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总是要拿的,不过我们现在不会囤地,先预测该地块建成之后的房屋销路才会拿地。”一家民营房地产企业的高管向《投资者报》记者透露,他最近正忙着看地。
对民营房地产企业来说,融资难易程度和融资成本都要比国有企业来得高。《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的数据显示,2012年民营房地产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平均为59.48%,低于地方国企66.85%的资产负债率平均值。而民营房地产企业的销售毛利率为33.60%,低于地方国企37.71%的平均毛利率。
不过,5月以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土地市场,高总价、高溢价的地块接连出现,多地的“地王”纪录也被刷新,上海、广州、长沙三地更是在10天内诞生了3块年内地王。房企拿地异常积极,民营房企也多次出手。
克尔瑞研究中心研究经理杨晨青表示,当前房地产企业其实正处于一个“有钱缺地”的时间点。2011年至2012年上半年,由于调控延续的关系,房企拿地普遍谨慎,全国30家一线房企土地消化周期与2010年底的高点相比下滑近一半;其次,经过2012年整年的销售回暖,企业资金面充裕度较之前两年明显提升,加上2013年以来海外融资平台大批次发债,目前大部分企业手头都非常宽裕。在“缺地”和“有钱”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土地市场的火暴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同时,对房地产企业来说,虽然融资不易,但是总能融到。而对房地产市场的长期看好依然不变,也使得民营房地产企业拿地积极。
融资不易但资金宽松
对于民营房地产企业来说,融资更多的还是来自于银行贷款。
《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的统计显示,2012年民营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平均融资额为19.97亿元,其中信贷融资高达19.38亿元。
一位不便透露姓名的行业分析人士表示,从融资角度看,直接从银行取得的贷款依然不易,总体上今年的融资难度还是有所增加的。
他表示,现在房地产调控态势严厉,民营房地产企业基本不可能通过银行取得资金,不过,更多的企业走向海外融资,融资渠道有所增加。
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投资建议与策略总监沈俊凡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虽然企业贷款难度不低,但是只要提高融资成本,还是能够从银行贷到款的。
而更为重要的是,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面宽松了很多。杨晨青认为,从负债水平来看,2012年内地房企的净负债率明显回落。2012年上市房企净负债率为64.65%,同比下降3.76个百分点,较2012年三季度下降5.15个百分点。2013年一季度房企净负债率为69.82%,环比上升5.17个百分点,同比下降3.93个百分点。
而企业资金情况也持续改善,从企业现金资产比看,内地房企的现金资产比从2012年一季度的最低点0.11开始大幅回升,2012年底达到0.14,上升了19.2%。市场的回暖带动了企业销售的回升,企业的资金状况逐渐改善,现金流稳定回升,更多的资金能够应对市场调控带来的风险。
杨晨青说,这一波行情,企业是要抓住的,政策环境“逼迫”企业现在疯狂拿地。因为,调控政策是需要信贷政策配合的,现在国际大环境不适合紧缩货币,因此至少在年底以前,企业能看到一段宽松期,手头上有钱,就没有不拿地扩张的理由。
房企看好房地产未来
对房地产企业来说,如果要继续发展,拿地就是必须的。
虽然有上海新梅这样的企业准备退出房地产领域,但还是有大量的民营企业依然看好房地产。
前述民营房地产的高管告诉《投资者报》记者,事实上,房地产行业的趋势没有变化。首先,土地财政依赖没有改变,这也是引起最近地块高溢价拍卖的原因之一。其次,货币政策不会转向,货币贬值是长期的趋势,投资者有保值增值的需求,房子就是其中之一。而目前的限购政策只是压制着仍然存在着的投资者需求。
而另外一家房地产公司有关人士则向记者透露,“继续看好房地产,至少这几年都是这样。房地产至少比制造业好,因此我们目前没有转行的打算。”
风险犹存
不过,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以比较高的融资成本拿地,风险依然存在。
杨晨青提醒,当前在土地市场上表现最疯狂的、高总价高溢价拿下地王的房企,大多是地方性企业,而全国性品牌企业的身影并不多,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线房企对土地市场风险的警觉。简单算笔账就知,今年一线城市全面执行限价,房价多数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挂钩,那么项目价格年涨幅大致在10%以内;而目前房企通过银行借贷的资金成本约7%~8%,海外平台可能更低一点,这两年最常用的信托等渠道则大概是10%~12%,但地方性中小企业大多没有前两个渠道的支持,那么这些企业的资金成本大致都在10%或更高水平,已经与预期价格涨幅相当。
杨晨青说,结论很简单,一边是房价一年只允许涨10%以内,另一边是每年的资金成本要10%,如果限价再多限1~2年,这些地王项目将是死路一条。
“我们接下来肯定不会囤地。需要的是快速开发快速销售。”前述民营房地产企业的高管说。■
《投资者报》记者 张东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