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未来会走向战争吗?

  又到了8月15日---日本宣布战败的日子。平日无缘于媒体报道,又总是想在媒体那里露脸的几个连右翼都算不上的日本老人,穿上日俄战争时的军服,从日常积攒下的一点存款中,拿出一些给来暂时“应征”入伍的中年人,让他们穿上二战时的军服,拿上借来的几支拍电影时使用的三八步枪,自己则配上一把重量不足三两的“军刀”,在15日12点前的一个小时,开始在靖国神社门口的广场上,操练这支由七零八落的人组成的“日军”。

  日本国内外的媒体镜头瞬间集中到了这支“部队”那里,老人感到很惬意。“战争”在日本社会里,有时就是这种老年演出者的儿戏。

  8月15日去靖国神社参拜或凑热闹的日本人,并不会把眼光太多地投给这支滑稽的操练队伍。68年前的这一天,日本告别了几十年的战争,其后迄今,日本社会总体上一直走着和平路线。

  不过,现在日本想变了。靖国神社前的那支操练队伍并不代表日本的变化方向,而是安倍晋三成为日本首相后,日本走向战争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了。

  日本是否需要重走战争之路?大多数日本民众当然会明确地给出否定的答案,但政治家、媒体的想法和做法,则是另外一回事。

  可以说,日本从2013年8月15日开始了一场新的改变。自民党安倍政权主张行使集体自卫权、要对宪法做出扩大性解释,更要修改宪法。这些在日本原首相村山富市看来,最终结果“有可能发动战争”。 8月18日,村山原首相在TBS电视上表达了如此担忧。

  舆论界的战争意识

  明晃晃的“战刀”刺向靖国神社的蓝天时,人们不会感到战争就要来临。68年的和平,是几代日本人亲自经历了的,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和平,日本才在世界上第一次走到了经济规模四十余年雄踞世界第二的历史佳境。

  但今天的日本,在经济经历了长达20年的失落以后,政治家找不到振兴经济的新思路。经济在倒退,日本走向保守,不少舆论希望在过去的战争光环中找到出路。

  认为二战前的战争是日本的“自卫”战争,或者是日本对亚洲的“解放战争”,这样的舆论在今天的日本依旧有着较大的市场。日本在战前是靠这样的思想来鼓动士兵上前线作战的。不过,这并不是日本舆论关心的对象。在日本舆论看来,为了“解放战争”“自卫”战而死去的日本军人,才是值得“崇敬”的对象,这些军人曾几何时成了日本体制的守护神。

  至于日本通过在亚洲的殖民主义战争,从亚洲掠夺到了多少资产,同时让多少亚洲平民死于非命,这方面的国际统计不多。日本媒体只报道通过靖国神社等收集到的日方战死者,对他们在战场上战死的军人军属有非常明确的记录。

  日本舆论并没有真正去反省战争给亚洲各国带来的沉重灾难,而通过强调“解放”与“自卫”,给侵略战争加上了荣誉的光环。《日本经济新闻》等对经济界、政界有着重要影响的报纸,在日本对外战争性质问题上很少作明确表态。在国家层面上,日本与德国不一样,日本继承了战前的天皇制,国旗军旗沿用战前的标识,后来重建的战舰等继续使用战前被美国炸沉的军舰名称。

  和平对日本来说自然重要,但战争,特别是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在日本保守媒体那里,并不具有反人道的性质。媒体偶尔会强调二战中美国使用原子弹给普通市民带来的灾难,也会播放一些美军轰炸东京等大城市的镜头,但基本上不会谈论日本对亚洲其他国家造成的巨大灾难。

  这样的日本舆论,在国际上给人的印象是并不会真正反战,对日本发动的战争缺少反思与反省,对未来将要出现的战争,只要是他们认为具有“自卫”作用,或者把过去的“解放”换成“反恐”,舆论同样会支持。

