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券商龙头转型战——万建华 国泰君安的逆袭
- 来源:英才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万建华,国泰君安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04-25 11:13
两年半前,金融圈里的“老人”万建华重归证券业时,也有点儿“傻眼”了。经历了“综合治理”和牛熊市切换双管齐下的洗礼,曾经的“坏孩子”券商公司,变成了“乖孩子”。
只是乖到有点儿蔫吧了。守着传统的经纪业务、承销业务,靠天吃饭,时好时坏,偶尔小打小闹一把,也生恐触碰到监管雷池。挂着金融机构的招牌,券商其实只是资本流动的管道而已,被边缘化的命运也是行业内人心知肚明之事。
更何况,年成早就已经变了。
让万建华有些唏嘘的是,1999年国泰证券与君安证券合并成为总资产300多亿元的国内第一大券商时,那一年还有些稚嫩的民生银行(600016.SH)总资产也不过356亿元。2012年,国泰君安总资产终于迈上千亿级,达到1066亿元,而民生银行去年末总资产已高达3.2万亿元。
只是一家中量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体量就接近了整个券商行业总资产的两倍(2012年券商行业总资产为1.72万亿元)。在金融业综合经营的浪潮之下,这种体量的落差也意味着,行业壁垒一旦松动,商业银行挤兑券商公司恐怕是手到擒来的事。
除了这些巨无霸外,券商们还要面对新的金融业态可能带来的冲击,比如证券业传统的经纪业务倘若对互联网企业敞口,恐怕券商也难有还手之力。
即便是在券商业内,券商间的竞争格局也因上市这一步,出现了明显的改变。十年前曾经二、三线的券商如今借助资本市场跃居一线,中小型券商也来势汹汹。相形之下,未能上市的国泰君安等老牌券商就显得黯淡许多。
甫一上任国泰君安董事长,外表温和甚至有着学者范儿的万建华便对这家略显行政化的金融企业施以“重手”——机制重塑、高管竞聘,组织架构和业务结构的调整再造。
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动作,让外界惊呼:“上海滩的券商要夺回行业制高点”。
但对万建华而言,重归证券行业的个人选择,已不是帮助这家老牌券商找回昔日的霸气,而是要在这个行业注定发生的大变革中,打一场关乎生死的逆袭之战。
“从去年开始,券商行业真的不一样了。”很难听出万建华语调中的波澜,但以局内人的亲历体会,万建华向《英才》记者预言甚至是笃定,券商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壮阔图景。
近三小时的对谈,从金融市场格局到顶层设计,从券商回归金融属性到打造国际一流的本土投行,从个体的命运抉择到金融业改革的经络脉搏……曾参与初创招行、缔造银联的万建华,已经再一次复位了创业者的心态。
沉寂的券商
变革总是意味着生机。
早有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敏感的意识到券商可能发生的某种巨大转变。一度在A股市场金融板块中沉寂许久的券商股,2012年全线爆发。
年初时与银行股走势并无二致的券商股,很快就把体量巨大的银行股甩在身后,虽然经历了过山车式的行情,但2012年初至今,券商股总体涨幅达28%,银行股同期涨幅接近7%。当前,券商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为75倍左右,银行股只有7.75倍。两者差10倍之多。
为何资本市场投资者对于这两类金融企业的“分别心”有如此之大?
