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体验驱动创新
-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英特尔,两化融合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12-25 13:18
——访英特尔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杨叙
作为一名一直在英特尔中国工作的职业经理人,英特尔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杨叙认为在目前的形势下要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信息化是基础,计算力是原动力。产业环境和应用环境所发生的显著变化,意味着创新的机会无处不在。以英特尔为代表的IT企业切实感受到有责任也有义务持续进行信息产业的创新。
个性化催生微创新
从两化融合到两化深度融合,中国政府一直在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希望朝着创新型经济的方向发展。在宏观国策的推动下,中国IT产业获得了创新的原动力。在这种有利环境下,中国IT产业需要认识到在哪些领域可以创新,可以引领世界。
“举例来说,云计算和互联网应用就是两个对中国而言很有潜力的领域。有这么一个说法,世界上实际上就只有两片云,一片在美国,一片在中国。由此可见 ,很多领域的创新大部分来自于美国和中国。”杨叙强烈看好中国的创新能力。
此外,中国市场还具备新应用发展势头迅猛的特点。“像微信这样的产品,可能在美国市场上还没有问世,但在中国已经有四亿用户在使用了。不难看出,应用在中国市场上更新的速度非常快,这也意味着中国在这一方面很有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可谓时不我待。”杨叙希望中国IT界把握住中国市场的特点,看到巨大的创新空间,并勇于进行尝试。
有专家认为云架构、移动技术、廉价的数字存储技术以及软件会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杨叙很赞同这种看法:“从软件的角度来看,今日的应用开发模式较过去有了很大的改变——过去,一个软件可能会让一个上千人的开发团队耗费好几年才开发出来,而现在小的应用遍地开发,一个几个人的团队花上几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推出一款应用。在这个用户需求个性化的年代,可能每个应用都能找到相应的受众,这就表示微创新的空间很大。”
云和移动技术在中国的前景巨大。中国的中小企业数目众多,它们都需要IT的支撑,云对它们而言是一种很好的模式。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移动用户数。因此,“在这两方面,中国完全有能力在定义和标准层面掌握话语权,抓住其中蕴含的重大机遇”。
将技术有效转化
在信息技术产业中,从业人员以前最关注的是技术,现在则变成了消费者越来越在意的体验。可以说,所有的产品形态都是由体验驱动的,技术也在体验中得到体现。语音技术、触控技术、人脸识别技术等前沿技术只有实现了技术到体验的转换,在设备中为用户所接受,才能由枯燥的技术变成良好的体验。这就是由体验驱动的创新。
杨叙认为,这一点在应用和服务驱动产品形态的创新和变化的趋势中尤为明显,“仍以微信为例子,以前人们习惯在电脑上使用QQ,微信出现后,大家转为用手机使用微信——应用的更新使得人们使用的设备发生了变化”。
这种变化必须以技术层面的突破为前提。如果明年3D照相机的技术成熟,人们可以很方便地拿着3D照相机到处拍照的时候,相信会有很多基于3D照相机的创新应用出现,而且这些应用的诞生会反过来驱使3D照相机发生相应的变化,使得用户体验进一步提升。
消费者的体验效果成为这种良性循环发生最根本的原因。对英特尔来说,技术一直是它的基因,而对于体验缺乏一定的控制性。目前,英特尔充分意识到了体验的重要性以及它将给英特尔带来的变化。
“英特尔认识到这正是以前没有看清楚的地方之一——英特尔把许多好的技术创立出来以后,理所当然地觉得会有厂商把这些技术变成产品或者使用方式,因此英特尔没有继续往前走。”杨叙道出了英特尔将要做出的改变,“目前,英特尔决定在怎么使这些技术真正有效转换成体验效果这条路上,一定要走得更远一些,虽然不一定全部要自己来做,但是可以走得更远一些。”
英特尔的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会在芯片里集成一些未来对体验效果有推动作用的技术和功能,比如传感器技术和显示技术,分别对应物联网和3D相机的使用,在芯片层面的集成功能模块能更好地实现体验效果。二是完整地展示体验效果。以苹果为例,其产品中所运用的语音识别和指纹识别都不是新技术,但苹果将技术和体验融合得很好,有效地将技术转化成了体验,让语音识别、指纹识别真正为消费者所接受。英特尔会寻找正确的合作伙伴,改变以前英特尔只走一半的局面。
值得强调的是,要将技术转换成体验效果,不可避免地要跨界、跨行业才能做到。杨叙表示,英特尔会放开眼光,不光在自身所处的行业里寻找合作伙伴,也会在别的行业里寻找潜在的、以前可能完全不搭界的合作伙伴,只有将自身不足的地方用合作伙伴的强项弥补,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转型关键期
与诸个PC时代的巨头一样,英特尔的转型进入了新的阶段。作为一家跨国公司,英特尔敏锐地感受到了国家对于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视。英特尔相信,科学是无国界的,而且多年来英特尔深入了解中国,一直在寻求将所有技术与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进行有机的融合。杨叙相信,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创新的空间非常大,通过高效的合作,可以实现双赢,“跨国公司深度了解中国今天的国情,了解中国政府的担心和希望产业发展的方向,然后结合中国市场需要、政策需要、国家层面的需要、产业的需要,思考怎么样把握好平衡,把自己的技术和中国未来的很多需要,真正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
展望2014年,杨叙归纳总结了英特尔的工作重点,主要集中于移动、云计算、嵌入式和PC领域。
英特尔在移动设备领域积极调整产品线,集中力量研发更能为市场所接受的芯片。这些芯片具备高性能、低功耗、高集成、低成本的特点。在智能手机上英特尔会蓄势待发,而在平板电脑上,英特尔有信心取得大的突破,会联合合作伙伴推出多个新产品,在尺寸、功耗上均站上一个新的台阶。
在云计算方面,英特尔会引领新的架构性的、趋势性的技术,遵循“软件定义的基础设施”理念,在云和端的未来体系架构方面更多地寻求产业合作。
嵌入式则会专注于物联网。英特尔明年非常希望在这块有非常具体的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推进,而不是局限于研究层面。相应的,明年英特尔在上海会进行部门调整,以求在中国打造完整的产业链,针对比较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如食品安全问题、交通问题,找对合作伙伴,利用技术为这些问题的改善和解决做出贡献。
至于PC,英特尔希望改变目前只实现硬件二合一,而没有实现使用方式的二合一的局面。英特尔会在底层同时支持Windows和安卓系统,让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在这两种系统之间自由切换,获得充分的便利性。
本报记者 金小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