叫“唱片工业委员会”的、真正的内容商联盟即将成立,挂靠在中国音像协会下面,他本人将出任常务副理事长,“虽然我已经退下来,但还是会多跑一些和行业有关系的事情。这个事儿我跑得比较多,当然,就是免费打工。目前,华语乐坛很多主流的公司都已经加入进来了,我觉得大家能够坐下来一起谈谈中国音乐面对的问题,即使短期内不能达成一致,那也是好事。”
文/罗东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