无非白马太白,黑马太黑。银行上市公司的高增长已成习惯性动作,没多少想象空间,而券商上市公司基本面的改变则留存着太多可能。
2012年5月7、8日,业内期盼已久的证券公司创新发展研讨会召开,监管层拟定“关于推进证券公司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思路与措施”并计划从11个方面出台措施支持券商创新。
此外,创新大会上,管理层在监管机制松绑、创新政策涉及面的广度、后续政策的跟进、对券商发展支持的力度等重要方面的“尺度”,超出了之前业内的猜想。
无疑,管理层已经吐露出了证券业作为此轮金融改革重头戏的最积极信号。
“大梦初醒”万建华颇有感慨,“前些年整个行业追求的是不要出事,注意力根本不在发展上。2012年证券行业要在觉醒中奋进了。”
一位资深的证券业内人士向《英才》记者表示,正是因为当年缺乏一个良好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因此,行业内的风险管控一直是“按下葫芦浮起瓢”,直到2004年综合治理的开始。
但此后,风控、合规、措施、检查和处罚,这些字眼的长期灌输,让证券业内的人越来越谨小慎微;而就在2004年前后,商业银行完成了不良资产的第二次剥离,并陆续通过上市完善了公司治理,脱胎换骨,一跃驶入黄金十年的高速发展期。
一晃十年,两个行业天壤之别,许多券商业者不由哀叹:证券行业耽搁了十年。
“理性分析这十年,耽误的时间不能全怪顶层设计的问题。”在万建华看来,综合治理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整个监管体系先适当的矫枉过正,把它了。”规范好、设计好,然后机构教育、投资者教育,这些都是必要的铺垫。”
不过,铺垫之后,终将需要继续发展。或许是因为“从外面进来”的缘故,万建华才更容易跳出券商的圈子做比较,“商业银行都有投资银行部,为什么券商不给个商业银行部?”
这样的诘问,其实指向的并不仅仅是制度安排,更是对券商被边缘化命运的思考。
尽管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循规蹈矩的券商们并没有一家倒闭关张,市场交易量也能够让券商们的通道业务“有饭可吃”,但危机也正在于此。
千篇一律的通道业务,换个动态的说法就是“同质化”竞争。价格战又是同质化竞争的唯一武器,结果也是唯一的——“打到最后,大家都没什么可玩的了”。
万建华向《英才》记者坦言:“若不是2012年最后一个月的行情,使很多券商抹平了亏损,有的还稍有微利,券商的日子就真的不好过
“三年不开和,开和吃三年”的逻辑,其实已经很难成立了,如今就算市场光景好的年份,佣金价格战打下去,也就刚够活。“前几年还没到这个地步,现在是真到了。如果不创新,不走新路子,恐怕就得面对生存还是死亡的问题了。”
万建华将券商的创新转型解释的很简单:做别人没做的事,掌握定价权。“谁都能活的时代,券商都是制度安排出来的,差别不大。现在,迎来创新转型,就得凭各自的真功夫活了。”
再造“金”身
投资银行才是华尔街权杖上的那颗宝石。
和很多出身于五道口金融学院的人一样,研究国外金融业发展,一定是从投行、纽交所、华尔街开始。在万建华的脑海里,投行才是“最激动人心的,最富有挑战性的,最具有创新精神的,是金融界里最高境界。”
早年,在招商银行做常务副行长期间,万建华主持创建并兼任国通证券公司(现招商证券)董事长、长城证券公司董事长,后来想专心做好证券这一行,却在命运转折的当口选择了银联。
恰好十年,像是还愿。心怀“证券业更有挑战性、更值得去做”,万建华“想都没想”,就回到了证券业的老本行。
不过,中国券商与欧美投行的巨大差距,让没有亲历券商综合治理那一段的万建华,还是有些讶异。
“全球第一投行”的高盛,总资产虽然由2007年的1.1万亿美元下降到了如今的9500亿美元,但仍是中国整个证券业的3.4倍。2012年,高盛净营收和净利润分别约合2121.3亿元人民币和464.5亿元人民币;而国内114家证券公司当年的营收只有1294.7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也不过329.3亿元人民币。
体量的差异其实还不足以说明实质性的差别。另一个数据,更能揭示国内券商业缘何“弱势”。
2012年,高盛的资产和股权资本比例,也就是“杠杆率”为13倍,在金融危机前,这一指标曾达到26倍。实际上,在华尔街,很多投行的杠杆倍数能达到30倍,去杠杆化是其面临的一大问题。
