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私募债问世快一年了,市场规模仅刚突破百亿元。
开闸之初,不少券商认为这是一份创新大礼,纷纷布局尝试。但券商兴奋之后回归冷静,发现私募债市场愈加明显地显示出它无奈的困境——融资者所付成本偏高,投资者收益不及预期,承销商的付出与回报难成比例。
这样一个产品,意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摆脱净资产和盈利能力的门槛要求,不设行政许可,未来是否仍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还是会慢慢地在市场消失,业内仍存在较大的争议。但是至少短期来看,中小企业私募债并未实现其初衷,目前已经陷入一个尴尬的困境。
2月底,中小企业私募债市场的首单集合债成功发行,发债公司分别是广州市冠誉铝箔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和广州耀轮车业有限公司。
集合债券的创新之处,在于将若干经营状况良好、成长能力较强的中小企业组合在一起,申请集合发债。
中诚信资讯副总裁郇公弟认为,集合债是个趋势。随着市场和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后的私募债市场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但现在私募债需迫切解决的是它的流动性问题。中国债券市场以大银行、大券商、大保险公司为主要投资者,融资金额太少不符合他们的胃口。作为一个新生的债券品种,私募债还不能获得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认可,而它们正是最重要的买方。
“首单集合债对于丰富中小企业私募债的品种,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它不会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只是多少会起到范例的作用”,宏源证券固定收益总部首席分析师范为告诉《英才》记者。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私募债这个品种,越来越使他们进退两难。一方面,中小企业由于各方面资质相对较差,其他途径难以筹集到资金。但另一方面,通过私募债融资,成本却又难以承受,而且并非像看上去的那样“低门槛”。
郇公弟告诉《英才》记者,表面上企业只付出了8%左右的利率,但实际上,承销、发行、财务、审计、评级、担保还有中介等费用累加,最后的成本几乎达到13%左右,其实是很高的。企业发债看似门槛比较低,理论上符合的企业无穷多,但是真正想要发行成功,并不是门槛的问题,而是市场需求问题。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说,私募债的风险与收益并不匹配。他们承担着高风险,而发行规模加权平均的票面利率仅为8.79%,低于预期收益。”郇公弟表示,市场上信托产品的平均收益能达到10%左右,显然与其他产品相比,私募债没什么吸引力,而且风险还更高。
“虽然政策面要以维稳为核心考虑,但是政府不会兜底。这意味着如果私募债出现违约,承销商将会成为买单人。对于承销商来说,承销费收入不到100万,却要冒几千万的违约风险,是很不划算的。”长江证券一位人士对《英才》记者说。
上述长江证券人士指出,当初私募债产品设计是有缺陷的,发行主体问题、流动性问题都没解决,限制利率,推出得比较匆忙。
范为告诉《英才》记者,主流券商基本都参与了私募债市场,主要是为了后续的金融服务。毕竟仅仅就私募债市场本身而言,它的规模太小了,对于中小企业融资是微乎其微的。当前,中介机构主要发行央企、大型国企、大型民营企业的债券,承销费用很高。但是承销中小企业私募债才能赚到几十万,人力成本、边际替代成本太高。
“对于券商来说,可能更看重的是市场培育,做私募债更多是从储备、探索的角度考虑,同时这项业务也是可以赚到钱的,只要能保持营收平衡就行了。”郇公弟说。
文|张凯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