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投资的典型样本

  • 来源:英才
  • 关键字:央企
  • 发布时间:2013-08-08 14:44

  研究一家大型央企的详尽发展历程,有着太多的意义。

  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进程,我国经济实现了连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的中后期,国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要对我国经济国情进行全面深刻的了解和把握,必须对企业的情况和问题进行科学的调查和分析。深入了解我国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状况,全面把握我国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情况,仔细观察我国企业的各种行为,分析研究我国企业面临的问题,对科学制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宏观调控经济政策,提高宏观调控经济政策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具有重要意义。

  而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就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中国国有投资控股企业集团的典型样本。

  今年初,中国社科院工经所课题组先后通过现场访谈和重点企业实地考察等方式,对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开展了的历史沿革、组织管理和业务发展诸多方面的实践活动进行了相对系统的考察。走访企业的职能部门、下属公司,对高层管理者进行了访谈,《国家开发投资公司考察》轰然出世。

  国投和人们通常理解的产业类中央企业不一样。通常,产业类中央企业有鲜明的主业,持续经营某一具体种类的产品。国投公司的经营对象是公司股权,它的下属企业股权分布在电力、煤炭、交通、化肥等重要的公共服务品、基础设施和关键性的资源类产业,以及金融业、物流、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和高技术领域。

  而就是这家“另类”的央企如“灵活的双手”,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用少量的国有资本引导和带动大量的社会资金和外资,进入国家需要和鼓励发展的领域。肩负着保证国家重点建设,整合重组中央企业,发挥投资导向作用,提高投资效益和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等重要使命。

  国投在发展没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走上一条不断改革探索的发展之路。

  自1995年成立至2002年,经过八年“创业”,国投的资产规模从初期的70亿元,提高到733亿元,利润从最初亏损1500万元,上升至盈利8.55亿元,为后续发展夯实了基础。

  2003年国投新一任领导王会生上任,开启了国投轰轰烈烈的“二次创业”历程。

  在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都有过十几年的工作经历的王会生,善于从战略高度思考全局问题,敢于创新,决策缜密。

  党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国投在第一时间做出响应,在原有投资的基础上,加大对四川和新疆的倾斜,投资开发四川雅砻江流域水电;探取新疆罗布泊钾肥宝藏,为天下粮农奉献黄金钾;挺立煤炭行业,做保障国家能源的顶梁柱;投资循环经济,建立海水淡化产业联盟;建设煤运大港和铁路,疏通能源通道……

  如今,“二次创业”十年期满。十年来,国投公司总资产从733亿元增长到3113亿元,年均增长16%;利润总额从8.55亿元增长到112亿元,年均增长30%,税收年均增长20%。形成了实业、金融及服务业和国际业务三足鼎立的业务结构。

  国投这些年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各方的认可,在国务院国资委年度业绩考核中,国投连续八年获得A级,成为获得8A的12家中央企业之一,并连续两个任期考核中被评为“业绩优秀企业”。

  《国家开发投资公司考察》通过对国投的发展历程、经营情况、管理现状、战略变革和重大投资项目进行“白描”式的论述,全面清楚的向读者展示这个具有使命感的“新国企”。

  文|博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