国内证券行业却正好相反。自2006年《证券公司风险控制管理办法》(2008年一次修订)实施以来,证券行业杠杆率最高为3倍,现今只有1.5倍。
理论上讲,证券公司的杠杆率应该在10倍以上。在证券业创新潮起的背景下,券商发展新业务对放大杠杆率的诉求更加强烈。
低杠杆率也导致证券行业的净资本回报率远低于其他金融类企业。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杠杆率在15倍上下,保险公司为8-10倍,而信托公司则超过了20倍。
“现在,券商已经‘老实’的不像一个金融机构了。”万建华认为,金融机构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具有杠杆能力,用别人的钱,通过自己很强的风险管理能力,去做资产,“我刚回券商业,发现它基本是没有负债的,你想想,很多工商企业的负债率都还80%、90%呢。”
万建华还特意撰文呼吁“券商要回归金融本源,开启通往投资银行的转型之路”。他亦告诉《英才》记者,国泰君安再造证券公司作为投资银行的基础功能,第一步就是由资本经营转向适度杠杆经营。
监管部门其实也早有为券商“松绑”之意,去年初证监会两次调整券商风险资本准备计算标准,就是利于券商公司财务杠杆的放大,尤其利好在创新业务中已经布局并等待扩张的证券公司。
去年末,证监会下发的《完善证券公司风控指标体系总体思路(征求意见稿)》中,提出了将证券公司净资产区分为核心净资本和附属净资本两个层次,并且建议取消证券公司净资本率不得低于40%的监管指标;建议将证券公司的理论最大杠杆率从5倍提高到10倍。
近期,关于证监会进一步修订《证券公司风险控制管理办法》即将公布的传闻不绝于耳。其核心内容也呼之欲出:围绕提高券商资本金的使用率,给证券公司继续松绑。修改点主要集中于:取消自营业务和融资融券业务规模的直接控制指标;取消净资本比净资产指标;优化杠杆率指标等。
“杠杆率”的松绑,很大程度上恢复了券商作为投行的投资属性。在业内比较一致的看法“投资”、“融资”应该是券商向投行转型必备的两大属性和核心竞争力。
2012年7月间,国泰君安、中信证券等六家综合性大型券商联名发表“再造我国证券公司作为投资银行的三大基础功能”的文章,提出重构证券公司的托管、交易和支付功能。
两个月后,中国证券业协会将证券公司的基础功能进一步演绎成投资、融资、交易、托管结算和支付的五大功能。
而就在今年3月初,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债务融资工具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中,拟允许证券公司按照规定发行收益凭证这一新的融资工具。消息一出,媒体立刻以“划时代的意义”冠之。
“它的意义的确不可忽略。”上述业内人士向《英才》记者解释,“券商柜台可以直接向每一个客户发行固定收益凭证,就如同商业银行做存款一样。”
事实上,券商的融资有两层含义,一个是融出,一个是融进。现在融出的产品其实已经很多了,包括融资融券、并购融资、过桥融资等形式。但券商融入资本方面,渠道一直很窄,发公司债、次级债,在规模都有很大局限,且每笔都要审批、还需要其他机构来承销,而如果允许发收益凭证则券商自己就可以柜台发出,期限自定、利率自定,很具弹性。
“‘五大功能’真的实现就厉害了,应该说,给个五年、八年、十年,绝对会有一批券商脱颖而出。”万建华不无兴奋的向《英才》记者描述,未来券商的规模也会很大,并且具备了全能经营的条件。
第一步,回归金融本源,券商通过改革创新恢复投行的基本功能;第二步,转型投行,券商充分发挥和挖掘自身作为投资中介和融资中介潜能,在投融资领域里崛起;再往后发展就是综合化、全能化经营。
这是万建华所设想的券商“进化”过程,其中前两步是证券公司要去实现的,对标对象也很明确,就是高盛、摩根士丹利这样的一流投行;后一步则可能是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很多大型金融机构都要去发展的一个方向。
“综合化、全能化经营,实际上基于两个东西:一个是制度安排,怎么完善监管体系,抑制住系统风险,其政策就可以更开放一些;同时,在信息技术时代,技术的发展客观上也推进了金融机构全能化发展。”万建华说。
无疑,在监管和风控上,如今的“好孩子”券商已不成问题,但在综合化、全能化经营上,慢商业银行不止一拍的证券公司,显然要接受强大对手和发展速度的双重考验。
得账户者得天下
为何在亚洲叫证券公司,在欧美则叫投资银行?
