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改善迹象明显

  周一延续了近几周周一大跌的规律,甚至出现了百股跌停的场面。就在投资者丢盔弃甲的时候,大盘开始逐步走强,券商股连续收出阳线,有效的带动了人气,而周期类股,超跌股纷纷亮剑。不过市场结构性特征还是比较明显,年初以来一直强调,目前有限的资金还是在不同的板块之间进行腾挪,随着个股的超跌反弹,前期涨幅较好的地产、消费、医药等部分个股出现了补跌,这样的运行节奏对大盘的走好非常有利。我们上周认为大盘要进入反弹周期,目前看已经有板块走了出来,接下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板块出现连续走强的走势,投资者需要把握难得的操作时机,抓住个股上涨的机会。

  这次板块逐渐走强是有基本面支撑的,我们看到市场的流动性正在逐渐改善过程中。7月以来,央行继续采取放松货币政策的各种动作,如7月6日的降息,并不断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引导利率下行,这将迫使银行增大信贷投放;下半年的外汇占款也会比上半年明显改善,原因在于:当前欧盟峰会的诸多成果正在落实过程中,欧债危机继续缓解的可能性大,由此也决定我国出口增速三季度后逐渐企稳,人民币汇价也会变得更加坚挺,这也有助于改善银行的存贷比,刺激银行放贷。而下半年有利于贷款需求改善的因素有:政策层面预调微调的力度还会增大,特别是上半年滞后的铁路、市政、能源领域的投资还有望在政策层面稳增长的作用下加大开工进度;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复苏已经开始刺激各地土地市场的活跃,而这将有利于改善地方融资平台的财务状况,从而有利于它们贷款需求的恢复。

  7月作为季度首月,在过去的三年中新增贷款投放量并没有过突出表现。对于今年7月的整体信贷投放规模,市场目前没有寄予很高期望,有机构预计,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投放估计在6500亿左右。但据知情人士透露,7月前半月四大行新增人民币贷款500亿左右,这一投放量基本是上月同期的两倍。据称,7月前半月投放节奏的加快得益于部分稳增长项目已进入放款期。与此同时,6月四大行呈现负增长的票据在7月也重新恢复性增长。在被寄予厚望的6月,四大行前半个月新增人民币贷款投放不过250亿左右。随着基建项目的逐步展开,我们看到市场上和基建相关的板块开始出现止跌企稳的迹象,水泥股、工程机械等板块经过前期的大幅调整,已经到了估值合理区域,而且产业资本已经开始增持,预期后续继续大幅度下跌的可能性不大,逢低布局是上策。

  上证指数经过半年的折腾,又回到了年初的起点2150点附近,市场人气涣散,投资者情绪比较悲观。这轮从5月8日以来的下跌,已经持续了11周。根据历史上的统计,一轮持续的下跌,最多在13周左右的时间,会出现一个反弹,所以投资者在目前这个阶段不应该太恐慌。目前的市场,从上证指数看,大盘权重股已经开始企稳,现在处于小盘股和前期强势股补跌的阶段,一旦这些股票调整到位,就会产生合力,展开有力度的上攻行情。而过去多年在A股市场颇有建树的QFII对现阶段国内市场蓝筹股的投资价值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不少投资者都认为蓝筹股目前估值较低,而且监管层对蓝筹股价值的不断表态。蓝筹股未来具有很大增长潜力,因此,他们目前重点增持蓝筹股。作为普通投资者,从中长期的角度看,目前可以考虑逐步买入以沪深300指数为代表的蓝筹群体,等待丰收时机的到来。

  国金证券 孙宏廷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