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小年谈产权保护重要性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许小年,产权,经济
  • 发布时间:2012-05-21 13:44

  从当前的“新现实”引发了一场关于“软实力”的激辩,从创新到诚信,企业家们纷纷道出自己的商业经。中欧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许小年站在一个更宏观的层面,就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和尊重”谈了自己的看法:

  经济转型失败的原因,最根本是政府和企业没有感受到压力。GDP年年增长,从政府到民间,弥漫着一些自满的情绪,居安不思危。每年4万亿的财政刺激,还有18万亿的银行贷款,这使得政府主导下投资拉动的传统增长模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民营经济受挤创新精神衰弱

  传统的增长模式有两个,第一个是政府主导的投资驱动,第二个是政府控制要素价值和重要的资源价值,投资增长多年超过GDP。目前,固定投资的增速约为GDP增长的1.3倍,形成了大量的国内生产能力,供需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了突破国内市场制约,我们不得不大力开拓海外市场。但是现在外部需求萎缩,过剩产能水落石出,传统增长模式的不可持续性暴露无遗,金融危机不仅是对外贸出口的冲击,而且是对我国传统经济模式的根本性的冲击。

  为了缓解传统的金融危机的冲击,政府实行了大力的拉动政策,其实所谓的拉动内需只是拉动了投资需求,消费从来都不是投资的重点。巨额的投资使产能过剩问题进一步恶化,终于将金融危机拖入了今天的局面。

  传统的投资增长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政府参与经济的活动越来越多,对经济的微观管理越来越严,政府和相关部门从管制中获得的利益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国有部门将法律、政策、资金强力扩张,挤压民营经济的空间,导致了创新精神的衰弱,不仅使经济增长难以维系,而且引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

  重振民营经济产权保护是关键

  如何渡过难关?既然原因是产能过剩和缺乏新的投资机会,就要通过市场化的收购进行行业重组;或是通过改革开放,特别是对内开放,创造新的投资机会;既然消费不振的真实原因是民众的收入滞后,就需要全面的减税;弱化政府的经济功能,强化政府的社会保障功能;既然成本扩张的道路走不下去了,企业就要尽快地从制造向研发创新转型。但所有这一切,都要求重提市场的作用,重振民营经济。

  据全国工商联统计,民营经济目前占GDP的一半,雇佣了70%以上的劳动力。要稳定社会,必须稳定民营经济,否则这个问题就解决不了。如何重振民营经济,法律上、政策上改革措施有很多,但产权的保护也十分重要。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并非因为英国当时的蒸汽技术最为先进,而是因为英国第一个建立了保护私人产权的制度,有效的产权保护刺激了民间的投资和金融创新。洛斯因此称“工业革命”的实质不是技术革命,而是一场制度革命。

  经过30多年市场经济的发展,今天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拥有财产,因此产权保护就是保护我们每个人的利益。在当前改革开放下,无论采取怎样的宏观政策,我认为中国经济的增长都将继续下降。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地回到小平同志所确定的改革开放状态,而是一味空谈,拖延时间,经济和社会的问题不断积累,有可能超过我们脆弱的社会结构所能承担的范围。所以我再次呼吁:及时地启动改革,要回到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的政策上来,中国经济的中期和长期的发展,我们仍然是抱有很大的信心的。

  后记

  4月21-23日,全国人大常委、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总干事乔治·科尔,联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柳传志,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健林,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许小年等众多政府官员、企业家和专家学者齐聚由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主办、武汉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2中国绿公司年会,以“新现实下的本分与创新”为主题,围绕经济变局时代中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进行了如上讨论。

  文/《小康·财智》记者 张志 彭瞾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