解释者很多,答案不一而足。但有一点类似之处,就是说两者在业务上有很大的交叉。
这其实是一个现象——金融行业各子行业间的边界,随着混业经营的趋势,似乎变得越来越模糊。几乎每一项金融创新,都可能带来其他金融渠道的竞争。
证券公司开始业务创新以来,包括现金管理、专项资管中的资产证券化、定向资管中的银证合作、约定回购、支付功能、代销金融产品、综合财富管理等,这些创新业务都或多或少介入了银行、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的“地盘”。
自证券业资管业务放开后,券商的资管业务规模迅速膨胀,尤其在去年10月间“一法两则”(即《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和《证券公司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修订后,呈现加速上扬姿态。业务规模从2011年底的2818亿元,飙涨至2013年1月的2.1万亿元。直接冲击了银行、信托对通道类业务的垄断地位。
而在券商高呼向投资银行转型之前,商业银行早已磨刀霍霍向投行了。
早在2002年,工商银行(601398.SH)便下设了投行部。而今,工农中建四大行,都有投资银行部;在股份制商业银行方面,交通银行上市后即成立了投资银行部,浦发银行参照花旗模式成立了公司和投资银行事业部,光大银行则以短期融资券为突破口,占据短期融资券发行大半市场……
由于受到商业银行分业经营的限制,银行系投行只能做如短期融资券、资产管理、财务顾问等业务,企业上市股票承销等重头业务无法涉足,因此,还不能称其为实际意义上的投资银行。
但作为商业银行进行综合经营乃至混业经营的试点,银行投行部必定是日后商业银行进入全面投行业务的基础。
更何况,当前大型银行、保险企业,意欲打造金融控股平台,通过收购兼并实质性展开混业经营的动作愈发明确。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银行通过控股的证券子公司进入权益类市场也是迟早的事。
“如果现在实行混业经营,把股票承销放开,我担心有可能造成商业银行的投行通吃、一家独大的局面,券商的压力将会非常大。”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基于银行在客户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无可比拟,券商显然缺乏竞争力。
庞大的资产规模、营业网络的深度广度、长期积累的个人和企业客户资源,多数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这些都让银行业在综合金融竞争时代占据明显优势。
“这就如同一把利剑一样,天天悬在券商的头顶上。哪一天,制度安排真的开放,因为它(银行)的体量在那,它要干什么别人就没法干。”万建华亦向《英才》记者承认,由于个人和企业客户的金融资产基本全在银行,因此“它要做什么,事情都很简单。”
万建华将银行这种优势凝练成一句:得账户者得天下。而这句话,他在十多年前就有过实践感受。
2000年左右,银行储蓄系统和证券公司保证金系统联网之后,银证转账推动了银证合作的热潮兴起。“银证通”业务被视为银证合作的更高级产品出现,投资者无须在证券营业部存放资金,就可以使用银行的存款账户买卖股票,且所有的开办手续、资金清算都是在银行系统内完成。
“你别看这么简单的一个合作,所有证券公司的客户很快就会发现,他不是在证券公司炒股,而是在银行炒股。证券公司纯粹就是一张牌照了。”万建华直指问题实质。
2001年的那一轮牛市过后,A股市场陷入长达五年的大熊市,加之综合治理,使得券商业一片萧杀。为了保护券商利益,2006年5月,证监会才叫停了“银证通”。
“这不就是一个分业经营的制度安排吗,如果都是银行做,那就没必要到券商那里‘拐一个弯’。如果这么做下去,证券公司可能就不存在了。”万建华说。
对于投资者而言,现在,无论是投资股票、购买理财产品、买保险、消费或者是工资代管、投资收益,甚至如今办理电子商务等等,所有金融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属点,都是在银行账户。
“最近,我正在写一个东西,题目就叫‘无所不能’。像腾讯也好,支付宝也好,真的是无所不能。支付宝的虚拟账户也是账户,当初它可能不合规、不合法,没人较真,现在要较真还真较不了,它已经有几亿个账户了,还能取消它吗?不可能了。但你说它都合法合规,还真打问号。”
在万建华看来,腾讯、淘宝、支付宝这些互联网企业的成功,也同样是基于一个核心要素:账户。
可怕的是“赢者通吃”的定律似无边界。信息技术的趋势使然,越来越多的金融服务产品开始由互联网公司、移动互联企业提供。
