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冬日海》:如饮清茶

  • 来源:综艺报
  • 关键字:胡涵清,电影
  • 发布时间:2013-12-04 13:22

  《早安,冬日海》是80后导演胡涵清执导的第三部影片,讲述几个90后年轻人找寻自己人生方向的故事。“我们在影调上特别注重清新感,包括台词和旁白都极力追求散文化”,胡涵清谈起创作这部电影的初衷时说,“我的一个朋友给我很大的启发”。

  他的这位朋友年轻有为,拥有令人艳羡的工作,在上海一家大广告公司中任要职,他们相约年底去旅行以缓解快节奏工作带来的压力,结果三年过去了还未能成行,因为“他太忙了”。有一天,这个朋友告诉胡涵清他上班时脑海中出现了幻觉,“看见自己一个人,背着包走在路上”。

  旅行电影

  电影分为“ 上海篇” 和“ 青岛篇”,其中有大量现在很流行的“微博体语言”台词和旁白,甚至画面的感觉都“偏向于散文诗”。关于“什么是旅行,什么是孤独等等人生的小感悟”穿插在电影中。

  胡涵清说,“这是一部发生在上海到青岛两个城市之间的影片”,剧情冲突不强烈,“独自旅行的感觉是重点,所以电影中的音乐花了很多时间去创作。”在青岛拍冬天的戏份时,胡涵清发现,这座北方的海滨城市虽然夏天挤满了人,可到了冬天很冷清,展现出一种别样的带有孤独的美感,于是就把影片命名为《早安,冬日海》。

  “我的目标观众是都市白领”,胡涵清说,他朋友遇到的情况,其实正是大部分生活在都市的年轻人“共有的一种情绪”。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微博和微信上晒旅行的照片,其实“旅行是暂时逃避压力和孤单的一种方式”。

  《早安,冬日海》在做过一场小型试映会后,收获很多好口碑。“很多人觉得这部电影像一杯茶一样,刚看完没什么大的感觉。睡了一觉第二天醒来时,电影中的情绪引发的思考突然缠绕住他们。”朋友们基本上都是第二天发短信跟胡涵清说,“我突然想去旅行了。”

  “我的目标观众是都市白领”,胡涵清说,他朋友遇到的情况,其实正是大部分生活在都市的年轻人“共有的一种情绪”。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微博和微信上晒旅行的照片,其实“旅行是暂时逃避压力和孤单的一种方式”。

  《早安,冬日海》在做过一场小型试映会后,收获很多好口碑。“很多人觉得这部电影像一杯茶一样,刚看完没什么大的感觉。睡了一觉第二天醒来时,电影中的情绪引发的思考突然缠绕住他们。”朋友们基本上都是第二天发短信跟胡涵清说,“我突然想去旅行了。”

  “我采用记实的手法,让影片不那么浓重,很清淡,显得亲切”,胡涵清说,“相信比较喜欢旅行的人看完电影后肯定会有一些共鸣”。

  年轻阵容

  由于影片预算有限,主创团队几乎全部是年轻人。美籍华人朱志刚是胡涵清一直合作的新锐摄影师,主演任容萱“有着难得一见的清新气质,长相甜美,就像很多年轻人青涩初恋里的梦中情人”,是台湾人气组合S.H.E成之一的Selina的妹妹;另外一个男主角张子文是近来冉冉升起的新星。胡涵清说,“正因为这样,我的创作非常自由”。

  胡涵清和朱志刚在台北拍摄最后一场戏时,有一个朋友引荐他们去拜见三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剪辑奖得主陈博文,“当时三座金马奖的奖杯就在我旁边,我觉得神圣极了”,谈起这段经历胡涵清仍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陈博文给了他两个小时陈述自己的电影,“结果我讲完之后陈老师没说话直接走回自己的剪辑室,我和摄影师当时就傻了”。10分钟后,陈博文回来主动告诉胡涵清,愿意为影片操刀剪辑,“和陈博文合作过的导演都赫赫有名,例如王家卫、侯孝贤和杨德昌,看来我的影片还是有点意思的。”

  谈及为何会选择几个90后的年轻人作为影片的主角,胡涵清说:“其实很多生活在都市中的年轻人,尤其一些富二代,他们正处于人生的转折点,又是独生子女,经常和父母见不到面,不懂世事,难免会走到错误的方向,做错很多事,但他们不是故意的。”影片中男主角身上掺杂了导演胡涵清个人很多愫,也集合了他周围很多朋友的特点,“这些被困在城市里的年轻人,不明就里的人觉得他们就是一些坏孩子,

  在内心深处,他们其实很可怜。”

  电影的“ 上海篇” 负责提出问题,男主角的好朋友飙车意外身亡给他造成很大的打击,于是他开着车上路了;“青岛篇”负责给出答案——当面对枯燥单调一成不变的生活时,年轻人有能力也有权利去选择不一样的生活让自己快乐起来。“男主角身上寄托着我的一种希望,90后应该勇敢地去寻找不同的世界,摆脱眼前看似富裕又很孤独的生活,发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把“戏”做好

  在影片开机时,胡涵清曾表示对影片将来的票房没有期待,“我现在仍不抱以小博大的希望。并非有意清高,而是觉得青年导演处在机遇这么好的电影时代,最重要的是把影片拍好。”

  胡涵清告诉记者,有一次导演吴宇森给他们做过一个讲座,其中一段话对他触动很大,“吴宇森说他拍了那么多烂片才慢慢会拍一部好片”。胡涵清认为现在导演职业的进入门槛很低,所以青年导演更应努力。

  他讲到一件有意思的小事情,“有次我去拿名片的时候碰到一个人,他看到我的名片就说他也是导演,并和我握手说以后有机会一起合作。”之后才知道,这个导演原来是婚庆摄像师,“我没有贬低别人的意思,很多人拉点投资拍部微电影就自称导演,实际上拍一个90分钟的长片是件非常难的事,除了会拍片,还要做很多导演之外的协调沟通工作甚至要学会妥协。”

  “一部电影票房好不好,应建立在这部戏好不好的基础上,重点是把戏做好。”从小混迹片场,立志拍电影的胡涵清,没有像他科班同学那样去做舞台剧,对残酷的电影市场而言,他回答:“虽然是一个导演应该坚持的底线,却多少有些理想主义。”

  文/何东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