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宙 重提上市话题

  • 来源:英才
  • 关键字:王建宙
  • 发布时间:2013-08-08 15:06

  “退休以后最明显的感受是无须每时每刻都关心股票市场的变化,也不必总是操心如何回答分析师的问题。有一种从高速列车下车的感觉。”对《英才》记者说这段话时,王建宙已经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董事长的位置上退休两年。

  其实,1997年10月,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和纽约上市时,王建宙还在邮电部工作,刚刚从一窍不通开始对资本市场有所了解。

  但8年后——2005年10月21日,身为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王建宙,去参加纽约证券交易所为中国移动上市8周年特别安排的开市敲钟仪式时,对资本市场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认知。

  这张照片便是记录那一时刻。当时,站在六个人中间的王建宙按下了绿色按钮,敲响开市的钟声,他的手还放在按钮的旁边,大家已经开始鼓掌庆贺。

  王建宙的左边是时任纽约交易所总裁兼共同运营官罗伯特·布里兹。身后则是打出“中国移动通信”标志与中英文名称的显示屏。

  与照片上的其他人自然而发的笑容相比,王建宙的表情似乎并不轻松,他回忆说,当时的心情除了兴奋,还有非常大的压力。

  原来,在仪式之前的早餐会上,中国移动在纽交所高层的“希望”下,承诺将按照《萨班斯法案》的要求,加强内控和财务管理。

  对于《萨班斯法案》,商界精英的口径基本一致:该法对上市企业管理过于严苛。“但既然承诺了,就必须做到”。王建宙说,为达到法案的要求,中国移动从上至下制定了内部控制详细目录,加强了公司内部审计机构,并聘请独立的审计机构对公司内控系统的有效性进行鉴定和评估。

  落实过程的沉重和艰苦可以想象,幸而,公司也受益匪浅。“客观地说,加强了内控制度以后,不仅进一步提高了公司的透明度,也加强了公司的财务管理能力。”

  很有意思的是,多年之后,再提上市话题,王建宙却抛出了另一观点:“有一位资深的金融专家这样说,在企业所有的融资方式中,股权融资的成本最昂贵。我一开始不理解,后来觉得这样说很对。公司上市后需与所有的股东分享红利,公司需要披露所有的重要信息,公司重大决策需得到股东的批准。特别是股东通常注重的是短期利益,关注公司的红利分配,关注公司有没有利好消息。国际上一些上市公司在经营非常困难的时候,不得不出售资产,用现金回报股东。相比之下,贷款要简单得多,还本付息就行了。”

  也许,这就是看过太多风景后,才懂得如何去寻找与欣赏最佳的风景,王建宙还劝那些急于上市的年轻创业者说,“如要上市,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上市后公司创始人被炒掉的例子也是很多的。”

  对后来者而言,别人的经验总是值得参考,也许,对于许多企业来说,上市只是一个开始。

  文|本刊记者 修思禹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