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股东之春”

  防治“股东之春”

  “人们很容易将‘股东之春’仅仅视作一场反对银行业薪酬制度的运动。实际上,它对各式各样的企业产生了影响,比如法国航空-荷兰皇家航空集团、家乐福、壳牌以及世界最大的广告集团WPP,影响范围则从美国、英国到法国、德国和瑞士。在它的冲击下,药业集团阿斯利康、保险集团英杰华以及媒体集团Trinity Mirror的掌门人纷纷下台。

  在眼下的代理人/股东年会季中,欧洲和美国的股东们正在彰显自己的力量。但即便是在这两个地区,人们也强烈地感觉到,尽管对薪酬方案投下反对票仍是股东们表达自己反对意见的最佳工具,但当他们想改变公司战略或更换首席执行官时,这件武器却不那么锋利。

  人们不能低估股东们受到的种种局限。实际上,在此次里约年会上,只有17%的与会者认为,世界上有足够多的投资者具备与董事会展开有效沟通所必需的长远眼光和水平。”

  ——近期各公司股东“起义”频发,股东们认为有必要对所投资公司予以坚决而强有力的抵抗以保护自身利益。这一现象被媒体称为“股东之春”。英国《金融时报》撰文指出,股东和机构投资者在促进良好公司治理方面的作用变得愈发重要。股东和董事会需要加强交流,“股东们应当在一切进展顺利时就参与沟通,而不是等到出问题的时候再介入。”

  存在性偏误 存在性偏误(Availability Bias)是一种经验主义——人们按照自己的经验来判断一个事物的重要性。这就是如此多的人过高地评估乘坐飞机的风险的原因。存在性偏误也同样歪曲着商业投资,特别是当企业寻求新的增长机遇时。在决定分配新产品或新业务的开发资金时,他们经常会把自己核心或最引人注目的市场当作最安全的押注,原因仅仅是因为他们对这些市场最熟悉。

  ——《哈佛商业评论》撰文称,Facebook对很多人来说很熟悉,这使其在投资者心中的地位无形中提高了。若要避免这种存在性偏误:1.专注于发现客户需要;2.追求长期策略;3.不要跟风。

  追逐“紫松鼠”

  “在大多数组织中,内部会计制度都非常糟糕,以至于他们并不知道将一个职位空缺保留下来会付出什么代价。虽然他们很清楚聘用一个员工要花多少钱,但是,他们却计算不出这个员工贡献的价值。所以,在大部分公司中,他们似乎是在通过保留职位空缺来省钱。如果你认为这么做很有道理,那么很显然,你就不会急于去招聘。我认为,问题的根源就在这里,显而易见的是,无论对社会,还是对雇主来说,这都不是个好现象。不过,这种情形源于他们自己的问题:他们内部会计制度的设计就不鼓励招聘员工。”

  ——据沃顿知识在线文章,沃顿商学院管理学教授彼得.卡普利在其最新著作《为什么好人找不到工作》中揭穿了雇主多次重复的论调——求职者没有如今工作所需的技能——的真相。相反,他在很大程度上把导致目前状况的责任归咎于公司——其中包括缺乏招聘和培训成本的相关信息——以及计算机化的求职跟踪系统(applicant tracking systems),这种系统让公司找到合格的求职者变得更难,而不是更容易了。他指出,企业常会保留职位空缺而去追逐那些“紫松鼠”,即非常独特、非常不同寻常、非常完美、无需培训但永远也找不到的人。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