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在缺乏证据的情况下因各种政治诉求被后世改写,而某些财务报表却在证据确凿的当下因灰色利益被肆意整容。欺诈比叙述事实需要更多的技术含量,掩盖一个谎言需要炮制更多的谎言,这便是财务欺诈产生的毒品效应。在“美妙”的数字营造出投资者感观幻觉的同时,身陷其中的上市公司同样沉醉不能自拔。正如沃沦·巴菲特所言“我实在难以忍受另一次手术,但你是否可以考虑把我的X光片给补一补”。
在资本市场让人目瞪口呆的财务欺诈手段背后,普通投资者是否只能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由机械工业出版社新近翻译出版,美国著名财务打假先锋霍华德M.施利特、杰里米·皮勒所著的《财务诡计》第3版,全面审视了三大财务报表及其他辅助会计信息的欺诈手段,通过报表间勾稽制衡关系及内在逻辑定理,为投资者依循数字轨迹发现和揭露财务骗术提供了整体思路与方法,并帮助投资者炼就火眼金睛,捕捉上市公司造假信号及经营危机。
作者首先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对滋生财务欺诈的制度环境和市场土壤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参照政治领域中“三权分治”的分权制衡模式彻底整治公司造假的不良环境。书中指出,如果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或监督不足,就会给财务欺诈提供肥沃的滋生土壤。比如,事实上的家族企业、与独立董事或执业审计师存在不当利益勾连情况的企业等,都是发生财务欺诈的高危地带。
书中同时指出,任何财务欺诈都出于或明显或隐晦的利益诉求。例如,华尔街为上市公司提供的财务指导数据、投资者每股收益持续增长预期、董事会对公司管理层的年度考核指标、不适当的考评薪酬体系,以及贷款银行对财务指标安全性的考核等,都会成为诱发公司管理层财务造假的动因。以书中财务欺诈“最无耻奖”的几个明星获奖公司为例:美国安然公司、美国世界通信公司、美国泰科国际有限公司、美国讯宝科技公司,他们财务欺诈手法及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均是为达到不可告人的利益目的服务的。
该书从第二篇开始,详细阐述了失信公司是如何通过操控三大财务报表及核心指标,歪曲公司真实财务及经营状况、掩饰危机的。从财务理论、方法、案例、破伪之术、信号提示等几个方面把专业复杂的财务难题讲述得生动明晰。
在对上市公司现金流量表的造假欺诈分析中,作者打破了人们固有的现金流量表难以造假的认知错觉。上市公司通过调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融资活动现金流量等内部数据结构,美化经营现金流量,从而掩盖公司主营业务现金流枯竭,仅能依靠投融资等非经营性渠道弥补现金流的尴尬窘境。
企业通过收购或处置业务来改善公司经营领域或业务链条,是现代企业基于战略发展的正常选择,但某些上市公司却看到其中潜藏的巨大报表操纵空间。比如通过并购其他企业,做大投资现金流出,而将被并购企业的经营收入纳入企业经营现金流入的范围,从而掩盖公司主业衰竭、营运能力下降的事实。甚至收购公司要求即将被收购的公司停止记录营业收入,待成功收购后,由收购方计入营业收入。对于频繁实行兼并转合的上市公司,投资者需密切关注该类业务的相关性、合理性及背后隐藏的财务陷阱。
乱用会计估计,是上市公司操纵财务报表的另一大“法宝”。例如,变更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及折旧计算方法,人为加速或减缓资产的费用化速度,实现一个理想的当期费用,该方法对于重型上市公司的利润影响无疑是巨大的。这些同样也是提醒消费者关注企业经营出现困难,营业收入难以涵盖营业支出的预警信号。
书中共揭示了财务欺诈的13大骗术44种手段,投资者在掌握基本的财务常识之后,用心分析上市公司的各种相关资料,彼此辅证,运用书中的方法不难识破上市公司的报表七十二变。
该书所示的例证均来自美国上市公司的现实案例,尽管语言表述同中国现行的会计准则略有差异,但其原理完全一致。看懂财务报表、善用财务报表是中国广大投资者急需恶补的一课。
胡艳丽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