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祖师半夜把孙悟空约到内室,教给他神通变化的本领,就是从慧能的故事演变而成的
中国禅宗史上最重要的人物是六祖慧能。有人把他和孔子、老子并列,称为中国儒、道、释的“三圣”。慧能继承弘忍衣钵的故事载于《六祖坛经》,带有很多传奇色彩。
当时五祖弘忍在湖北黄梅的东山寺开坛说法,有弟子七百多人,其中大弟子十余人。
在大弟子中有一位叫神秀,他被选为“教授师”,代老师给普通弟子授课(有点像现代大学里的助教),学问特别好,地位最为突出。寺庙里还有一个特别不起眼的人,就是慧能。他本来只是一个不识字的樵夫,因为喜好佛法而投靠东山寺,充任踏碓舂米一类的杂役,还没有正式剃度。
弘忍感到自己年老了,准备选择一个继承人。他要求诸弟子各作一首偈子来显示对禅的理解,他将据此作出决定。选择传人?除了神秀还能是谁?弟子们都认为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旁人就不用考虑了。
神秀也就当仁不让,某日夜晚在南廊墙壁上题写了一首偈子,语云: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到东山寺才八个多月,整天忙着干活。他听众人都在议论神秀的偈子,认为他说得不对,可是自己不识字,就请人代写了一首偈子在墙上: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弘忍看了神秀的偈子,评价是“只到门前,尚未得入”,而看了慧能的偈子,认为他真正明白了佛法要义,于是半夜三更将慧能唤入内室,为他解说《金刚经》,而后将代表禅宗一脉相传的袈裟交给他,表明他是自己的合法继承人。
我们读《西游记》,看到菩提祖师半夜把孙悟空约到内室,教给他神通变化的本领,就是从慧能的故事演变而成的。
弘忍是有眼光的人。但慧能的身份、名望都太低了,众僧很难接受这一安排。弘忍恐怕他被人所害,又连夜将他送走,于是慧能去了广东。也许,这也是弘忍对慧能的一个考验吧:能不能自立,终究要看自己。
以后神秀在北,慧能在南,各立一宗。南北对峙有一段时期,到中唐以后,南宗禅占了上风,被推举为禅家的正宗。
神秀与慧能两偈的区别到底在什么地方?
神秀偈体现出来的是一种高度警觉的状态,要求时时刻刻看管着自己的心灵,在持续的修行努力中抵御外来的诱惑。当神秀说“身如菩提树”时,他把智慧落实在“身”,即有形的个体生命上,因此智慧成为“我”的智慧,与外部世界对立的智慧,成为狭隘而有限的东西。心如镜一般空明,意思本来也不错,但说到“心如明镜台”时,“台”象征了某种坚定而固执的姿态,心的空明实际上也不可能存在了。
而在慧能看来,我们的身心并非实有,试图用拂尘不断扫除的“尘埃”也并非实有。正如《金刚经》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现象都不具有真实不变的本性。而一旦意识到“本来无一物”,摆脱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意念、“我”与外界的对立,就没有尘埃也没有拂拭尘埃者。
烦恼不起,清静自如,在一种不需要刻意修持、不脱离日常生活的状态中,便能达到真正的觉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