“(互联网金融)冲击真的很大。”万建华认为,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增加一项业务“成本不过是摆好的饭桌上再添一副碗筷的事。不管(牌照)开放给谁,搞不好真要牺牲一批传统的金融机构。”
但充分竞争的发令枪一响,也将倒逼所有竞争者们爆发出生存能力。如万建华所言,“接下来的竞争,不提升自己的素质,就活不了。”
最急迫的问题
“三年之后,大家就都会看明白券商创新带来的效应了。”万建华说。
尽管资本市场投资者对于券商未来的变化仍然有诸多疑虑,但“局内人”万建华自信地认为,整个券商行业正在发生非常大的变化,“很快就会绝对看得见,摸得着”。
不过,入主国泰君安之后,万建华一系列的改革动作倒是为让外界所瞩目。
2011年,国泰君安适应创新转型做了组织体系的调整,一级部门经过拆分又增加了1/3。其中,投资银行总部一拆为三:投资银行部、中小企业融资部、资本市场部;自营部门一拆为二:权益投资部和另一个以对冲交易为核心的交易部门;其他如销售交易总部、零售客户总部等各有拆分。
接下来,国泰君安还将加快现有营业机构的转型,其方向是转向以金融产品销售、特定资讯服务、投资顾问服务以及财富管理等增值服务为核心业务。
“券商的创新转型,其实首要问题就是组织与管理创新。”万建华认为,原本券商公司以条状划分、相互割裂的业务模式,已经无法适应金融服务综合化的大趋势,因此,当前最重要的就是“体制机制更进一步的市场化”。
国泰君安内部组织架构调整之后,业务模块也随之重组,并重新调整高管分工;确立业务条线领军负责制,改变传统意义上高管“分管”的角色,明确高管人员为各业务条线考核第一责任人。
不仅如此,国泰君安的权力体系进行了垂直释放。向一级部门下放了财权,在总额限制的框架下,费用预算自主,利润运用及KPI(关键绩效指标)完全下放;其次把二级部门做实。
由原先“以业务为中心”的组织架构变革为“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效果似乎立竿见影,国泰君安不仅在投行业务上制造了诸如上汽集团整体上市的影响力案例,同时也在券商创新业务上屡屡尝鲜,几乎证券行业所有创新业务推出的第一批,都有国泰君安的身影。
根据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显示,2012年国泰君安全年实现营收76.9亿元,净利润为24.9亿元。相比行业里多数券商的大滑坡而言,这样的业绩也还算不错,并且在一些业务上,国泰君安不乏亮点。
比如在资产管理业务上,其拔得头筹,期货业务也迅速上升至行二;在承销项目上,国泰君安2012年完成75个,从上一年的第七上升到了第三;在投研能力的综合排名中,也从五六名的位置上,上升到了第三。
不过,在国泰君安的营收结构中,经纪业务和自营业务的占比仍然较高,这依然是外界质疑其转型速度的重要一条。
“重要的是架势已经出来了。未来三到五年,公司的传统业务比重会迅速下降。”万建华丝毫不担心国泰君安业务结构的问题。“由于佣金率下降,本身经纪业务也是在下降的状态,而资管、融资融券、期货等新业务发展势头已经显露出来,一正一反,双重效应,所以业务结构每年都会有很大变化。”
只是新业务规模还太小,因此,还无法很快显效。业内人士指出“就像资管业务、期货业务,国泰君安在行业里也做出了影响力,但规模还是太小。从零开始,哪怕前五年每年翻番,也翻不出多大的规模。”
如何更快地做大这些新业务的规模基数,是摆在万建华眼前最急迫的问题。
2012年12月11日,国泰君安正式发布了上市辅导公告称:国泰君安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国内证券交易所上市,现已接受银河证券和华融证券的辅导,并已在证监会上海监管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
“我们在创新业务的能力上已经没有问题,就是受到资本实力的制约,不然会做得更大更快。”上市、扩充净资本,一直是国泰君安翘首期盼之事,万建华何尝不明白:上市时间拖得越久,国泰君安与中信、海通等券商发展新业务的资本投入差距就会越大。
作为一家重量级的券商,国泰君安上市之路备受关注,却又历经坎坷。这一次,看起来也依然并不平坦——A股IPO再度开闸,至今不明确,而消化800多家等候上市的公司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即便是在券商队列中,也有70余家具有保荐资格的券商可能上市,其中不乏银河证券、东方证券、国信证券以及申银万国这样的大牌券商。
独家高端领袖对话
看谁能创出别人没有的
哪种模式是投行典范
《英才》:我们看到中信、中金,其实他们很多的创新模式是来自于欧美,那么这一轮券商创新是否也会复制欧美模式,还是会有一些中国式的东西?
