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如何影响亚洲 “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奖”颁奖

  • 来源:艺术与设计
  • 关键字:设计奖,飞速发展,亚洲文化
  • 发布时间:2014-01-22 14:25

  过去十年,亚洲设计的发展面貌正在发生重大改变。这是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给飞速发展的亚洲时代必要的回应。2003年创立的“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奖”(以下简称“设计奖”)伴随着社会的锐变,以独特的方式记录了这一历史演变。在香港设计中心董事会副主席刘小康看来,“设计奖”令香港地区成为国际设计界了解亚洲有什么好设计的平台。“十多年来,设计奖逐渐发展关注设计对亚洲文化、可持续发展和科技之影响的特质,诱发设计师利用亚洲地方文化和工艺,设计新颖的作品,解决亚洲社会人民面对的大小问题。”

  2013年设计奖收到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地区、日本、韩国及海外等超过19个国家及地区的970件参赛作品。在为数颇多的设计项目中,设计师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更新应用俯拾即是。2013年,忙碌的刘小康参与了新加坡、中国台湾、澳门、深圳等地区的多个大赛的评审:新加坡总统设计奖、澳门设计双年展、金点设计奖、台湾国际创意设计大赛和深圳创意设计新锐奖等。作为一位设计师及设计比赛的评审,刘小康认为:“在评审过程中,让我体会到不同地方的政府,怎样塑造他们的创意产业;作为设计师的我们,怎样回应社会、市场的需要。参加各地不同的比赛,要明白主办机构透过组织比赛所要提倡的精神、理念和价值,设计师参与比赛就是一种支持和参与。”评审工作让刘小康有机会全面俯瞰亚洲国家的不同设计发展趋势和风格,也让他体会到:“设计师的角色在大中华地区渐渐变得被动,可能因为各地政府的政策现在反过来创造设计产业的大环境,甚至重塑设计的大方向。”

  设计如何“营商”

  2013设计奖的“亚洲设计终身成就大奖”颁给了Jone Heskett,这位1937年出生的英国人是前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讲座教授兼署理院长,获经济学、政治和历史学士。在香港特区还在广泛争论文化身份和文化定位的时候,John Heskett从设计大局着眼,令香港与国际接轨。他不是设计师,却跟人谈论设计政策、设计管理。“我们谈的设计是一种形而上的研究或后设计理论,强调任何设计范畴,背后都有更大的结构模式。这种理论跟实践关系密切,依靠理论,便能够了解认识,阐明分析多领域的状况,并藉着提供运作的结构,使创造力得以彰显。”在他看来,“学设计的不该只懂设计史,更应有广阔视野,明白设计在社会的文化价值。”

  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John Heskett在伊利诺伊执教的5年间,开设了设计和经济学课程,让学生认识了设计是如何创造经济价值。全球约有95%的设计师做的是工业设计,最重要的是承认设计与商业密切相关。

  自2002年香港设计中心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设计与商业之间的共同发展,积极联络设计师、决策者和商界,并更多地参与政府合作项目。在为旺角邮政局重新设计形象和日常运作系统等先导计划项目中,香港设计中心行政总裁利德裕博士说:“我们游说政府,不要只考虑经济成本,也应由用家角度思考,使用服务时想要怎样的体验。整个讨论和设计过程都录像记下,让政府未来推出其他公共服务工程招标时,可作参考。”这些合作项目只是香港设计中心的初步工作,逐步增强政府决策者的设计意识是香港设计中心的一个愿景,将设计思维运用在城市发展的层面并且发挥设计的作用才是最终目的。

  如果说香港设计中心的任务还处于增强政府决策者的设计意识阶段,那么与此相比,日本政府对设计的认知则更成熟。纵观亚洲设计,日本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是由于经济的长期低迷,日本经济产业省于2012年开始推行“酷日本策略”,宣扬日本文化,扶助经济。建筑师兼设计策略顾问Hirano &Associates Inc.会长平野哲行先后执教于东京工业大学、大阪大学、早稻田大学和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等几所学院,他说:“酷日本策略不只推广产品,而是试图促进全球对日本设计的思考和技能的认识。”但也有设计师对此策略表示并不乐观。真之助事务所创意总监、日本知名设计师杉崎真之助则认为:“日本政府大力推动这个计划,不仅推广流行文化,同时宣扬传统……。我很担心这种倾向。”

  上世纪90年代后期,英国政府开始推行“酷不列颠”策略,政府改组,经济持续增长,而“酷不列颠”策略却短暂,最终失去了“酷”的初衷。如今日本政府推行的“酷日本”策略难免让人想到“东施效颦”,然而持续低迷的日本经济,却让此计划得以帮助停滞不前的中小企业和个人设计师找到出路。前ICOGRADA(国际平面设计师协会)会长邱莉玫觉得政府欠缺的是“宏观的睿智”,在她看来,通过推广创意产业以加强日本的全球竞争力及市场份额是上个世纪的手法,她说:“21世纪的亚洲领导全球,其中富强的国家可以有所作为,造福人类。但,靠的是群策群力而非竞争力。日本是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比其他国家更有优势为此出力,只要悉力以赴便可。”

  2013年,11个项目(产品)获得了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大奖”和“特别奖”。其中现代信用卡的设计图书馆项目让人们看到设计对韩国大众的影响力。

