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高,用不用药

  • 来源:家庭医药
  • 关键字:高尿酸,毒副作用,药物治疗
  • 发布时间:2014-01-07 09:45

  用药门槛:530

  尿酸高,是否需要服药呢?这不仅要看尿酸究竟高到什么程度,还要看是否存在合并症。

  高尿酸血症合并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并且血尿酸超过471μmol/L(微摩尔/升)的患者;伴发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虽无合并症,但血尿酸值超过530μmol/L的患者,均应接受降尿酸药物的治疗,将血尿酸浓度控制在357μmol/L以下。血尿酸低于297.5μmol/L为理想的水平,可以防止尿酸在组织和器官内的沉积及对脏器的损伤。同时还应进行调脂、降糖及降体重等治疗。

  一般认为,若血尿酸水平不高于530μmol/L,无临床症状及其他合并症,则应先用非药物方法,即改变生活方式来将血尿酸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能够用非药物的方法控制血尿酸是最好的,不但可以避免各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还可减少服药的麻烦。若非药物治疗无效则需服药。

  降尿酸药,有两类

  饮食治疗3个月以后复查血尿酸,如果血尿酸下降不明显,则需要服用降尿酸的药物,主要包括抑制尿酸形成的别嘌醇,促进尿酸排出的苯溴马隆、丙磺舒及药用炭。

  (1)抑制尿酸形成的药物

  可考虑别嘌醇,初始100毫克/天,以后每2~4周增加100毫克,直至300毫克/天,每日3次(每日剂量在300毫克以内,可1次服完)。每2周测血液和尿液的尿酸水平,达到正常水平则不再增量,如测定值仍高可再增加剂量。每日最大用量不宜超过600毫克。

  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症状、皮疹、药物热、肝酶升高、骨髓抑制等,应予监测。大约5%患者不能耐受。偶有严重的超敏反应综合征,表现为高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上皮坏死及剥脱性皮炎、进行性肝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仅对皮疹等轻微反应者考虑住院进行脱敏治疗。

  肾功能不全会增加不良反应风险,需根据肾小球滤过率减量使用:肌酐清除率为60~89毫升/分、30~59毫升/分、10~29毫升/分时,用药剂量应分别调整为200毫克/天、100毫克/天、50~100毫克/天。而肌酐清除率小于10毫升/分者,使用尤需谨慎,避免与硫唑嘌呤一起使用。

  本药与秋水仙碱、排尿酸药合用可加强疗效;可使茶碱血药浓度升高发生中毒反应;抗结核药(吡嗪酰胺、乙胺丁醇)、肾上腺素类药可降低本药疗效;可增加环磷酰胺、巯嘌呤的毒性;制酸剂降低本药疗效等需引起注意。对本药过敏有严重不良反应者;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正在用此药者除外);孕妇;哺乳期妇女属禁忌。

  (2)促尿酸排泄药

  主要用于尿酸排泄减少型,用于对别嘌醇过敏或疗效不佳者。这类药物可使尿中尿酸含量增高,慎用于存在尿路结石或慢性尿酸盐肾病的患者;急性尿酸性肾病禁用!用药期间应碱化尿液并多饮水保持尿量。常用的此类药物有丙磺舒和苯溴马隆(后者作用更强)。

  ◇丙磺舒

  主要用于发作频繁的痛风性关节炎伴高尿酸血症者及痛风石患者,当肾小球滤过率大于60毫升/分、无肾结石或肾结石病史、非酸性尿、未服用水杨酸类药物者才可用此药。开始每次0.25克,每日2次,1周后增至每次0.5克,每日2次。最大剂量每日2克。在治疗初期,由于尿酸盐由关节析出,可能加重患者痛风发作。用药时应同时大量饮水(2500毫升以上),并加服碳酸氢钠或枸橼酸钠钾,保证尿pH值为6~6.5,以防止尿酸盐在泌尿道沉积形成尿结石。治疗期间如有痛风急性发作,可继续使用原量,同时给予足量的秋水仙碱或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

  不良反应有胃肠道症状、皮疹、药物热、一过性肝酶升高及粒细胞减少。对磺胺过敏者、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小于50毫升/分者、有肾脏尿酸结石者、2岁以下儿童均禁用。

  ◇苯溴马隆

  可用于轻、中度肾功能不全。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比上药更有效,当Ccr小于30毫升/分时已失去促尿酸排泄作用而不宜使用。初始剂量50毫克,每日1次,可渐增至100毫克,每日1次,同时加用碳酸氢钠,早餐后服用,1周后检查血尿酸浓度。待血尿酸降至正常范围时改为每日50毫克维持治疗。90%患者可较好地控制高尿酸血症。本药耐受性好,不良反应一般较轻。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症状如腹泻、腹痛、皮疹、过敏性结肠炎及粒细胞减少等,偶见肾毒性反应,罕见严重的肝毒性作用。对于急性痛风发作者、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孕妇或计划妊娠的妇女、哺乳期妇女禁用!

  ◇药用炭(肠道促尿酸排泄药)

  痛风患者的肠道对尿酸的分解排出会代偿性增加,当血尿酸急剧升高或严重的肾功能不全时,进入肠道的尿酸量显著增加,超出肠道分解排出的能力。而药用炭可吸附肠道中的尿酸盐,从而降低血尿酸。常用的药用炭制剂商品名爱西特,参考剂量1.2~1.5克(约4~5片)。

  兼有降尿酸作用的其他药物,如氯沙坦、非诺贝特、钙通道拮抗剂(如硝苯地平)等,除了具有原有作用外,还可使尿尿酸排泄量增加。对于肥胖、超重、高血压、血脂异常及糖尿病的痛风患者,可在应用降尿酸药物的基础上同用。

  尿酸高、痛风,用药有不同

  前面介绍的两类药,既适合单纯尿酸高,也适合痛风。高尿酸血症者,用药主要是降低血尿酸水平,用抑制尿酸形成的药物或促尿酸排泄药物即可,痛风者可能还不够。

  痛风患者可能还需要服用碳酸氢钠等碱化尿液。可口服碳酸氢钠片0.5~1.0克,每日3次,并根据尿pH改变而调整剂量(不良反应为胃胀气,也可刺激溃疡面造成穿孔);还可选择碱性合剂枸橼酸钾、钠溶液,每次10~30毫升,每日3次。使用时应注意监测血清钾浓度,避免发生高钾血症。但有水钠潴留疾病(充血性心衰、肾功能衰竭、水肿)者禁用。

  痛风患者在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还可选用非甾体消炎镇痛药、秋水仙碱、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氨基葡萄糖类药物来控制痛风的急性症状;在痛风症状控制后及不发作的缓解期及慢性期,应根据病情使用降尿酸的药物以控制血尿酸水平,以预防出现高尿酸的并发症及预防痛风发作。

  相关链接

  高尿酸与痛风

  (1)血尿酸高,不一定有痛风存在,可能只是单纯性高尿酸血症。

  (2)痛风发作时,则大多血尿酸高,而且多在600μmol/L以上。但也有痛风发作时尿酸正常,这种情况大多是在高尿酸血症被药物控制了,血尿酸降得太快,以至引起关节腔内尿酸盐大量析出、关节腔内白细胞大量聚集导致关节急性炎症发作。故降尿酸用药剂量不能太大,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 徐璧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