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书法可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涵养人生。从古至今,造诣颇深的书法艺术家中不乏官员。领导干部政务繁忙,何来时间练习书法呢?周文彰作了回答。此文就是品味一种“书法人生”的境界:工作之余,考察途中,感悟不断,笔墨不息。
我学书法,始于2003年3月,我刚担任中共海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不久。工作的几次经历让我感到,一个宣传文化干部不会书法,多少有些不便。于是我学书法了。
为把学书法这件好事办好,我的办公室不设文房四宝,以确保学在业余。早晚、周末、节假日、饭前饭后,偶尔失眠时,都成了我研习书法的重要时间。比如,每年除夕,我都要挥毫创作巨幅作品。“周文彰除夕书法作品展”已于2010年9月在国家行政学院书画研究院成功举办。
每逢国内外出差,我都要用一个纸袋,带上法帖、字典、纸墨笔毡、印及印泥,在机场候机、夜间倒时差的难熬时光,就在练字创作中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写成之后,设法让作品盖上当地印章,宾馆、商场、机场、使领馆、访问机构等,哪家方便就加盖哪家的章。
常有人问我:“你工作那么忙,哪有时间练字?”对此,我有诗曰:
习书赏帖哪来时?
饭后茶余节假期。
差旅无分家内外,
候机下榻总临池。
这里刊发的,就是我在国内外差旅作品的一部分,故名“书在旅途”。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简洁地题为“旅书”。从版面计,这里还选用了一点在北京家中书写的作品。
我的书法在业余,但我的业余主要不是书法,工作及其思考仍然占据了我业余时间的绝大部分。例如:在海南当宣传部长七年,我每年形成一本《周文彰宣传文化工作讲演报告集》;在国家行政学院任副院长四年多,我出版了《总想有新意》、《效果是硬道理》、《凡事都要下功夫》、《撞钟就要撞响》、《好人不一定是好官,好官必须是好人》、《为民务实清廉:做官做事做人60讲》,以及《再造生活:书法价值的当代体验》等著述,它们主要是在业余时间完成的;而《周文彰诗词选》几乎都是在出差途中写成的。
我研习书法开始于我担任省部级领导干部之时,而此次《中国报道》刊发这些书法作品,恰巧在我卸任之际,因而成了我业余习书历程的纪念和总结,我的专业书法生涯也由此开始。
我已备好“六零后”、“七零后”、“八零后”、“九零后”、“零零后”五方闲章,但愿每十年用完一方闲章之日,我的书法都能有点新气象。
期待各位朋友给力。
2013年10月30日16:00—16:55
写于成都—昆明MU5842航班
人在旅途是司空常见的事,可书在旅途却是很少见。周文彰先生苦习书法十余年,充分利用繁忙的工作之余,挤出时间勤奋笔耕,就连公务出差的点滴时间也不放过。久而久之,收获颇多,既积累了一批优秀作品,又丰富了业余生活,使本已多彩的人生更加充实。文彰先生酷爱书法已近痴迷程度,不管走到哪里不忘挥毫已成为一种生活状态,这种精神实在令人钦佩,堪称我书道上的一位楷模!
赵长青(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在大多数人习惯于电子书写的今天,能够携带笔墨纸砚游历的人即便不是绝无仅有,也一定称得上凤毛麟角。周文彰教授十年来潜心书法,几近痴迷。从海南省委宣传部到国家行政学院,工作的繁忙与劳累从未成为他停笔闲处的借口。于是,我们有幸不断欣赏到他的心血新作。尤其喜见,文彰教授将旅途中的万紫千红转化为黑白构成,将千丘万壑变幻为笔走龙蛇,将山河壮阔凝结为灵动苍劲。细品他的书法,观者便可与旅途中的文彰教授心意相通,并由衷地感叹于“留心处处皆学问”——这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竟能有如此意韵独具的表达!
周涛(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周文彰
责编:张岩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