  韩国最大的信用卡公司—— 现代信用卡在首尔的嘉惠洞建造了一个以设计为主题的图书馆(Hyundai Card Design Library)。这家增长迅速的信用卡公司,发卡量庞大,在韩国已经拥有逾900万持卡者,以品牌活动、设计营销、推广、文化活动、空间设计和企业文化而闻名。这个号称世界上最大的设计图书馆楼高三层,采取会员(持卡人)制,上两层用于陈列书籍,底层为展览空间和咖啡厅。韩国ONE O ONE工作室负责整体建筑设计,透过钢结构外表,可以看到玻璃和石头的结构,而建筑的木质构件也可以拆卸和重组。设计师大胆地让现代设计和传统的韩式建筑正面碰撞,产生新旧交融之美。

  由国际策展人、评论家和设计师挑选的建筑、设计、艺术类书籍超过11000本,其中近3000本是早已绝版或罕见的书籍。会员每月最多能去8次,每次可携带一位同伴。馆内人数的最高上限是50人,于是就出现了图书馆门口排队的现象。一系列的“限制”,让这里成为一个专属的私人空间,然而900万持卡人对于只有5000万人口的韩国而言,这里算得上是一个大众场所。

  以2000年在韩国举办的国际平面设计大会和2001年国际工业设计大会为契机,韩国政府开始推行“设计兴国”计划。2003年到2007年的五年间,把设计概念融入韩国各国体系和体制之中,让韩国成为东亚的工业中心。2013年进入“设计兴国”第三个五年计划,目标是“国际化”。韩国的各大企业、中小企业开始频繁参与亚洲各国的各个大奖。日本的“好设计奖”、“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奖”……随处可见三星、LG的身影。每年接受政府拨款近2亿人民币的韩国设计振兴院也都会在世界各地举办一年一度的“韩国设计展”。

  也许,还没有准确的数字能让人们直观地看到设计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例,但单就韩国的“设计兴国”来看,设计确实发挥了它的影响力。

  小设计,大格局

  “设计奖”以关注亚洲区创作领域的佼佼者并表彰其设计对亚洲的贡献为宗旨,2013年分“服饰设计”、“传讯设计”、“环境设计”和“产品及工业设计”四个组别,共评选出11个金奖、25个银奖、35个铜奖及35个优异奖。作为设计奖评审,刘小康说:“许多设计专业人士和青年设计才俊,都逐渐关注设计对亚洲文化和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性。”

  在11个金奖中,有以建立区域社交中心为目的的公共图书馆,为低消费国际游客设计的旅馆(Guest House)等大型项目,也有iPhone 5、发型屋宣传海报、“放眼亚洲”眼镜、书籍《象罔衣》等生活中休戚相关的小物件。它们或在商业领域大获成功,或在区域范围为人们带来便利,或在专业领域引发人们的思考。

  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 窍门设计事务所”凭借“纯吃茶”(Tea Party)获得金奖。“窍”是台语特有的形容词,意指一种顿悟的境界,工业设计师王俊隆与何忠堂以此为名,创立了“窍门设计事务所”,他们视自己为“用设计讲故事的人”,善于时尚产品的创作和研究,相信独特的观点比风格更重要。“亚洲各地有不同的文化差异,随着时代的不同,人们对茶叶的需求也发生很大变化。Tea Party的理念是为台湾地区茶文化立下基准或里程碑。”设计师用新的视角将茶艺引入现代生活,融合东与西、新与旧,重新评价拥有千年历史的茶艺美学。将茶艺仪式与花艺、音乐、舞蹈、陶艺、时装、产品、设计等多种艺术元素结合,以“慢流”(Slow & Flow)概念,强调仪式程序以及茶与空间、器具及人之间的相互影响。这种缓慢的状态,让茶艺更具细节性和层次感,由此也带来了时间上的分层,人们可以开始借此反思。

  设计师藉由设计试图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进行深思的项目还有目上四&几小点设计实验室的书籍《象罔衣》。这本书从构思开始到2011年推出,一直备受国际艺术家和设计界重要成员的支持和关注。《象罔衣》不单单是一本书籍,它试图让人们意识到服装不是创作的最终目标,而是一个超现实主义艺术作品的前奏,结合哲学和历史的手法,启发时装设计与艺术的过程,探索服装作为让人思索的媒介而非只是件衣服。

  从精神层面上讲,设计对生活的影响是无形的,而从商业上看,设计有时也可以量化。由福森正纪于2004年创立的Three&Co为大阪时尚发型屋Complice设计的一系列海报,帮助这家店扩至第三间分店。设计师在深入了解并细心观察客户尝试新发型或颜色的原因后,以拟人化的香蕉、苹果和橙为元素,建立了别具一格的品牌形象。采用光栅印刷技术,让人们看到“理发”前和“理发”后的不同效果。海报贴满整个发型屋的橱窗,引来各路人的好奇和驻足。设计师藉独特设计,为发型屋注入了新奇、清新、正面和活力的个性。

  其实,仅凭一个奖项还不足以证明设计对亚洲的影响力,但也正是因为奖项的推动,让一批又一批关注传统与现代生活的有志之士得以在公众面前广泛曝光。也正是因为香港设计中心为“设计奖”设定的远大目标,才得以让这个奖项在十年间不断发展、进步,也为参与者建立了沟通平台,彼此分享经验,进一步了解极具活力和创新精神的亚洲设计。

  文 Article > 红叶 Momiji 图 Pictures > 香港设计中心设计奖 HKDC Awards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