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在央行的意外强硬态度下,金融体系现金紧缺,导致股票市场以雪崩般的方式实现了建国底的突破。然后又在先知先觉资金的带动下当天几乎收复失地,形成了独特的图钉探海,然后晚上消息为公众所知,央行定向放水,资金面松了一口气。
伴随着最近诸多迹象的显现,央行背后的主导者,新一届政府领导层,在经济结构转型方面,似乎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他们已经清醒地意识到,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空转,并没有对实体经济形成实际的支撑。并且进一步形成了金融资本,与实体经济争利的局面。这并不是一个符合逻辑的健康的模式,因为仅靠虚拟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的不断流转而产生的收益的模式,更像是一种简单至极的庞氏骗局。他们并没有创造价值,而仅仅是从资金的流动中赚取资金的流动价值以及资金的时间价值。但是他们唯一不能承受的风险,就是流动性。一旦资金的流动性变得紧张,要么提高资金的成本,要么造成多米诺骨牌的倒下,庞氏骗局就此瓦解。所以央行会站出来向市场定向投放资金,以及发布新闻通告等方式,安抚机构及民众情绪。事实上这也是明智之举,毕竟为了警告银行等金融机构,迫使他们降低表外资产以及降低整个金融运作的杠杆,现在做的已经足够,却并不值得冒着有金融机构破产清算甚至发生挤兑的风险,至少现在还没有做好这样的准备。
所以你会注意到,央行其实并没有向市场投放多少规模的流动性,因为你会发现第二天市场上的资金价格依然很高,但金融市场的心态明显已经有所稳定。民众间传播的银行的挤兑新闻也开始消失,其实这才是央行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救银行,而是安抚情绪。有人说央行最后被迫放水其实是晚节不保、前功尽弃,笔者倒以为这实在是明智之举,毕竟惩罚的目的已经达到,而且信号已经发出,这仅仅是开始,作为开始,已经够了。接下来如果再有第二次,大家就知道该怎么玩了。
所以实际上这背后体现出新政府的一个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强迫金融体系资金进入实体,向实体经济开始让利,这将意味着银行业几十年来,靠稳定的利差里及表外资产大幅盈利的时代或许就要过去了。银行可以成为规模最大的金融机构,但将不会成为最赚钱的金融机构了,高增速成为历史。所以大家会发现,即使在反弹的时候创业板能够上涨5%,银行股却阴跌不止,实际上就是反映了市场的一种担心。虽然说银行股现在从估值角度来讲很便宜,五倍左右的估值,但问题是,很有可能从三季度或者四季度开始,他们的盈利水平开始不断下调,银行股的估值会被动的上行,届时可以发现,现在五倍的估值,到时候会成为八倍九倍,那时候,估值便宜,就不成为理由了。
所以,如果真的相信经济结构会转型,就要相信,过去几十年合理的都会成为过去,都会发生改变。比如地产、比如银行,即使他们是大儿子,也要逐渐被冷落,谁让你养的太肥了,不健康了呢?
李文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