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产品经理的眼光看《行尸走肉》

  • 来源:综艺报
  • 关键字:行尸走肉,影视
  • 发布时间:2013-12-04 10:14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以开发APP的角度去思考影视剧,或许能给影视界带来更多启迪。

  在我眼中,美国电视剧的制作人和互联网产品经理一样,都是一群沉迷于“升级”的家伙。美剧按季推出,一边拍摄,一边播出的制作机制和移动互联网根据用户反馈来更迭版本、修补BUG如出一辙。

  所以,姑且把当前如日中天的美剧《行尸走肉》视为一款拥有海量用户的APP,它的每代产品都让粉丝们欣喜若狂。与其他美剧虎头蛇尾,被观众纷纷从收视表里卸载不同,AMC是优秀的产品经理,这样一款“APP”升级到4.0版本(第四季)后居然还能黏住越来越多的用户。用互联网产品经理的眼光来审视的话,窃以为这款APP成功因素如下:

  首先,根据移动产品设计原则,有趣高于功能。一款APP,一部影视剧,必须有趣,必须COOL,才可能形成传播和口碑。在社交网络时代,人际传播的能量甚至比大众传播更为关键。口口相传让《行尸走肉》迅速成为美剧爱好者的新宠,直至成为潮流。

  其次,产品功能单一。一款优秀的APP,要求只作一件事,一个大而全的APP意味着全面平庸,《行尸走肉》的功能就是让观众跟随角色,一起体验在“丧尸世界里求生”。这个功能,在以往的丧尸题材影视剧中并不多见,《生化危机》《惊变28天》之类的片子,戏剧化的剧情将观众的代入感抹灭,而《行尸走肉》的慢节奏和大量生活化的细节让观众欲罢不能。

  而且对于用户体验来说,APP需要给用户一维化的体验,避免过多繁复操作,《行尸走肉》同样符合此标准。美剧编剧一向喜欢卖弄智商故意设置大量悬念,以把观众玩弄于股掌为乐,但《行尸走肉》的编剧却偏偏剑走偏锋,剧情和人物设置简单直接,没有过多的阴谋论,没有让人头晕费解的悬念谜题,直入主题,即刻定生死。相比前一代美剧的玩弄悬念,千头万绪的分支情节和隐藏元素,《行尸走肉》更符合当下的快餐流行口味。

  第三,根据用户反馈来优化升级产品。我们早已习惯接受苹果和安卓商店里的APP升级提示,并且迷恋于版本升级。虽然已经凭借前三季奠定了自己的江湖地位,AMC却并未躺在功劳簿上对用户的反馈置若罔闻,而是十分留意粉丝的留言,满足她们的喜好。当第三季(可以视为3.0版本)令人遗憾的偏移了“打僵尸,求生存”的主题被粉丝们诟病时,AMC在新出的4.0版本中迅速纠正之前的过失,第三季中反面角色“总督”不见踪影,人与人的帮派斗争也回归到前两季打僵尸的节奏——粉丝们喜欢大波僵尸?那就加入丧尸大军。粉丝们喜欢虐僵尸的快感?那就加入更多的断肢爆头杀戮。丧尸种类太单一?那就加入新品种。AMC时刻与用户保持互动,不断升级加码,满足粉丝胃口。

  《行尸走肉》显然是个经典“APP”,它已经将美剧的形态风格带到另一个层面,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它是一款注定会火爆的产品。

  文/刘一手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