  政界忘却的“不战”理念

  但是,日本重走战争之路,有两个障碍必须根除。一个是漠视战争造成的“加害者”责任,再一个是放弃日本“不再战”的理念。

  只有去除加害者责任,日本才能放心让军人们在今后的战争中放开手脚大开杀戒。按靖国神社的记录,在1937年以后的对华侵略战争中日本战死19万人,但其后在太平洋战争中死亡的日本军人军属为213万。日本对东京空袭、广岛长崎的原子弹袭击有比较确切的记载,当时死亡的人数有数十万。

  相比之下,国际社会对1937年以后日本在亚洲各国的杀戮情况没有公认的记载。日本方面公布的中国在二战期间的人员损失数字一直在变化,少的时候说有1000万人损失,也有资料说中国方面损失了3500万人。

  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因日本发动的战争所遭遇的损失,从人口上说至少在日本的十倍以上。让数千万人死亡的战争,加害者的责任罄竹难书。日本要走上战争之路,也只有完全摒除加害者责任,才能成为现实。

  而加害者责任是这十几年日本对战争反省时特别“用心”的内容。2013年8月15日,安倍晋三首相当着天皇夫妇的面,在自己的致辞中,特意省略了这部分致辞,这不单单是向日本国民昭示要免除任何发动及参与战争者的加害责任,也在显示日本对世界和平的挑战态度。

  能够摆脱加害者责任,还需要日本迅速挣脱宪法对日本宣战及参战权的限制。1946年11月,在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的直接干预下,日本国会制定了宪法。其中第九条规定,主权在民,执行和平主义路线,放弃战争,不保持战力,不承认交战权。这以后在日本以“不再战”的形式将其固定了下来。

  日本在众多国际交流的场合,“不再战”是日本首先提出的原则。这也是日本战后得到国际信任,再度给日本以发展机会的重要先决条件。

  但是同样在2013年8月15日的安倍首相发言中,已经没有了不再战的内容。修改宪法,摒弃不再战理念,让日本重新成为具有参加战争的能力,这显示的信号是:具有对外交战权是安倍内阁的政治目标。8月15日安倍致辞的内容,是日本政府今后加速修改宪法的重要信号。

  安倍西服内套着战袍

  目前日本舆论主要把军事攻击重点放在朝鲜那里,通过夸大朝鲜军事威胁来扩大军备,争取能发起对朝鲜的先发制人的攻击。

  不过,最近数月《日本经济新闻》等报纸已经开始放弃指桑骂槐的策略,直言日本的军事威胁来自中国,摆出了与中国在军事上进行对峙的态势。

  日本一直坚持不懈要求参与全球的军事行动,特别获得参加美国发动的战争的权力。日本军界公开的说法是,日美是军事同盟国,在美国军队受到攻击的时候,日本军队不能袖手旁观。至于在何地何时出现这样的情形,日本军方语焉不详。

  安倍晋三特别热衷于谈论领海、领空、领土问题,他大概是二战后第一个穿军服出现在媒体面前的经济大国首脑。尽管战后美国有退伍军人成为总统,而且美国总统是军队的最高领导,但总统并不穿军服,其他欧洲国家的首脑也鲜有穿军服出现的。战后的日本,安倍也是第一个穿军服出现在媒体面前的首相。

  选乘自卫队731号飞机,特别是在飞机机体上印上了“领袖安倍晋三”,在美国学者看来,这似乎在暗示日本今后选择战争时将会主攻的方向。安倍首相特别喜欢谈历史,尤其是战史,在侵略战争的定义问题上,曾经在国际社会上多次挑起过争议。他本人及周边的人,不会不知道“731”具有的特殊含义。

  靖国神社前穿日俄战争时军服的老者并不可怕,经历过战争时代、希望建设民主国家的村山首相,对日本未来将可能再度走向战争发出的警告,比我们分析日本得出的结论更加直白,令人深思。

  文/陈言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