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属于你吗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父母,家庭,纪伯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2-06-11 14:35
纪伯伦写过一首诗,名为《论孩子》: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渴望自身的儿女。
他们通过你出生,并非来自于你;
他们和你在一起,却不属于你。
给他们你的爱,而不是你的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给他们的身体提供住房,但不要禁锢他们的心灵。
因为他们的心灵居住在明天的房屋里,
那是你甚至在梦中都不能造访的房屋。
你可以努力将自己变得像他们,
却不要设法把他们变得像你。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会停留在昨天。
你是发射孩子生命之箭的弓,
神弓手在无穷之路上瞄准目标,
他用神力折弯你,好让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让你在神弓手掌中的弯折令他愉悦吧,
因为他既爱那飞者的箭,也爱那坚稳的弓。
一个朋友年轻的时候读到这首诗,非常激动,就拿回去给爸爸看。但她爸爸读不懂,皱着眉头说:“这写的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这是什么话!”
中国的一些父母恐怕很难读懂这首诗。
我觉得,读懂了这首诗,才可以做父母,甚至可以做心理咨询师了。因为,诗中讲的是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而这正是孩子教育与心理咨询的根本。
孩子不属于父母
如果把它读给那些强制孩子的父母听,会怎样反应呢?这大概可以想象得到。
诗开头就说,“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许多中国的父母听到这话会觉得刺耳。因为在他们心里,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孩子是属于父母的。甚至,孩子是父母的私有财产,父母对孩子拥有支配权,不管父母怎样对待孩子,都是自家的事情,别人管不着。在中国古代,甚至在现在,中国的父母把孩子当成自己生命的延续,传宗接代的工具,“养儿防老”的投资,而不是把孩子当作一个需要得到培育的独立个体,让孩子有自由成长的空间。他们把自己的思想灌输给孩子,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甚至他们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肆意虐待孩子的身体,目的是驯服孩子,确保“投资”的回报。
现代社会的新观念是:孩子首先是国家的公民,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如果父母对孩子滥用权利,国家有权剥夺父母作为监护人的身份。在西方社会,这种观念不仅深入人心,还有体制上的维持。又因为制度在执行的时候也可能造成伤害,心理学领域又发展出系统的家庭关顾的专业资源,通过具体的家庭辅导与家庭指导项目,让父母接受培育孩子的教育,成为培育孩子健康成长的监护人—— 他们培育孩子,不大是为了自己,也不大是为了家庭,更是为社会、国家,甚至是为人类培育好的公民。从这个意义上说,“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出生,并非来自于你,他们和你住在一起,却不属于你”。中国的母亲爱说这句话:“你是我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这样的表达里,更多的成分是本能的母爱,而不是有意识的母爱。有意识的母爱会给孩子充分的尊重与自由,让他享受成长的快乐,体验生活的丰富,最终成为有责任能力、爱的能力的独立个体。本能的母爱却是控制的,过度保护的。这样的母亲,自己不独立,也不让孩子独立,要把孩子控制在自己的范围里,不让孩子越过自己的视野,要把孩子跟自己捆绑在一起,不允许孩子长出自我。她试图跟孩子建立一种精神上的共生体,因而对孩子这样说话:你来自于我,你属于我。这时,纪伯伦却说:你的孩子并非来自于你,也不属于你。这话是在提醒父母:不要控制自己的孩子,要尊重他们,给他们充分的自由,让他们长成自己。
给孩子爱而不是思想
接下来的这句诗,也让许多中国的父母困惑:“给他们你的爱,而不是你的思想。”中国的父母不管给孩子什么,甚至包括打骂孩子都说是“爱”。但在心理咨询室里,我却在父母身上看到了阻碍孩子成长,导致伤害的错爱。他们给孩子思想,不见得出于爱,大多是出于自身的焦虑;不见得是他们多爱孩子,大多是他们太爱自己;不见得是为了增进孩子的能力感,大多是为了在孩子面前抬高自己。这样的父母,如果他们不给孩子思想,似乎就没有什么可给了。他们以爱的名义灌输思想,把爱和思想混为一团。父母把担心、自负、挫伤、偏见都混杂在思想里,传输到孩子的内心里,结果是,孩子的头脑里只有父母的标准,进入到新的环境就不知如何应对,变得惶惶不安。最终,孩子既没有思考的能力,也不知道什么才是爱。
纪伯伦提醒父母,不要用自己的思想压抑孩子的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许多父母认为,孩子的心灵不过是一张白纸,哪有自己的思想?这样的父母不明白,在孩子出生之前,他的内部早已被赋予无法测度的潜能,那小小的生命,反映的是人类整体的样态,那稚嫩的心灵,贮存着整个宇宙的神秘与丰盛。如果父母能够给孩子充分的爱与自由,孩子内心里的丰富就会如花朵一样自然的绽放。如果父母一味把自己的思想灌输给孩子,孩子的潜能就会受到压抑,他的精神之树就会变得枯萎,如同花渐落去。
最近我接待一位求助者,是一所名牌大学的学生。当事人的母亲回忆,儿子很小的时候就会察颜观色,投人所好,一举一动讨每个人的欢心。有一点差错,就向妈妈忏悔:“我错了,下次不敢了。”妈妈批评别人,他赶忙向妈妈保证:“我很乖,我是乖孩子。”这些被强制的经验成了当事人内心那个道德审判所的根基,它的影响力从当事人的幼年一直延续到现在。现在,他说话做事,都担心犯错,担心自己道德低下,人格卑劣,冒犯了别人,影响了社会,有时会觉得自己罪大恶极。他的头脑里不断传来指责的声音,他不断反省和忏悔:“我错了!我有罪!”有时候,指责的声音通过周围的人投射到他身上,这让他更加噤若寒蝉。这样,他不能在生活中跟其他人做自然接触与交流,他的思想不能跟现实接通,也不能跟未来接通。
居住在明天的房屋里
纪伯伦说:“你可以努力把自己变得像他们,却不要设法把他们变得像你。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会停留在昨天。”在这一点上,许多父母刚好相反。他们把自己的经验、观念强加给孩子,把自己挫伤的情绪强加给孩子,把对这个世界的恐慌和不安全感强加给孩子。当他们这样做的时候,是让生命后退,让生命停留在昨天。因为,强加给孩子的那些东西早已时过境迁,已经不再适合孩子了。把孩子也拉回到过去,他们的心灵就停留在昨天的坟墓里,而不是居住在明天的房屋里。
我忍不住想,如果让中国的父母写一首“论孩子”的诗,那会是怎样的一首诗呢?
我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
他们是我生命的延续。
他们是从我而生的,是我给了他们生命。
我把他们放在我的视野之内,因为他们属于我。
我爱他们,所以把思想灌输给他们,
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思想。
我给他们的身体提供住房,
还让他们的心灵住在我建造的安乐窝里。
不管他们走到哪里,我都会跟他们形影不离,
因为离开了我,他们什么都做不好。
我努力把他们变得像我,
我不喜欢他们现在这个样子。
要是能够,我想把他们带回到母腹里,
因为现在很不安全,将来也没有什么希望。
我的孩子是我身上掉下的一块肉,
来到这个世界是多么没有保障,
我必须对他们严加控制,让他们跟我寸步不离。
让孩子在我的“爱”里变得安分守己吧,
既然我不让他们蹦出我的手掌心,他们就蹦不出我的手掌心。
看吧,这是一首多么糟糕的诗!
文 | 王学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