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坏了规则

  在制作这期杂志的最后几天,我们收到杭州凯泰资本首席合伙人徐永红先生的长短信(具体内容见本期的编读往来),他希望我们的杂志能够系列评论下近年发生的一系统商业事件,“以推动中国的商业文明的进步”。

  被他点名提及的商业事件包括:2010年发生的达能-娃哈哈事件,2011年发生的支付宝股权之争,以及近期饱受关注的雷士照明的管理变动。

  徐先生并非没有自己的看法,他的观点鲜明而强烈,他认为:“事件的核心都是创业家抛弃法律、违反契约,充分捆绑国家信用、盗用民族感情、利用员工情绪造反,奇怪的是他们都或多或少取得了成功。”“法律和契约可以随便找个理由撕毁??人都生活在潜规则和怀疑一切的环境中,彻底放弃了信仰。”他视之为一种悲哀。

  他的来信让我想起本期杂志对雷士照明的跟踪报道《雷士无赢家的收官》当中的一句话——“我只认中国人自己的游戏规则”,这是吴长江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的一句话,他表示不必刻意遵从国际认可的规范。

  看到吴长江的这句话时,我忍不住想隔空问问,在他看来,什么是中国人自己的游戏规则?

  没有人说中国必须照搬照套外国的游戏规则,但我们都知道,要使国家、社会、公司和家庭高效和有效运作,必须拥有一套使用者共同遵循的规则,这套规则必须能行之有效地解决问题。

  吴长江只认“中国人自己的游戏规则”,但这套规则,阎焱和施耐德认不认?公众股东认不认?香港证券交易所认不认?已经发生的冲突说明,至少另外两大股东尚未认可吴长江的游戏规则。此时再一意孤行,容易背上独断专行、破坏规则之名。

  “当非正式规则取代正式规则成为日常生活的行动指南时,问题就会出现。更为糟糕的情况是人们根本不理会任何规则,无论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以便利用一切机会牟取私利,而且常常罔顾他人利益。”当规则被视若无睹时,官僚腐败现象会成为常态;商人会漠视监管标准,制造不安全产品;司机会忽略交通规则,引发事故;企业管理人员无法指望员工照章行事。

  这是邓穗欣(Shui-Yan Tang)院士今年4月份在杂志写的第一篇专栏文章里的观点。邓教授是美国国家公共行政学院终身院士,现任美国南加州大学普莱斯公共政策学院杜敢卓越讲座教授,并担任南加州大学“佰卓新治理与公共企业研究所”研究主管,他师从于著名政治学家 Vincent Ostrom及2009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Elinor Ostrom 教授。制度分析与设计是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其研究课题的地域覆盖了东西方多个国家和地区。基于这些研究,他在今年初完成新作《规则社会的十大原则》。

  我们邀请邓院士在杂志开设“社会源代码”,是希望分享他对规则社会的长期观察、研究和思考,继而思考如何建立规则以及破坏规则的代价。

  破坏规则的代价,我们已经在中国乳业上看到。这一期的封面报道,我们聚焦中国乳业的奶源争夺战。自2009年起,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大量进入奶源生产环节,有人为了救赎,有人看到机会。在我们的采访过程中,国内一家大型乳业公司显得瞻前顾后,他们说如今是怕了,因为近两年不论自己或者同行澄清或者更正什么,消费者的反应多是先来个有罪推论。

  你瞧,这就是坏了规则的恶果。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