万建华:不是说一定非得学谁。学他们只是可能他们的管理水平更好,业务做得更好,某个产品更有特色。就像我们的电商企业一样,可能刚开始也是学习欧美同业,但实际上,这几家企业现在全部都有自己的创新能力了,走到后面就应该具备独特的创新能力。
《英才》:在你心目中,投行领域里,谁是真正的典范?
万建华:大家一直公认的就是高盛,毫无疑问,他们的能力、水平绝对是整个行业的标杆。在国内,中信证券等同行也说拿高盛做对标,因为大家干得是一样的活,这个是真标杆。
《英才》:但似乎高盛也被认为是金融界贪婪的典范。
万建华:在这个市场里,谁不贪呢?但你也得能贪得着,最后还是要靠做市场做来的。高盛可不是贪出这么大来的,而且他们也是经历过无数次濒临死亡才成就了一个140多年的伟大公司。
《英才》:你跟那些国际大投行的CEO有接触过吗?他们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万建华:接触过。大银行家、大投资家,那种感觉自己非常自信,是印象比较深的,但我觉得真正成功的企业家都会有这种感觉。国内这么多企业家,你看不也是信心满满的吗?
《英才》:我们看到欧洲的很多金融机构是全能型的,而美国的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是分开的,哪种模式更合理?
万建华:欧洲最经典的如德意志银行、瑞士银行等,都是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包括财富管理、理财等业务全都是一体化的,就是所谓的全能型银行;美国的投行,走的是精英路线,比如高盛,比如摩根士丹利。美林证券是由证券经纪业务发展而来的,但现在已经变成了综合银行的子公司。就是因为金融危机时,他们的杠杆率太高了,所以美联储要将商业银行与投行合并,通过商业银行增加投行资金来源,分摊杠杆。但其实,危机过去了,美国投行的人对商业银行业务还是看不上。
如果说合理,肯定全能型银行更合理、更稳健、弹性更强、抗风险能力也更强。但无论哪种模式,其实都是市场的选择结果。
上市的不确定性
《英才》:你怎么看像中信证券、海通证券这些通过上市跻身一流券商的发展?
万建华:没错,上市能带给券商公司整个综合能力的提升,尤其对证券公司的资本补充,非常重要。我们跟他们就差在这一步上。当然,中信证券还有一个非常有优势的地方,就是其集团母公司的背景,它能够依托集团本身的各种资源,甚至是项目资源,加上集团内部还有中信银行等金融机构,它还有协同效应。
《英才》:国泰君安的上市路一直很曲折,现在一只脚已经迈进资本市场了吧?
万建华:上市肯定是我们尤为重要的一步,之前不是说不上市,而是由于种种原因达不到上市要求,现在全部问题都解决了,只是要排队。等着上市的公司太多了,800多家公司也不是按照行业排队的。按行业也有几家证券公司排在国泰君安前面,他们都已经上报一两年了。
券商加速分化时代
《英才》:我们注意到招商银行等一些银行的投行业务增长很快,动不动就是翻倍的增长。如果是这样,会不会对你们造成挤压?
万建华:他们的确做了很多投资银行的业务,但银行还没有做I P O承销业务的许可。当然,投行业务还包括财务咨询、债券承销、金融产品承销、融资安排等广义的投行业务,这些他们是可以做的。整个证券行业投行业务也就一两百亿的收入,几十亿的利润,但工商银行一年多前就有100多亿投行收入,招商银行好像也有几十亿收入。所以,商业银行现在要真想做什么,它就能把别人给挤到一边去。
现在,商业银行可以做基金公司,已经有比较多的银行系基金了,现在又做保险,控股保险的也好几家了,还有金融租赁等业务。他们一做,很快就能做大,资本实力就不用说了,关键是他们掌握了巨大的客户群,掌握了账户。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互联网网络加上物理网点,它所有的市场规模都上去了。这也是现在证券公司缺失的,所以留给券商的时间不多。
《英才》:互联网金融对整个金融业的影响会有多大?
