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珀佩蒂 澳大利亚的地下“鬼城”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 关键字:库珀佩蒂,澳大利亚
  • 发布时间:2013-08-09 09:39

  由于一个孩子的意外发现,库珀佩蒂成为传说中宝石遍地的“神的宠儿”,成群的挖宝人蜂拥而至,挖坑凿洞形成一座巨大的地下城。

  在光线照耀下,蛋白石色彩斑斓的游彩有一种迷幻之美。因为这种名贵的宝石,库珀佩蒂成为了一块荣耀之地,也成为了一座“被诅咒之城”。

  在安静的夜里,人们能听到从地下传来叮叮当当的声响。据说那是矿难中死去的人始终不肯离去,依然在那里敲敲凿凿地碰着运气。

  这很像一部科幻电影中的月球场景:红色的荒漠直通天际,一望无垠的砂地上匍匐着矮小的灌木和枯黄的草;地面上耸起小型的沙丘,每个沙丘顶端都有一个圆形的浅坑;远处,随风沉浮的沙尘托起的是一片海市蜃楼……其实,这里是世界蛋白石之都,澳大利亚著名的“鬼城”--库珀佩蒂。

  地处维多利亚沙漠腹地的库珀佩蒂,应该说完全不适宜人类居住。在夏季的白天,这里的最高温度可以突破55℃;进入夜晚后,气温骤降,蚊蝇成群,即使草木都很难生存。所以,附近的澳洲土著们很少踏足这里。

  但是,由于一个孩子的意外发现,库珀佩蒂最终成为了传说中宝石遍地的“神的宠儿”。成群的挖宝人蜂拥而至,导致一座巨大的“地下城”迅速产生……但后来,随着矿源的枯竭,小城的喧闹戛然而止,热闹和繁华也变成过往云烟,荒凉与衰败使它成为了一座“鬼城”。在那些从兴盛到衰败的故事里,这座小城就像大漠深处一个最不可思议的传说。

  小探险家的意外发现

  1951年的夏天,一支由詹姆斯·哈奇森率领的探险队在维多利亚沙漠寻找金矿……

  自从澳大利亚第一个金矿被发现以来,全世界的投机者都渴望在这块新大陆上找到更多金光闪闪的宝藏。此时,这支探险队正被愁云笼罩。面对变幻莫测的沙漠,队员们的热情一天天减少,受尽了缺水的折磨,但却连半点金子的影子也没见到。身处茫茫沙海中,探险队进退两难。天色已晚的时候,队长哈奇森命令队伍安营扎寨。由于干渴难耐,在搭好帐篷之后,队员们就分散开来,朝不同的方向进发,前去搜寻水源。哈奇森叮嘱14岁的儿子--探险队最年轻的队员威廉·哈奇森,要求他好好照看营地,之后就和队友们离开了。

  14岁的威廉并不是个安分的孩子,他一直梦想能够和父亲一样,成为一名勇敢的探险家。搜寻水源的队伍离开没过多久,威廉就开始试着对营地周围进行探索,不知不觉中,他越走越远,在黑暗中迷路了……当队员们空着手回到营地,却发现小威廉不见了,全都慌了神。要知道,危机四伏的沙漠在夜晚比白天更加危险,更何况威廉还是个手无寸铁的孩子……就在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该怎样去找人的时候,小家伙出人意料地回来了,而且脸上还挂着神秘的微笑。气急败坏的詹姆斯正准备开口教训这个不听话的孩子,却看见他从身后掏出了盛满水的羊皮袋,威廉找到了水源!不仅如此,他还带回了半口袋色彩斑斓的石头--蛋白石,一种在当时是十分名贵的宝石。

  很快,发现蛋白石的消息就传到了几百公里外的金矿上,矿工们纷纷组建车队,带着食物和饮水朝荒漠进发。

  当地的土著惊奇地发现,沙漠里一向人迹罕至的地方突然变得热闹起来:一大群工人从很远的地方跑来,每天清晨和黄昏都在地面上挖坑、凿洞,到了中午烈日当空,就缩回地下的洞窟里避暑。土著们指指点点,嘴里念叨着一个词:库珀佩蒂、库珀佩蒂。在当地的土语中,这个词的意思就是“住在洞里的白人”。

  据说,这里出产的第一批蛋白石就卖出了1.7万英镑的高价,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财富。金钱的诱惑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矿工,到1919年,已有近500人聚集于此。一年之后,当地的矿业协会借用土著人的说法,把这个沙漠中新兴的小镇正式命名为“库珀佩蒂”。不幸的是,发现蛋白石的威廉·哈奇森没能看到这一切,在后来的一次探险途中,不满20岁的他不幸遇难。人们用他的名字为镇里的主干道命名,以此来纪念这个勇敢的小探险家。

  蛋白石的诅咒传说

  由于特殊的化学结构,在光线照耀下,蛋白石色彩斑斓的游彩有一种迷幻的美。古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在《自然史》中感叹说:“在一块石头上,既能看到红宝石般的火焰,紫水晶般的色斑,也能看到祖母绿般的绿海”。

  在古罗马帝国,贵族们喜欢把蛋白石当作礼物送给心仪的女人。据说,当年的安东尼疯狂地迷恋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当他听说元老院议员诺纽斯有一枚珍贵的戒指,上面镶嵌着举世无双的蛋白石时,就决定买下来送给克丽奥佩特拉。然而,当安东尼提出用黄金和女奴和诺纽斯交换时,却遭到了对方的断然拒绝。一气之下,安东尼威胁诺纽斯要么交出戒指,享受荣华富贵,要么留下家室财产,被驱逐出境。结果,诺纽斯带着戒指毅然逃走,令安东尼气急败坏。

  时间进入中世纪,蛋白石的名声急转直下,人们谣传小偷带上它可以隐身,巫师用它可以控制人心。19世纪初,英国作家斯各特出版《盖因斯顿的魔女安娜》,在书中,斯各特将民间传说发扬光大,笔下的魔女安娜头戴一枚硕大的蛋白石,安娜开心或者激动时,蛋白石会闪出火舌般鲜红的光芒。安娜不喜欢去教堂,她总是侧着头,防止圣水洒到蛋白石上。有一次,安娜躲闪不及,圣水滴落在了头饰上,她竟然因此死去。

  据说,拿破仑也曾送给心爱的约瑟芬皇后一颗有红色光芒的蛋白石--“特洛伊之火”。后来,宝石离奇失踪,宫里盛传“特洛伊之火”真的燃起火焰,化成灰烬飞走了。而西班牙王室的传说则更为凄惨:多情的国王在一次出行中与女伯爵坠入情网,临别时,国王许诺会回来接她,于是,女伯爵痴痴地等待。谁料负心的国王却娶了别国的公主。悲伤的女伯爵将一腔怨恨注入一颗美丽的蛋白石,镶在戒指上,当作新婚礼物送到王宫。公主对这枚戒指爱不释手,终日戴着到处炫耀,不久就患上怪病,不治而亡。更离奇的是,先后继承这枚戒指的其他皇室成员也一个接一个患怪病而逝。最后,不信邪的国王决定收回这枚戒指,亲自保管,没过多久,国王也一命呜呼。而那枚戒指也消失了,至今下落不明。

  尽管越来越多的传闻给蛋白石蒙上不祥之色,但它的身价仍然居高不下……

  在库珀佩蒂,挖矿的条件是十分艰苦的。当时的矿工大多只有一身苦力和一把镐子,他们在沙漠里盲目搜寻,一切全凭经验判断,如果挖到十几米还不见矿石就会放弃,然后另寻他处。即使打出了矿井,简陋的保护措施也无法保障井下作业的安全。因此,挖矿就像一场赌博。矿工的妻女清早送他们出门,心里总是悬着:打开门有可能迎回一个百万富翁,也有可能迎来一个噩耗--矿井出事,赔上性命。

  据说,在库珀佩蒂短暂的挖矿史上,死于各种矿难事故的多达百人以上。很多人相信,那些不幸都是蛋白石带来的厄运。所以,库珀佩蒂一方面因为蛋白石成为了一块荣耀之地;另一方面也因为蛋白石成为了一座“被诅咒之城”。

  人们用炸弹解决争端

  沙漠生活的艰难程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为了躲过炙热的正午和寒冷的夜晚,矿工们在沙漠挖出地下洞穴,作为居室。早期的洞穴,通常是依着橙色砂岩的小山丘开始挖掘,留一个入口在地面,然后慢慢凿出客厅、卧室、壁橱和衣柜,从隐蔽在地下的房间里伸出一两个小小的竖井,用来通风。据说,有一家人挖出一个三室两厅的居所,住了十来年之后,转手卖给一家新来的挖矿人。但新来的这家人人丁兴旺,三室两厅不够住,于是就向下多挖了一层,谁知道竟生生挖到了一条矿脉……

  就这样,挖着挖着,库珀佩蒂终于挖出了一座巨大的地下城。民宅、教堂、酒吧,全都一应俱全。由于这些地下设施相互之间都有连通,因此在黄昏时分或者天气凉爽时候,这里最有意思的景观是:小镇居民常常陆续走出一个洞口,然后又消失在另一个洞口。

  后来,库帕佩蒂出产的蛋白石大量涌入市场,压低了整体的价位,矿工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艰难,再加上矿源日益枯竭,人们开始陆续地离开这里。

  如今,生活在库珀佩蒂的居民大概还有四五千人,他们大多是当年抱着发财梦从各个国家投奔至此的淘宝者的子孙,其中还包括部分澳大利亚土著。但事实上,根本没有人清楚库珀佩蒂到底有多少常驻人口。当地警察曾经打算认真盘点一次,消息刚刚传出来,警察局就被炸弹轰上了天……人们猜测,多半是那些想逃税的人在捣鬼。

  以前,警察在库帕佩蒂是一个比矿工还危险的职业,因为在这里,人们解决争端的方式就是炸弹。由于居民们不是矿工,就是矿工的家属,所以对他们来说,炸弹是最容易到手的武器。在库帕佩蒂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胆大包天的凶犯,此人和好友合伙包下了一口矿井,当发掘到一块珍贵的蛋白石后起了贪念,偷偷藏起宝石,不料被朋友发现,于是,一不做二不休,他杀死了朋友,驾车逃亡。不明就里的警察在路上拦下他,毫不留情地开出一张超速罚单。谁知半夜,这家伙居然送给了警车一颗炸弹。警方把他带回警局询问,最终因为证据不足,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大摇大摆地走出警局……就在当天夜里,警察局被炸弹夷为平地。

  今天来到库帕佩蒂的人,远远就能看到这座城镇的标志:一辆由卡车改装而成的挖矿机。当年的矿工们的后裔,一代代地在地下洞穴里长大,到了今天,大部分人仍然住在地下,成了现代的“穴居人”。在地面上,遍布着破败的老屋、废弃的车辆,而当年的矿道废弃之后,经过飞沙走石的长年填埋,最后只留下一排排顶端带着圆坑的小沙丘……

  令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感到毛骨悚然的是:在安静的夜里,经常能够听到从地下传来叮叮当当的声响。据说,这是那些在矿难中死去的人,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们始终不肯离去,依然在那里敲敲凿凿地碰着运气。

  文/崔月婷 图/Thomas Schoch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