万建华:电商行业希望的“人人办金融”,当前对券商而言还是有压力的。对于证券公司来说,传统经纪、投行这些业务可能是它的全部家当,目前就靠这些吃饭的,但像腾讯、淘宝这样的互联网企业,它不是靠这个吃饭的,可以先不要钱,因为它本身没那么高的成本,页面上再加一个产业罢了。它可以不收费,你能不收费吗?所以,如果开口子,这种冲击是会很大的。
《英才》:你对未来券商的发展最期待的是什么?
万建华:说实话,五大功能要真的具备了,券商也可以朝着无所不能的方向发展了。但现在,是商业银行什么都能干,干什么成什么。证券公司还差得远,不过门打开了,就看各自怎么走了。应该说,这个行业未来几年都放开走,也不是谁都能走得出来。
原来证券行业是谁都有饭吃,不相上下,最多是规模大小,其他都一样,你能做的业务,人家也能做。以后就是看谁能创出别人没有的东西来,做得好与不好就能分出来了,在竞争条件下,结构性调整是不可避免的。另一方面,券商内部可能会出现分化,有几家是什么都能做,各个业务之间产生协同效应、规模效应;另一些券商会在某几项业务上,把事情做到极致,专业化发展了。
两个短板
《英才》:通过你对国泰君安的一些内部调整,外界对你的印象是很强势的。
万建华:你看我像吗?事还得靠大家做,大家齐心协力把事做好,基本的方向、战略、机制全都调理好,理顺了,大家就认真努力去做了。
《英才》:我们很好奇的是,你们的研究所长为什么一换,总引起媒体那么大的反响?
万建华:国泰君安可能很多事情媒体都比较关心。本来十年前国泰君安的研究能力就是行业里领先的,后来走了一段下坡路。
所以,这两年,我们首先是调动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包括考核、激励、任务的明确等等,可能也会引起一些不同的看法。但是要看,国泰君安整个研究水平上去了。去年排到了第三,应该说恢复的还是很快的。
《英才》:在券商创新转型的过程中,你觉得最难的是什么?
万建华:从外部环境上看,很多东西能不能成为法规,各种业务试点能不能通过法规的方式固化了,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大家心里有底,而且看得清楚未来,我们就可以做推理、做展望。从内部来讲,毫无疑问,所有这些创新,你原来肯定是没有基础、没有团队、没有机制、没有技术手段,现在要马上去做,拿方案,还要反复论证、测试,要经过监管部门确定你的方案,加上技术准备、组建团队等等。开始做了,还得慢慢去看要不要调整,要有较长时间效果才能显现。
《英才》:这个转型会需要多长时间来完成?
万建华:我不知道,大概总得有个两三年,基本样子会看出来。但外面是看你成规模,那是要数量指标出来。外部要看规模,也就是说变成可以和商业银行比了,商业银行还经历了黄金十年,某一天证券公司也这么厉害了,肯定也得五年八年以后了。
“我是民工”
《英才》:你似乎是一个创业型的人,你做的每个东西好像都是很新的。
万建华:我说我就是民工,高楼大厦盖起来了、装修好了,我们就换地方了。因为我多数干的是创业的活。
《英才》:那从招行到银联,包括现在国泰君安提的“二次创业”,你觉得这几次创业里,哪个相对最难?
万建华:创业都不容易,但成就感最大的是银联。银联是天时地利人和,所有的东西我们那个时候都具备了,才几年功夫就起来了。
招行起初也不容易。招商银行很多东西是从1993年开始的,那年从蛇口搬到深圳,开始设立一批分行,现在谁都不会当回事,但那个时候,区域性银行的打破,发端就是招行。那时候,比起中信、光大、广发、深发,招行最弱,但招行走出深圳、走向全国,再加上1995年推出一卡通业务创新,一下子就后来居上。
其实,每一个故事都很有意思。
文|本刊记者 严睿 编辑|朱雪尘 图|本刊记者 梁海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